中国武术,在变化中成长

2018-11-25 14:28
武术研究 2018年6期
关键词:中国武术个体化全球化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命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重要论断宣告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有了新的历史方位,也有了新的历史使命。从文化角度来看,用北京外国语大学张西平教授的话说,中国文化终于走出了拜倒在西方文化之下的“百年学徒期”,越发深入地在民族复兴的大纛下与国家治理现代化融通互联。

对于新时代的理解,不能仅仅从文字表面去下功夫,新时代并非一切都是崭新的,新气象中不应排斥旧有的风骨。新时代,新气象,但不能不问初心。这里面实际上涉及到了牟钟鉴先生所提出的“常道与变道”:常道具有恒久性、民族性,是跨越时代的;变道具有时代性、局限性,是需要与时变革的。比如,“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常道,必须世代坚守,而“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则是变道,随时而去。对常道的坚守,反映出我们在文化上的自信,明确地指向对传统的有序传承;对变道的接受,则反映出我们在文化上的包容,明确地指向对时代需求的有效捕捉。

对中国武术而言,无论将其视为一个体育项目抑或是一个文化事项,悠久的历史与深邃的底蕴共同架设了自身的常道与变道。民族性、地域性、历史性构成了中国武术成为“中国”武术的坚实底座,而表演、养生、竞赛等功能又让中国武术的与时俱进显得水到渠成。在这个崭新的时代里,中国武术必须充分认识时代的特点,以期更好地融入,乃至于做出新的贡献。

新时代,是一个健康优先的时代,国民健康水平直接关乎全面小康的实现。中国武术必须为健康中国的建设保驾护航,为实现全面小康贡献力量。全周期全方位地保障人民群众的安全,这是新时期党中央治国理政的首要出发点。在这样一种健康治理格局下,我们有必要摒弃武术能不能打、和谁打的传统观念,这只是武术博大精深内涵中的一个细枝末节,并非主流。在“共建共享,全民健康”的大健康理念下,中国武术的预防、治疗和康复等价值必须得到有效伸张,并积极融入到健康中国战略中去。

新时代,是一个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时代,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中国武术必须助力全民健身,为老百姓的健身提供产品服务。全民健身面广量大,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群体需求、个人品味、技能水平、消费能力等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增加了公共体育产品供给的难度。中国武术种类繁多,形式多样,内涵深厚,蕴含着丰富的防治未病、运动养生的原理与方法,契合“形成体医结合的疾病管理与健康服务模式”的时代主题,我们必须充分挖整中国武术自身蕴含的健康促进的潜能。

新时代,是一个寻求全球治理的时代,中国武术必须积极融入体育全球化治理,共筑全球体育共同体。面对西方国家反全球化的浪潮和日趋脆弱的全球治理体系,体育全球化的格局并不牢固,体育跨文化交流水平有待提升。体育的全球化市场越大,越容易出现逆淘汰,劣币驱逐良币的情景并非天方夜谭。在与泰拳、柔道、跆拳道、拳击等具有相似性的格斗类项目的对话与交流中,如何体现出中国武术自身的技术特征与文化内涵,将是中国武术对“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最直接的贡献。

新时代,是一个社会日益个体化时代,“社会运行方式上的流动性,以及‘陌生人’的交往,这是现代社会的外观特征,人与人之间无论在法律意义上还是就实际的生活方式来说越来越明显的独立性和个体性。”在个人作为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的时代,中国武术必须与个体化的休闲、消费、体验相结合。中国武术要获得更好的发展,除了坚守自身的文化传统与价值内核外,必须及时捕捉社会大众的兴趣爱好,将武术根植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在个体化社会里,我们要注重个体的体验,尊重个体的主体性,武术只有与每个个体的心性与心智契合才能获得最持久的推动力。

猜你喜欢
中国武术个体化全球化
《风平浪静》黑色影像的个体化表述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史料整理:认识中国武术的一条路径
新旧全球化
全球化减速:全球化已失去动力 精读
个体化治疗实现理想应答
脂肪肝需要针对病因进行个体化治疗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俄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