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现代工程训练中心是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动手能力和协作精神为目的的实践性教学基地。我们应该在更新观念、注重创新教育;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营造培养创新人才的新模式;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具有创新精神的金工教学教师队伍方面做一些扎实有效的工作。
关键词 工程训练 理念 实践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如何建设工程训练中心,充分发挥它在21世纪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已成为高等工科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培养造就符合现代化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是工科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因此建设一个具有相当规模、设备较为先进、能满足对工科学生进行必备的工程素质和技能训练的工程训练中心,已成为高校工科办学的一项基本要求。
1建设现代工程训练中心需要新的理念
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我国高等教育正在逐步实现由传统的应试教育向现代的综合素质教育转化,金工教学和金工实习的内涵正在随之发生深刻的变化。国内高校现已成立的工程训练中心,大多数是在原来金工实习教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难以满足现代工程教育的需要,难以培养出“基础宽、能力高和素质高”的具有综合工程素质和创造性的人才。要转变观念、用新的理念指导工程训练实践教学,新的工程训练中心应该具有现代工程理念、大工程背景理念和树立新型工程训练中心的理念,要拓宽训练的对象和内涵,强化训练的功能,改进训练的方法,重视师资队伍的培训,以达到新的培养目标。
(1)在训练的对象上,应该利用中心优势条件,涉及高年级学生。与此同时,应该在实现高校对大学生的整个培养目标中,使工程训练中宣称文理工学科和人文、社会学科的重要结合点和交叉点。
(2)在训练内涵上,不应该仅局限于制造领域,而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扩展到工程领域,包括系统、管理和信息等。
(3)在训练功能上,要逐步实现多层次和全方位的培训。要创造条件,适应社会需求,争取成立技能鑒定站积极开展技能培训,为地区经济建设服务。
(4)在训练的方法上,要增加先进的和系统的训练方案。另外,要积极发展和有针对性地采用现代教育技术,不断提高工程训练的效率和效益。
2搞好现代工程训练实践教学需要注重内涵建设
内涵建设是保证中心充分发挥其教学资源和教育教学功能,提高整体教学水平的重要前提。在内涵建设上,要建立以下两个方面:
2.1建设理念
高校工程训练中心的建设应遵循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工程能力培养的教育规律,主动适应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大趋势,系统构建具有时代特征和高校特点的培养工程建设于工程应用能力人才的教育体系。
训练中心是在金工实习教学基地基础上建设和发展起来的。在继承已取得的建设成果的基础上,训练中心的建设理念应按照教育教学改革的新形势和人才培养的新目标,作如下实质性的转变:
(1)积极贯彻素质教育方针,把训练中心建成全面贯彻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基础宽、能力强、素质高和富于创造性的复合型的重要教学基地。
(2)训练中心的建设要实现完整的育人功能,要充分体现下列四个转化。即:由传统金工实习教学向现代工程实践教学的方向转化;由单机技能培训向部分实现局域网络条件下的集成技术培训方向转化;由操作技能培训向技能与管理相结合的方向转化;由操作技能培训向技能与创新实践相结合的方向转化。
(3)训练中心要全方位开放。不仅要为理工科的学生服务,还要逐步为文科和文、理交叉学科的学生服务。
(4)训练中心要为学生提供宽广的大工程背景,尽可能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2.2基本原则
(1)科学性。工程训练中心的结构及训练项目设置要符合工程教育与人才培养的基本规律,把握现场教授与项目训练的融合,注重综合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构建一个系统的工程训练新体系。
(2)先进性。工程训练中心力求训练内容新、项目起点平台高、项目综合性大。精简传统制造(金工实习)项目,增加现代制造内容,注重工程实践,突出综合创新。
(3)特色性。工程训练中心的建设要适应学校专业建设、学科建设与发展的需要,有利于本科教学计划的全面实施,有利于不断扩大学校工科专业优势和学科特色。
3改革现有的教学模式需要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新的科学技术及科技成果大量涌现,人类的工程活动空间和水平已经拓展到前所未有的领域和高度。教育部日前出台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 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突出强调要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此,我们必须转变观念。
几年来我们在实习教育思想、教学内容、进行方法、教学手段的各个方面,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思想,着眼于调动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的积极性,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尊重科学、按科学规律办事前提下,鼓励学生“存疑”和“求异”,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主动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21世纪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已成为这一时代的永恒主题,国际间的竞争越发激烈,竞争的实质是人才的竞争。而进一步建设发挥工程训练中心的功能和作用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特殊作用。
作者简介:范晓晶(1964-),女,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数控机床。
参考文献
[1] 娄保东.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工程训练中心的构想[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4(08):96-98.
[2] 胡大超,程奕鸣,黄云明等.高校工程训练中心建设的模式与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03):33-36.
[3] 陈旭.构建新的工程教学体系[J].江苏高教,2004(02):7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