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
变色龙起源于非洲大陆,最初是一种生活在地面的小型灰色爬行动物,后来才缓慢进化成树栖蜥蜴。一亿多年前,大陆漂移将马达加斯加从非洲大陆分离出来,孤悬于茫茫的印度洋上,由于大型食肉动物无法泅渡宽达386千米的莫桑比克海峡,这里便成了变色龙繁衍栖息的伊甸园。全球现存160多种变色龙中,超过一半可以在马达加斯加找到,其中59种是岛上的特有品种。
变色龙的变色功夫取决于皮肤的三层色素细胞:最内层由载黑素细胞构成,其中细胞带有的黑色素可与上一层细胞相互交融;中间层是由鸟嘌呤细胞构成,它主要调控暗蓝色素;最外层细胞则主要是黄色素和红色素。色素细胞在神经的刺激下,会使色素在各层之间交融变换,实现体表颜色的多种变化,变色龙就能不露声色地融入周围环境之中,既隐藏自己,又能捕捉猎物。与非洲大陆的同类相比,高度封闭的生存环境和鲜有致命天敌的威胁,使得马达加斯加的变色龙分化变异更加明显,长相更加奇特,颜色也更加鲜艳,成为当地旅游业“四大支柱”之一,每年吸引了数百万游客前来猎奇观赏。
尽管变色龙并不罕见,可要在森林里找到它们并非易事,因为只要一有人靠近,变色龙就会靈敏地感知光线变化和振动,立刻一动不动地贴紧树枝或地表,把自己惟妙惟肖地伪装成一块树皮、一片树叶或是一根枯木,即便近在咫尺,人们也很难发现它们。土著部落有个传说,一天中能从树丛里辨识出三只变色龙的人,会给自己带来一年的好运,这也让众多游客乐此不疲。
然而,不幸的是,马达加斯加的变色龙也是走私黑市奇货可居的“网红”,一只稀有的豹纹变色龙可以卖出3000美元甚至更高的价格。游客要想找到变色龙难如登天,但对于偷猎分子来说,简直是易如反掌的事情。
其实,偷猎分子早就摸清了规律:一到晚上,变色龙会爬到马路上取暖,因为柏油路面白天吸热晚上放热,温度高于阴冷潮湿的森林,可以让身体避免冻僵。这时候,偷猎分子打着手电沿着马路搜寻变色龙,行动迟缓的变色龙最快速度也仅有每分钟6米,又缺乏毒液、尖牙、利爪、棘刺当作自卫手段,偷猎分子往往一抓一个准。
问题来了,变色龙即使趴在路面,同样会将身体颜色变成灰黑色,就像一块柏油一样,白天发现不了,晚上就能发现得了吗?原来,变色龙在多光谱的自然光线环境中,会通过皮肤的张弛,改变色素细胞排列结构,进而特异性地反射不同波长的光线,因此走到哪里都可以模拟周围物体的颜色和亮度。也正因如此,造成变色龙鳞甲反光率强于花草树木,虽然在自然光线环境中并无差异,可是一旦到了单光谱的灯光、火光等人造光线照射下,就会与四周对比出明显色差。因此,偷猎分子晚上只需带上聚光手电筒,仔细照射路面和两侧树林,反射出明亮颜色的变色龙便会原形毕露。
会变色,当然是变色龙防身护体的优势,却没想到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说到底,世上不存在没有破绽的优点,总会有露马脚的时候,我们过于依赖自身的优势,危险也就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