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娟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而口语交际作为阅读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阅读课上交流信息、表达情感、探究问题、揭示规律、发展思维的必要手段和途径,应贯穿于阅读教学过程的始终。在教学中,我不断地总结、反思,得到了以下几点启示:
倾听
倾听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最基本途径,让学生学会倾听也是培养一切良好习惯的基础。小学生由于年龄小,他们观察事物往往比较粗略,注意力保持时间短。克鲁普斯卡娅曾说过:“在大多数情况下,学生完全不会观察,可以这样认为,他们的眼睛不用来看,耳朵不用来听。教师的任务就是教他们学会看、听、感受。”《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要使学生能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小组讨论时,要鼓励学生大胆、响亮地说;其他同学做到有始有终地听别人说话,听话时要注意力集中,要求听完后能够明确叙述者所表达的主要意思,可以向其他人提问,也可以进行评价,教师要对小组中学习困难的学生给予帮助,讲解倾听时需要注意的事项,让学习小组的活动真正运转起来。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了倾听的方法,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听说习惯,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有了方向,口语交际有了目标,为学生发展口语交际能力奠定了基础。
自由
心理学研究表明,自由能使人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课堂环境越宽松,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就越充分,因此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既是促进学生学习发展的前提,也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基础。所以教师要以民主、平等的态度进行教学,不对学生施加权威性的影响,使学生的学习在一种自由、活泼、融洽、积极的气氛中进行。课堂上有了民主,学生才敢于质疑和生发奇思妙想,养成不唯师,不唯书的态度。如《女主人与乞丐》一课中“女主人与独臂乞丐对话”这一环节,让学生自己选择合作的伙伴,组成讨论小组。虽然在组合过程中会花些时间,但学习讨论的效果是最佳的。因为学生寻找的都是自己最要好的,比较谈得来的伙伴,然后選择自己喜欢的角色,展开合理想象进行对话。在这种无拘无束的氛围中,学生远离穷追猛打的提问,冲破标准答案的樊篱,真正解放了思想,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拓展思维,口语交际能力得到了提高。
情境
教材为我们呈现了许多文质兼美的课文,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口语交际的机会,如果教师巧妙地把文本与生活联系起来,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学生马上就会兴趣倍增,积极地参与到口语交际中来。如在教学《掌声》一课时,文中的第三自然段这样写道:“小英犹豫了一会儿,最后慢吞吞地站了起来,我们注意到,小英的眼圈红了。”教学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小英为什么犹豫?有的学生说:“因为她怕同学们看见她走路的姿势。”有的说:“因为她的左脚落下残疾。”还有的说:“因为她缺少自信。”接着我追问:假如小英就坐在我们的旁边,你想对她说什么呢?学生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有的说:“小英你不用害怕,你上去吧!”有的说:“小英你不要害怕,我和同学们会鼓励你的。”还有的说:“小英不用怕,我支持你!”学生表达的激情一下子被点燃了,教师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将课堂的语言训练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有机结合,使学生感受到语文源于生活,从而激发学生主体参与、主动交流的热情,拓宽言语实践的范围,充分挖掘文本资源,进一步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辩论
在阅读教学时,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有利于口语交际训练的内容开展教学。例如有些课文环节中出现的问题答案不唯一,学生的意见也不统一,这时教师在教学中就可确定辩论题让学生进行辩论,让不同意见的双方或多方各抒己见。比如《落花生》这一课,在充分把握文章主旨后可以创设这样的辩题“在现代社会里,你想做落花生那样的人,还是想做苹果那样的人?为什么?同桌讨论,实话实说”。辩论的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辩论这种形式的语文实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争论的过程是运用语言的过程,也是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过程,实现了阅读与口语交际的整合。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学做战场上的指挥官,善于捕捉“有利战机”,及时巧妙地抓住口语交际的最佳训练点,使阅读课的口语交际既符合阅读教学的特色,又能更好地促进阅读教学任务的完成。在这一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同时让学生感受口语交际的魅力。
(作者单位:北安市兆麟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