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立稳
印度诗人泰戈尔说过:“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向人传递生命的气息。”每次看到这句话,我都会想起语文课本里那篇《浅水洼里的小鱼》,那个拯救海边浅水洼里小鱼的小男孩,想起小男孩说的那句话:“这条小鱼在乎!这条也在乎!”
现在我所教的班里有个小男孩,他是一个特殊的孩子。我感觉他就像那困在海边浅水洼里的小鱼,需要有人帮他回到大海,而我,愿意助他一臂之力!
我们就称那个小男孩为小鱼吧。小鱼长得干干净净,很招人喜欢。利索的小平头,白皙的皮肤,小脸上一双丹凤眼,两条弯弯的眉毛,一口整齐的小白牙儿,正值换牙时期,他掉了一颗门牙,一笑就会露出豁牙儿。小鱼是我从教以来教过的学生中最特别的一个,我清晰地记得他到学校入学报到时,不与任何人交流,就是简单问答,眼睛也左顾右盼,不与人对视;和妈妈爸爸坐在一起,手一直在爸爸的嘴巴上缠绕。爸爸妈妈对小鱼也是束手无策,只能寄希望于上学,期盼群体生活能改善孩子的现状。
小鱼成了我的学生,我们之间的故事也从那一天开始了……
小鱼有许多不同寻常的表现:无论是否上课,他喜欢谁就会径直走到谁的座位前;板凳也坐不住,想干什么,也不会跟我打招呼,有时会突然推门走出教室。 学校规定上下楼梯时不能倚着楼梯扶手走,这个规定班级所有学生都能遵守,唯独小鱼做不到,每次都是拽着扶手上来,把着扶手滑下去。任由谁说、谁提示,他都不会听,继续我行我素。课上“开火车读词语”,做口算,其他学生都是按顺序一人一个词或者一人一道题地回答。只有他,谁的词语他都抢着来读,谁的题目他都抢着来做。他真的就像一条小鱼,在课堂的活水里随时都可以游动起来!
和这个学生交流是很费力气的,但是我一直在努力尝试。我是除了他的家人之外,每周和他在一起时间最长的成年人,如果他能和我交流,也就知道怎样同其他人交流。
一天放学,学生都按老师的要求收拾书包、站队走出教室。一不留神,小鱼就不见了。我在走廊里喊他,没有回音!我跑到楼下去找他,也没有!我又跑回楼上,使劲喊他的名字。终于从厕所里面传来了他的应声,我又接着喊他的名字,他又回应我。我说:“不用怕,老师在这等你!”过了一会儿,他从厕所出来,先是怯怯地看我一眼,就又低下头,走过来时,牵了我的手。我高兴极了,这是他在主动向我“示好”。
第二天爸爸妈妈送他上学,我才知道,原来他一直不敢一个人上厕所。我猜想,那天放学了他一个人去厕所,本来就是有些害怕,所以听到我的喊声,他也安心了起来。
于是我趁热打铁:每天只要有时间就和他说话;课下的时间我们练习对视;课上努力集中他的注意力。这样坚持不懈,效果一点一点地显现出来,他从开始的几乎不交流,不听别人说话,慢慢地变为可以认真听几句话了,还能看着对方的眼睛了,虽然时间很短,但这也是很大的进步。再后来老师讲的话他大部分都能听明白了,也知道说话时要看着对方的眼睛。我发现,小鱼对计算感兴趣,我也发现,计算能训练学生的注意力。于是,我就每天早上都进行10分钟计时口算练习,在练习中,我总是有意识地表扬小鱼:“真棒,小鱼回答得又快又准。”还不时地提示小鱼:“小鱼同学,注意了,下一道题就是你的了。”小鱼集中注意力的能力有了明显进步后,我又适当增加“开火车读词语”的练习。坚持不懈地练习,让小鱼的进步越来越大,越来越快。
小鱼的特别还表现在计算方面。一年级下学期时,100以内的加减法他就能熟练、准确地计算出来。无论是平时的练习还是每学期的竞赛,他都能出色完成,接近百分之百正确。他对计算时間尤其敏感,他会经常问:“现在几点了?”我说:“现在是10:45。”他会很迅速地说:“还差55分钟就11:40,就可以吃午饭了,对吗?”有时我还得算一算呢,他却能脱口而出。
经过一年的历练和学习,他的语言能力增强了很多,只要听者有耐心,他能将语言、行为和想法统一在一起表达了,也可以说出完整的话了。比如:“老师,我可以去上体育课吗?”“我想和小丽做同桌。”“你的咖啡什么味儿?苦吗?”这些进步让我和他的父母感到非常欣慰。
升入二年级后,他已经变得越来越不“特殊”了,在我们的集体中快乐地成长着。
作为一名从教25年的班主任,我深深体会到,教育是基于生命的事业,教育的本真是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别是学生个体的发展。我每天都在关注着我的学生,关注他们的每一点进步,在乎我的每一个学生身心成长。
我的学生小鱼真的就像浅水洼里的一条小鱼,他需要别人的帮助才能回到大海。我相信,他将来一定能成为在大海里自由自在生活的小鱼,能真正靠自己的力量畅游大海。他很在乎的,我也很在乎!
(作者单位:哈尔滨市长虹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