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殿顺
在排名中,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位列三甲。
2018年8月23日,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学术图书质量与学术出版能力评价”课题发布暨《学术出版研究》图书出版座谈会于北京召开。该课题基于大数据评析了我国学术出版能力的现状,构建了五大能力评价体系,并发布了101家学术出版机构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学术出版能力排名。在排名中,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位列三甲。
学术出版能力评价对象
据课题主持人、社科文献出版社社长谢寿光介绍,《学术出版研究:中国学术图书质量与学术出版能力评价》界定了学术出版機构定义,指主要从事学术图书和学术期刊等有版权学术出版物的出版活动的组织。目前国内的出版单位传统的出书范围已经被打破,多数出版社都涉足学术出版领域,本书选取评价对象为主要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图书种类较多的出版机构。
《学术出版研究:中国学术图书质量与学术出版能力评价》提出,学术图书应包括三个方面特征:一是学术图书的内容具有专业性,属于某一学科或专业领域原创性成果;二是学术图书的主要受众(阅读人群)专业水平较高;三是学术图书使用专业语言写作并遵循较严格的学术出版规范,包括注释、参考文献、索引等要件要齐全。本研究以中国版本图书馆2014年出版的《全国新书目》为基础数据,同时,结合北京台湖出版物会展贸易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人天书店有限公司和湖北三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4年的发行数据,形成本次调查相对完整的2014年学术图书出版品种数据样本集,按照前文对学术图书的界定进行逐条认定,最终确定了本研究的评价对象。
学术出版能力评价模型
据了解,学术出版能力评价模型以学术出版五大能力的突变模型为基础。学术出版的五大能力从横向看有两组,基础能力和引领性能力。其中,学术出版资源整合能力、学术产品加工能力和学术产品营销传播能力是实现学术出版目标的基本能力,因此设定为基础能力,以此来评价学术出版机构的共性。而学术出版的数字出版能力、国际出版能力是学术出版领域面对行业发展新潮流所应该具备的能力。因此,设定为引领性能力。通过对这两个方面的评价,对学术出版机构学术出版能力的提升有面向未来的引领作用。
从静态的角度讲,本研究认为学术出版五大基本能力分别由两组元素构成,这两组元素分别是成因性元素和结果性元素。其中,成因性元素是生成现实的学术出版能力的元素,学术出版的力量源泉来自成因性元素,成因性元素的组合形成现实的学术出版能力,反映了出版社在学术出版领域的内在或潜在能力,是学术出版能力五大元素的核心构成;结果性元素来自学术出版五大基本能力的结果性表达,是五大基本能力的直接表达。
学术出版能力评价结果
根据构建的学术出版能力评价多层突变模型,课题对101家学术出版机构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学术出版能力进行了打分和排名。需要说明的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出版能力在101家学术出版社中排名第一更多的是由于数字出版能力相对于排名靠前的其他学术出版社得分较高,在只按照基础能力的排名中,北京大学出版社位居第一。由于国内数字出版发展时间较短,相对而言还属于新事物,因而出版机构间发展差距较大,这一个指标的得分往往能带动整体得分有较大的提升,比较典型的是知识产权出版社,尽管该出版机构的“资源整合能力”“学术产品加工能力”“营销传播能力”“国际出版能力”四项得分均不突出,但是由于数字出版走在行业前列,所以其整体排名比较靠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