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胜龙
作为一个为人们提供精神食粮和思想动力的行业,出版业自身40年来改革发展的历程也同样值得被记录和书写。
2018年,时逢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
出版业的一项重要职责是做时代的记录者,从年初开始,出版業就在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去回顾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展现了出版人的历史使命和文化担当。而作为一个为人们提供精神食粮和思想动力的行业,出版业自身改革发展的历程也同样值得被记录和书写。
四十年的出版改革,筚路蓝缕、风云变幻,在中国出版史上书写了浓重的一笔。出版具有双重属性,出版人在传播文化、传承文明的同时,自身也在创造具有时代特征的出版文化。真实地记载、反映出版业改革发展的历史,梳理、总结出版改革的成败得失,成了新时期出版人的题中应有之义。本期杂志,我们从江西高校出版社即将推出的《新时期出版人改革亲历丛书》中,选取了几位资深出版人代表,以他们自述的表现形式,通过改革亲历者的独特视角,对40年出版改革进行了“原汁原味”的“回放”,把读者的思绪带入那些难忘的岁月。
他们几位都是来自出版第一线的领军人物,是韬奋奖、中国政府出版奖等重要奖项的获得者。改革创新,锐意进取,贯穿了他们职业生涯的全过程,构成了他们人生履历的主基调。在出版业改革发展的进程中,他们既是亲历者、见证者,也是参与者、推进者,而且还是改革成果的分享者。
他们讲述的改革故事,创造的改革案例,其中有不少经验成了当时被推广的典型,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从中,我们能真切地感受到改革的时代气息,领略到宏观改革大政方针与微观单位改革举措的上下呼应及相辅相成,觉察到改革释放的生产力和激发的聪明才智。如时任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及中国出版集团总裁聂震宁回顾了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和中国出版集团任职时,如何顺应全国性书市功能的变化,制定了“全国书市战略”,成功地打造了“读者大会”的书市品牌。时任长江文艺出版社社长周百义针对出版社在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职工能进不能出,干部能上不能下,分配能多不能少”的“大锅饭”弊病,以三项制度改革为突破口,打破常规,大刀阔斧地推进改革,出版社的面貌有了明显改观,全社员工尝到了改革的甜头。时任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副社长黄国荣借1988年中宣部和新闻出版署提出“三放一联”改革举措的东风,联合中国工人出版社等出版社成立了“京版九社图书发行联合会”,并与内蒙古的出版社联合举办了全国性的“草原书市”。江西省新华发行集团总经理涂华回顾了如何在新华书店发行体制改革中打破困局,率先创办图书批销中心,为全国省级新华书店深化发行体制改革树立榜样……合着改革的节拍,他们一路走来,敏锐地抓住发展机遇,在改革中成就了事业,也实现了自身的价值,体现了一代出版人的胆识和担当,出版业也因他们而精彩。
谨以此专题向改革开放40周年献礼,向那些为时代留下印记的出版人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