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来自偏远乡村的大学生,在描写自己求学历程的文章中写道:“我的月亮啊,我一直抬头张望着,瞻仰着你的光辉,但我也必须攥着我口袋中的六便士。”这动人又真实的表达,让我想起了一个一直被热议的话题:90后收入多少算正常?有人说,当90后开始谈论收入时,意味着这一代人的青春即将耗尽。
初次看到这种说法,作为第一批90后的我深感悲伤。但是,仔细想来,我并不同意这种说法。所谓“青春即将耗尽”,实际上就是在说,原本追求自我、追求个性的一批年轻人,陷入庸俗、随波逐流、失去理想和斗志。可是,关心自己的收入,与追求理想斗志,真的是彼此对立矛盾的吗?恐怕不然。
这个世界,的确有人可以只看着月亮而不用在意六便士,也有人因为六便士而忙碌奔波,最后在这个沉浮的世界里失去了自我。但是,更多的年轻人,都介于这两者之间,同时牵挂着理想和现实,这才是真实世界里的常态。
面对大城市的房价、房租,面对拥挤的地铁和高昂的生活成本,除了极少数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人,大多数年轻人都会感到重重压力。随着90后走出校园,他们不仅需要自给自足,还得考虑到承担起一个家庭方方面面的需求,收入是这一切的基本保障,不关心收入,恐怕不大可能。
但是,大多数年轻人看中的,绝非只有功利化的收入而已。有机构调查显示,“成长空间”才是应届生求职时最看重的因素,“薪资”只排在第三位。有媒体概括说,90后在找工作上奉行的准则是:爱工作,也爱诗和远方;看当下薪水,更重长远发展。既要考虑收入,也要着眼未来,这才是绝大多数年轻人的真实状态。
事实上,收入和梦想并不矛盾。当一个人全身心投入到热爱的事业当中并坚持下去时,经济上的收获也会随之而来。适当关心和谈论收入待遇当然没有错,并不只有避开现实问题、大谈未来才是有理想的好青年。像某位宣称面试不要问“五险一金”的考研名师,明明在使劲圈钱,还不让别人询问应得的待遇,虚假得令人反感。
“我不批判手握便士的人生赢家,但格外欣赏脚踩便士意欲奔赴蟾宫的追梦者;我不看低沉迷名利的成功人士,但格外欣赏褪去外物意欲精神至上的造梦者;我不唾弃忘却初心的居家君子,但格外欣赏心怀最初意欲漫步星空的寻梦者。”我们尊重每个人的选择,却也坚持自己的方向;我们会偶尔在网上吐槽、调侃,但同时也在更加努力、坚持;我们有时也会动摇,也会羡慕,却更加珍惜理想。想要更高的收入、更好的生活,也是一种推动社会进步和向上的强大动力。况且,青春到底有没有耗尽,也不在别人的眼里。你若不老,青春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