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顺人民对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贡献

2018-11-24 16:41怀化学院杨怡田修胜通讯作者
办公室业务 2018年14期
关键词:红二根据地少数民族

文/怀化学院 杨怡 田修胜(通讯作者)

一、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地位

(一)对湖南革命的影响。革命根据地是取得革命胜利的先决条件,而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建立还具备了优越的条件。这里具有良好的地理位置,地形复杂,三面环山,地表沟壑纵横,所以该地易守难攻,适宜运用游击战术击败敌人,并且该地自然资源丰富,农作物物产丰富,为革命的长期发展准备了丰富的物资。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是红二方面军最大的和中国红军在江南最后的根据地,不仅为当时湖南各地区的革命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对湖南革命的发展起到了启示作用,提供了宝贵的革命经验,还激发了湖南革命地区群众的革命热情,为革命成功作出了巨大贡献。

(二)对红军长征的影响。当地土家族、苗族等成千上万的各族群众自愿加入红军,使红军队伍得到补充和发展。这些加入红军和地方武装的各族群众起到了外地战士难以代替的作用,因为他们每一个人都对当地情况非常熟悉,在他们参与和协助下,红二、六军团在湘西攻势中,先后取得了龙家寨、陈家河、桃子溪等反“围剿”战役的重大胜利。在激烈的战斗中,不少少数民族群众血洒疆场,牵制住了数十万国民党反动军队,还为策应中央的主力红军进行重要的战略转移作出了巨大贡献,是中央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重要保证,对红二方面军顺利完成长征、保存强大实力做了重要铺垫,同时它还对“星火燎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永顺人民对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贡献

(一)参与文化教育建设,激发革命热情。少数民族人民积极参与到红军大学、宣传队、红四分校等的设立当中。红三军在当地开办了红军大学。当地少数民族人民就积极学习创建革命根据地的本领,提高自己的军事政治素质,为在当地培养一支优良的既能指挥打仗,又能推动地方工作的革命队伍而不断努力;1934年6月,红三军组建了以樊哲祥为首的军宣传队,各族民众便巧妙地运用自己民族的特色把刻印传单、书写标语、绘制宣传画、演说、表演文艺节目等集于一身,来宣传党的指导思想,宣扬革命精神等,促使当地人民群众的革命激情高涨;1934年12月,红军在调整充实各级政治机关,得到了当地少数民族民众的大力支持后,创办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分校(简称“红四分校”或“红校”)。

(二)贯彻实施“土地条例”。当地少数民族民众积极贯彻实施所颁布的《没收和分配土地的暂行条例》《关于土地问题的决定》等条例。他们积极参与到分好田、消灭地主阶级等实际活动中,使土地革命的果实,完全落在贫农、雇农、中农的身上,并且各少数民族的民众时刻监督着豪绅、地主、官僚,避免豪绅地主利用这些财产来接济敌人;他们积极配合土地革命的开展,确定了雇农、贫农、中农的土地所有权,通过“查田运动”来彻底解决分配不彻底的地方等等,他们的行为都推动了封建土地制度的瓦解和废除。

(三)武装民众,充实红军。广大少数民族群众,为了能够消灭一切反动武装,建立了自己的游击队、赤少队,充实了红军力量。因为当时农村阶级斗争的尖锐,再加上红二、六军团的几次伟大胜利,在湘西广大地区内,各乡、区游击队纷纷成立。这些游击队成为保护土地革命、保卫新苏区伟大的民族群众武装力量,成为红军最好的助手与后备军。各族民众们组成的赤卫军、少先队为了避免敌人侦探混进苏区探消息,他们日夜放哨,加紧赤色戒严,查问行人。赤卫军们,保障了广大工农劳苦群众们已得的利益和土地革命果实,粉碎敌人新的进攻,争取革命战争更伟大的胜利。他们为彻底消灭封建与半封建势力而奋斗,坚决消灭豪绅地主与土寨子,同进攻赤卫军的国民党军阀斗争到底。

(四)枪林弹雨,支援红军。在当时严峻的形势下,各少数民族群众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红二、六军团战事频繁且兵力不足,所以很多事情是由当地少数民族群众做的。根据地各族群众看到了红军的难处,就积极组织青壮年参加挑夫队,在枪林弹雨中为红军运送枪支弹药,他们把支援前线当成一种自觉自愿的行动。当地少数民族群众不仅在前线帮助红军,在后勤也常会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他们主动护理伤病员,从不嫌弃红军伤病员,把他们当成自己的亲人一样,细心照顾他们。他们说,自己有一口吃的就绝不会亏待了红军伤员,他们始终坚信红军是正义的代表,有红军就有未来。

(五)不畏艰险,坚守阵地。1935年11月,红二、六军团为粉碎敌人更大规模的“围剿",决定西征。国民党中央军和地方军阀势力在红军离开后,趁机重新抢占根据地,组织反动武装活动,对红军家属、地方干部和赤卫队员,进行疯狂的阶级报复,对他们实行惨无人道的酷刑和血腥屠杀。而当地各族民众始终高举革命的伟大旗帜,与地方反动势力的阶级报复作殊死斗争,冒险珍藏红军的遗物。民众将革命宣言藏在深山中的岩壁缝穴里,将红军伤员赠予的地图,视如珍宝,直到解放才拿出来。各族人民还默默地记住红军唱过的歌……这些遗物和各族群众们传唱的歌曲,现在都成为了珍贵的革命文物,是对我们后代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宝贵精神财富。

(六)涌现出一批敢于牺牲的少数民族革命者。1.精忠智勇、赤心为众——邹自刚。邹自刚,又名邹自清,土家族,1912年出生在永顺塔卧。他从小母双亡,无人抚养,只得行乞他乡。1934年初冬,邹自刚听说红军是为穷苦人翻身打天下的,他便热血沸腾,投奔红军。邹自刚不仅组织穷苦人民打倒土豪劣绅,还倡导“只有苏维埃才能救中国”“中国共产党万岁”等积极的思想,扩大革命的影响。邹自刚担任郭亮县苏维埃副主席后,依然身着毛蓝布的破襟衫,他向大家表示,一定像群众们所指望的那样,始终为穷人办事,坚贞不渝地跟共产党走!可最终邹自刚没能摆脱歹徒恶霸的暗杀,就在郭亮县机关即将迁往龙家寨的前11天,为人民大众的翻身解放献出了年轻的生命。牺牲时,年仅22岁。2.冬日傲梅、敢于斗争——向冬梅。1934年冬,红二、六军团为了策应红一方面军长征来到了塔卧,在塔卧设立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首府。红军一到塔卧就宣传革命道理,发动群众起来斗恶霸地主。向冬梅在听过群众大会之后,她是第一个强烈要求加入女儿队参加革命的,因为她已经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和对革命的热情。通过马光同志的教育,她知道了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为的是让天下劳苦人民都解放。从那以后,她就决心跟着红军打天下,将孩子托婆婆照管。白天,她和红军及群众们一起打土豪、分田地,夜晚为红军洗衣服、做鞋子,还帮助红军一起做群众的工作,打消群众的思想顾虑,发动群众们一起参与斗争。从加入队伍的那一天开始,冬梅就始终坚持斗争。有一次,冬梅听到马光等6个人都遇害了,她的第一反应是急忙跑回塔卧,带领红军和游击队40多人,处决了参与杀害红军的劣绅。在当时那样慌乱的情况下,她没有选择躲藏,而是一心想着要为红军报仇,事后,她还组织群众隆重地安葬了6位英勇牺牲的烈士。她为了保护红军伤员,不惜暴露自己,当被敌人拿着鞭子狠狠地抽打时,她没有眼泪,没有悲伤,视死如归,有的只是对敌人的仇恨和满腔怒火。即使是黄益山用尽惨无人道的残忍手段,也始终未从向冬梅这里得到一点口供,最后黄益山命匪徒用乱枪射击,再用马刀砍去了向冬梅头颅,可她至死依旧挺立……就这样,党的优秀女儿向冬梅,为了保护红军伤员,丢下3名未成年的孩子,壮烈地牺牲了。

三、结论

通过对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相关历史资料的研读和对史实的了解,通过革命时期所涌现出的大批英勇烈士,让我们更深切体会到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少数民族忠贞不渝的革命精神。深入对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调研,加强对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少数民族对革命贡献的了解,更有利于党和人民政府更好地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原则,更好地根据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发展乡镇企业,完成精准扶贫、脱贫攻坚的重大任务,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有的优越性,谱写出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篇章。同时,在革命时期,少数民族革命先烈们所展现的立场坚定、对党忠诚、不畏艰辛、顽强拼搏等革命精神,非常值得我们不断学习和传承发扬。中国如今没有战争,相对和平,但我们不能忘记那段历史,那种精神。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我们更要勇往直前,敢于拼搏,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猜你喜欢
红二根据地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建立自己的写作根据地
建立自己的 写作根据地
湘西期间红二、六军团军纪的价值探究
少数民族的服装
窗台上的妈妈
湘西少数民族对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建设的贡献
论红二、六军团会师南腰界的历史意义
西北烽火:陕甘边照金革命根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