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编辑部
用“起点低、速度快”描述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发展经历,再准确不过。从1978年到2017 年初,我国城镇化率由17.9%提升到了57.4%,预计到2020 年,这一数字还将达到63.4%。当前,我国正在经历人类历史上最快速、最复杂的城市化进程。
在这个形势下,我们所在的城市正面临着安全生产基础薄弱、存量风险和增量风险叠加共存的严峻形势。用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副院长李迪华教授的话总结:“经过30年努力,我们的城市终于被建设得充满危险。”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城市人口、功能和规模不断扩大,发展方式、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发生了深刻变化,新材料、新能源、新工艺广泛应用,新产业、新业态、新领域大量涌现,城市运行系统日益复杂,安全风险不断增大。一些城市,包括居其间的企业,安全基础薄弱,安全管理水平与现代化城市发展要求不适应、不协调的问题比较突出。近年来,一些城市相继发生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如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火灾爆炸事故、广东深圳光明新区渣土受纳场“12·20”特别重大滑坡事故,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重大损失,更暴露出城市以及企业安全管理存在不少漏洞和短板。
今年年初,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名义印发的《关于推进城市安全发展的意见》已经提出:到2020年,城市安全发展取得明显进展,建成一批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的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在深入推进示范创建的基础上,到2035年,城市安全发展体系更加完善,安全文明程度显著提升,建成与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相适应的安全发展城市。
如何朝着《关于推进城市安全发展的意见》中设计的既定目标奋进?强化风险防控是重中之重。那么,面对纷繁复杂的城市,风险究竟在哪里?北方工业大学校长丁辉教授说,有的风险是“灰犀牛”,有的是“黑天鹅”。所谓“灰犀牛”风险是指频繁发生,近在咫尺的,人们却以为可以承受,小事一桩,甚至视而不见的风险。“黑天鹅”风险则是平时想不到、看不见、思考不够的,偶然触发却又影响巨大的风险。动态变化的风险,正伴随着城市的经济发展、人们的认知水平、作用对象和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习近平曾对加强安全生产和汛期安全防范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加强城市运行管理,增强安全风险意识,加强源头治理。要加强城乡安全风险辨识,全面开展城市风险点、危险源的普查,防止认不清、想不到、管不到等问题的发生。
可见,辨识是管控“灰犀牛”“黑天鹅”风险中最为基础的一环。辨识、管控风险的手段很多:通过建立安全风险信息管理平台,绘制“红、橙、黄、蓝”四色等级安全风险空间分布图;编制城市安全风险白皮书,及时更新发布;研究制定重大安全风险“一票否决”的具体情形和管理办法;明确风险管控的责任部门和单位,完善重大安全风险联防联控机制;对重点人员密集场所、安全风险较高的大型群众性活动开展安全风险评估,建立大客流监测预警和应急管控处置机制等。作为安全生产责任主体——生产经营单位更应量身打造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最终,建立起以安全生产为基础的综合性、全方位、系统化的城市安全发展体系,全面提高城市安全保障水平,为人民群众营造安居乐业、幸福安康的生产生活环境。
总之,安全才能让城市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