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想
摘 要:高校学生干部是学校开展各项工作在学生中的执行者,是高校学生工作成员中的重要部分,是学生中积极分子的代表。高校学生干部素质代表着高校人才的培养质量。随着经济文化的全球化发展,影响社会价值观的负面因素也不断增多。高校学生干部心智发育不够成熟,很难对新事物进行批判接受,其思想易受到负面信息影响,不利于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目前对高校干部学生素质培养的具体措施研究较少。本文重点剖析了高校学生干部素质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高校学生干部;素质培养管理
高校学生干部是大学校园中的特殊群体,在学生工作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高校学生干部群体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针对高校学生干部群体心理健康的研究不断加大。多数学者认为高校学生干部应具备坚定的政治素质及综合发展的能力等素质。研究高校学生干部素质培养管理有利于深化社会各界对高校教育的认识,对正确把握高校学生干部素质培养方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 高校学生干部素质培养的意义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当代大学生的素质能力要求不断提高,高校学生干部肩负展示当代高校大学生形象的重大责任。是联系教师与学生间的纽带桥梁,加强对学生干部的培养有利于营造良好的高校校风。高校学生干部培养是通过建立良好的学生干部培养体系,选拔优秀的学生干部人才,锻炼其良好的政治素养,人际交往能力,组织能力,决策能力等方面发展的过程。
《高校学生干部培养规划》中提出要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深入开展实践锻炼,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等方面加强学生干部的素质培养。对学生干部的培养是学校管理的需要,对促进高校健康发展,实现人才教育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随着经济文化的全球化发展,多元文化对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冲击,高校学生易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高校学生表现出自我利益最大化,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这种风气影响在学生处理关系上,从而影响班风校风的建设[1]。促进高校班风校风的建设必须加强高校学生的道德素质教育。加强高校学生干部素质培养,通过提升高校干部素质发挥其榜样带头作用。从而影响其他学生的行事作风。对促进高校班风校风建设意义重大。
学生干部在高校日常管理工作中具有双重身份,高校学生干部是开展高校日常管理工作的基础。加强高校学生干部素质培养有利于发挥其组织领导与模范带头作用,发挥联系师生桥梁纽带的作用,促进高校日常管理工作高效开展。
思政教育工作是高校教育的重要部分,高校学生干部是高校学生的优秀代表,加强其素质培养教育对促进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顺利开展具有重要作用。高校干部学生素质培养能指导其良好人格品质与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发展[2]。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通培养过学生干部素质,利用学生干部素质培养活动载体,让高校学生全面感知思政教育工作的重大意义,积极参与思政教育学习。高校学生干部素质培养拓展了高校思想教育的新途径,通过学生干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导向,使其更好的为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服务。
2 高校学生干部素质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在学生干部素质培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在具体实践中仍存在很多的问题,在素质培养方面存在方式单一,重视力度不足等突出问题。
部分高校将主要工作放在学科建设等方面,对学生干部素质培养工作重视力度不足。高校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将大量资金投入到科研教育工作,对学生干部素质的培养方面提供支持较少。导致学生干部素质培养工作推动力不强。高校扩招加重了学生工作人员负担,辅导员管理事务繁重,物理顾及学生干部素质培养工作,造成学生工作人员不稳定。影响学生干部的成长发展。
目前高校对学生干部的素质培养方面呈现方法单一的现象。在培养学生干部素质方面未抓住关键本质问题。导致学生干部滥用职权谋取私利,高校在学生干部素质培养中,应让学生干部在工作中做到戒骄戒躁,主动学习,开拓创新。真正为学生学校作好实际服务工作。
当前社会多数家庭为独生子女家庭,导致孩子在成长中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团队意识。当前高校学生多为90后,学生受家庭教育及社会影响较大,导致部分学生在担任学生干部期间易产生官僚主义作风,工作上缺乏团队精神,从而使得学生干部逐渐失去了在学生中的正面积极影响及号召力。
高校在学生干部素质培养中,往往忽视相关制度的完善工作。导致高校学生干部素质培养受到影响。选拔学生干部是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起点。选拔是民主的体现,现有的高校在学生干部选拔制度下,学生干部队伍准入限度较低。未从制度上对学生干部的选拔任用做出明确规定。高校学生干部考核制度不完善体现在考核制度本身,考核制度本身内容,标准不具体,导致考核主观性强,未实施分级分类考核,导致考核缺乏公平公正性。
在新旧体制的过渡阶段,社会思想认识领域较为混乱,高校学生的心理意识逐渐成熟,学生的心理处于矛盾期。高校在培养学生干部素质方面为抓住此重点,导致部分学生干部在学习生活方面感到迷惘。
一些学生干部缺乏正确的自我教育引导,在生活中受到社会的不良行为导向影响,在学生工作中具有强烈的权势动机,期望通过职位身份获得他人的尊重而参与干部选拔竞争,忽略了自身素质修养的提升,导致部分学生干部在学生工作中出现官僚主义作风等问题。
3 加强高校学生干部素质培养的对策
加强学生干部人才选拔工作是实现高校有效管理的重要条件,在进行选拔时要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选拔具有坚定政治立场,较强能力素质与良好学习成绩的学生作为学生干部的候选人[3]。通过加强帮带机制,增强日常管理机制,完善监督管理机制,有效促进干部学生的素质培养。
高校学生干部考核评价是学校对学生干部进行监督管理的有效手段,完善考核评价标准要用科学的考核制度指导学生工作成果考察。正确评价其显性业绩与隐性业绩。对学生干部的科学考评是提高学生干部素质的重要保证,有利于学生干部正确的评价自己,从而不断提升自身素养。
高校学生干部素质培养应有计划,有步骤实施,以实现学生干部的全面发展。坚持理论培训与實践锻炼结合,组织学生干部参加各项实践活动,拓宽培养渠道,采取学生干部轮岗锻炼,外出培训缝新型培养方式,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优秀人才。
实行学生干部导师制有利于加强学生干部素质培养教育,学生干部导师实行双向选择,有利于因材施教,对学生干部活动进行指导,指导学生干部专业学习与就业教育。固定学生干部培养渠道。进一步促进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指导教师在带领学生参加实践活动中,便于及时发现优秀的人才,对其进行早期素质培养教育。
4 结语
高校学生干部是大学生群体的形象代表,是高校学生工作的主力军,在高校学生工作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培养高校学生干部对高校学生工作发展,学校日常管理工作顺利开展,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推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目前高校学生干部素质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高校学生干部素质培养的对策建议。为高校开展学生干部素质培养工作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郑媖.高校学生能力素质模型构建及其应用研究[D].武汉大学,2016.
[2]佘丽茜.高校学生干部素质培养探究[D].西南大学,2017.
[3]耿昕.高校学生干部素质培养模式探析[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1):123-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