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权
扎根在基层、活跃在民间的乡土人才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必不可少的宝贵资源。如何才能让“土专家”“田秀才”等乡土人才脱颖而出,需要在现有条件下,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打出一套“组合拳”,使出一副“同花顺”。
政治课如何上,给乡土人才“加冕”。乡土人才不像科创型领军人才那样“耀眼”,相比之下,他们更容易被忽视。新形势下的人才工作既要重物质,又要重精神,实现增“人数”与得“人心”的有机统一。加强对乡土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增强他们对乡村振兴的思想认同、对富民增收的感情认同十分重要,会起到物质激励达不到的另一种效果。对于“三带”作用发挥成效明显的乡土人才,应注重在他们中选拔培养“两代表一委员”,为他们戴上“政治冠冕”,增强他们的荣誉感和使命感,以此树立起鲜明导向,激励更多乡土人才朝着“三带”目标“活”起来,带动整个基层农村“火”起来。
经济账如何算,为乡土人才“减负”。多年来的人才工作实践表明,用活人才政策,把资助资金花得恰到好处,能推动人才潜能充分挖掘。乡土人才的大多数都是学历层次不高、理论水平较低的群体,激励政策应该“量体裁衣”,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货在眼前的实惠,吸引乡土人才积极踊跃发挥“三带”作用。在政策设置上要突出针对性,多用实践性指标,少用理论性参考,凡是能拿出一技之长的绝活带动群众致富的,都应按层次归为乡土人才,不必计较学历层次、职称高低和荣誉奖励。积极开展乡土人才技能认证工作,对优秀乡土人才颁发“奖励证书”,并给予一定数额资助资金,使乡土人才和“333工程”培养对象待遇并重。在资助资金上要突出自主性,对“三带”作用发挥较好的乡土人才,资助资金不必搞频繁的中期检查和效能审计,束缚他们资金使用的手脚。要相信他们,只要能充分发挥“三带”作用,政府给予的资助资金他们就有权自由支配。
满堂彩如何唱,让乡土人才“裂变”。乡土人才“三带”最核心的是“带”,要“带”就要把数量做大、质量做优,像原子裂变一样,把乡土人才的效能释放到最大。应研究制定乡土专业技术人才与技能人才职业发展贯通办法,持续激发乡土人才创造活力,不断厚植乡土人才引领发展新优势。应以更大力度做好乡土人才服务工作,协调各方资源加大对乡土人才创新创业支持力度,努力营造全社会尊重、关心和支持乡土人才发展的良好氛围。应围绕地方特色产业,通过延伸产业链和在产业链各环节深度创业的模式,在每个创业点构建一个创业生态系统,不断带动和扩大周边群众参与创业,共同致富。近年来,东台市坚持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深入实施一只瓜、一根丝、一棵树、一篮菜“四个一”工程,“八大富民”模式成为备受瞩目的“东台现象”,这其中,离不开数以万计优秀乡土人才的示范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