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强的我,该不该接受前夫伸出的援手?

2018-11-23 01:51:34
恋爱婚姻家庭 2018年32期
关键词:净身变相前夫

读者来信

我30岁,10年前与前夫相恋结婚,现在女儿3岁多。两年前他出轨了,虽然他迷途知返,可我过不去心里的坎,坚持离婚。女儿跟了他,我净身出户,对于钱,我真的不在乎。

离婚后,我努力振作,考了职称,找到了一份薪水和时间都很满意的工作。随后,我贷款在市中心买了一套小房子,每个周末接女儿来小住,享受和她在一起的幸福。

可就在这时,我查出了乳腺癌,单位因此变相地辞退了我。没了经济来源,我的治疗费和生活费都没了着落,最后不得不卖掉才买的房子。

或许是出于同情,前夫常常来看我,还提出了复婚,但我没同意。我的自尊心不允许我接受他的施舍,我相信自己能一个人扛过去,不想向命运屈服。父母都怪我太倔,让我同意复婚,可如果这样我一直以来的独立和坚强还有什么意义?

我真的很绝望,为什么我这么努力,命运还对我如此残酷?

网友支招

@爱的发琴声:

你这不是要强,是认死理。人之所以需要家人和朋友,不就是希望在自己孤立无援的情况下,有人能拉自己一把吗?何必把所有难题都背在自己身上,这样既解决不了问题,又辜负了别人的好意。坚强自立是好事,但钻牛角尖就不对了。

@承诺:

如果你真的对前夫没有感情了,而治病又要花费不菲,还是不要拖累他了。毕竟他还要养育你们的女儿,他将来可能还要娶妻生子,如果余下的日子都要和已经没有感情的你纠缠,对他来说也是不公平的。

@一片心:

没有什么比生命和健康更重要的了,以目前的情况看,接受他的帮助,对你、对孩子、对你的父母,都是最好的选择。就算不想复婚也没关系,大可以把他当作一个朋友看待,真不想欠他的,就等身体康复之后再还他这份情。

@库里七娃:

或许一次身体的开小差,才让他更清楚婚姻家庭于他来说有多重要。对你,他亦是有感情的,不然也不会在你患病时多露关心之色,更提出复婚请求。倒不是劝你在经济吃紧时,回头抱住这个经济支柱,只是希望你能静下心好好审视你们之间的关系,是否还有挽回的余地。

专家点评

晚睡姐姐

作家、情感分析师,出版作品《晚睡谈心》《帮你看清已婚男人》等。

或许你现在很不理解,为什么自己这么努力生活,老天还是这么不公?

有没有想过,也许是你太追求自身的高洁了,“我自强不息,不依靠任何人”,结果被束缚了生命的活力。

你非常自强,这成了支持你活下去的信仰。但你不该拒绝别人的帮助。

数数看,因为自己的倔强和固执,你错过了哪些本该可以争取的权益。

“我净身出户,对于钱,我真的不在乎”——那是你们共同创造的财富,为什么不要?如果要了,你后期买房和治病才不会那么窘迫。

“单位变相地辞退了我”——对于变相辞退,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对方赔偿损失。这对于被医疗费困扰的你来说,是很大的福利。

“前夫提出复婚,我不愿意”——一个过去的爱人发现你落难,渴望帮助你,这份温情很宝贵,为何如此倔强不接受呢?生死面前,小恩小怨都该放下,这也能让父母少一点担心。

我钦佩你的刚强,但每个人的刚强,都有一个临界点。我们都是社会动物,没有人能够完全依靠自己活下去。在低谷和脆弱期,人会焕发出动物般的本能,去寻求帮助和温暖。

人和人都是相互成就的,真正强大的人从不自我封闭,自我孤绝,而是要寻求一切可寻求的帮助,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战胜命运的安排,重新书写自己的人生轨迹。

洪晃说过,中国女人倒霉全都是贤惠闹的。其实,贤惠不是错,坚强更不是错,错的是表演贤惠,表演坚强,结果为了一个虚无的牌坊和肯定,葬送了自己本该更鲜活的生命。

可以想象,当初前夫的背叛给你留下了很深的伤疤,但毕竟曾经一起走过了8年,还共同养育了一个可爱的女儿,他能在这个时候给你帮助、要求复婚,比很多大难临头各自飞的薄情之人强太多。当然,你可以不接受复婚,但也没必要拒绝来自他的一切好意,癌症面前,先活下来,再谈其他,这是对自己的负责,也是一个对女儿、对父母的承诺。

愿你在逆境面前屹立不倒,又能不拒绝伸过来帮助你的手。

猜你喜欢
净身变相前夫
人格侵权禁止令:不准前夫网络暴力
净身出户
“净身出户”协议未获法律支持
婚内出轨,能让他净身出户吗
37°女人(2019年8期)2019-08-12 02:35:08
和前夫离婚20年再见面仍是朋友
乐活老年(2019年7期)2019-07-25 09:25:22
法国净身器在意大利开花
环球时报(2019-03-21)2019-03-21 04:22:57
跟旅游团游玩时被变相强制消费,可以投诉吗?
新教育(2018年27期)2019-01-08 02:23:04
破粹的心再也无法缝合
女子世界(2017年6期)2017-06-08 20:16:53
通报变相重点班并非小题大做
甘肃教育(2016年3期)2016-05-30 04:08:00
变相
——水墨的维度
美术文献(2016年10期)2016-03-17 06:2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