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特约撰稿 林怡龄 南方周末记者 郑宇钧
特朗普上台以来,讨厌北约成员国“搭便车”的他,不断对成员国施加压力,要求其增加军费,引发了部分成员国的不满,这也是此次特朗普与马克龙明里暗里较劲的导火索之一。
美法互怼释放了三个信号:一是表明美国态度,不支持甚至反对欧洲建军;二是马克龙的倡议,表明了一直没有太大动作的欧洲防务建设,在近两年有了重大进展;三是显示了法国的大国雄心,想要在欧洲一体化建设中扮演领军者的角色。
南方周末特约撰稿 林怡龄
南方周末记者 郑宇钧
美国东部时间2018年11月13日凌晨3点50分,美国总统特朗普突然翻脸,在98分钟内连发4条推特,抨击法国总统马克龙。
“马克龙建议建立自己的军队来保护欧洲免受美国、中国和俄罗斯的侵害。但是在两次世界大战中(侵害欧洲)的是德国——法国干嘛去了?在美国出现之前,他们已经开始在巴黎学德语了。到底付不付北约费用!”特朗普还提到,如今马克龙的支持率只有26%,法国失业率近10%。而前些天,这两个盟国的领袖刚刚结下“梁子”。
2018年11月11日,包括特朗普在内的七十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领导人,聚首法国巴黎,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00周年纪念活动。法国各地教堂敲响钟声,各国领导人排成一列,在雨中,肩并肩走向凯旋门。当年的交战者如今共同面对历史,可特朗普耿耿于怀连日来马克龙对他“含沙射影”,回国后连夜发推反击,直指法国的民族自尊心。
特朗普此番推特攻势,针对的是马克龙再次提出组建“欧洲军队”。特朗普嘲讽法国在二战中沦为德国的手下败将,而现如今,对马克龙的提议最有力的支持,来自德国总理默克尔。仅仅半年之前,马克龙访美时,特朗普与其还相谈甚欢。
目前,这场事关欧洲安全的三国博弈,未来走向扑朔迷离。
“亲密”关系变冷
引发美法这场矛盾的“炸弹”早已埋下。
2018年11月7日,在参观一战最惨烈的战场凡尔登后,马克龙在受访时有感而发,“欧洲需要有不依赖美国保护自己的能力!”并呼吁建立一支“真正的欧洲军队”,以此作为欧洲大陆对一战结束100周年的纪念。
此言一出,特朗普坐不住了。在距离双方会晤不到24小时前,他顾不上外交情面,直接发推文指责马克龙。
特朗普的推文,让美法双方会晤的气氛陡然降温。今年4月,两人在白宫会晤时拥抱、互拍大腿都带着满脸笑意,特朗普甚至为马克龙掸灰,为他举办了其执政两年来唯一的一次国宴。然而,11月10日,与马克龙共同面对记者时的特朗普,脸色却一直显得凝重。
在交谈过程中,马克龙故伎重施,试图通过拍拍特朗普的大腿来调动气氛,但特朗普双手合十坐着,并没有像4月时那样回应互动。美媒《商业内参》注意到,与马克龙握手时,特朗普看起来像是因为感到不舒服而挣扎着准备放手,但马克龙仍紧紧握住,并在他手背上留下白色指痕,似乎想要彰显法国占据上风。
纪念日当天早上,特朗普我行我素,从侧门进入爱丽舍宫与所有领导人共进早餐,避开了马克龙在正门的迎宾队列。随后,马克龙在凯旋门下的演讲,直接刺激了特朗普的神经。当他讲到“民族主义是对爱国主义的背叛”时,尽管没有点名道姓,但特朗普曾公开宣称自己就是一个民族主义者。
人情留一线,日后好相见。但气不过的特朗普,还是撕破了脸。回国后的第二晚,他连发四条推特,“怒怼”法国。《纽约时报》报道称,许多法国人对特朗普的言论感到吃惊,法国《世界报》更是称之为“暴力”。
在推特上同样活跃的马克龙,一直没有对特朗普的言论进行回应。直到11月14日,他在戴高乐航母接受采访时表示,法国不能成为美国的“附庸”,盟友应该互相尊重。尽管马克龙用言语上的冷处理对待此事,但这场“争吵”,还是凸显了两国的紧张关系。
“美法关系可能未必平等。在跨大西洋机制里,美国一直是扮演老大哥的角色,而法国更像是一个小跟班。”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赵纪周对南方周末记者说,美法这次互动释放了三个信号:一是表明美国态度,即不支持甚至反对欧洲建军;二是马克龙的倡议,表明了一直没有太大动作的欧洲防务建设,在近两年有了重大进展;三是显示了法国的大国雄心,想要在欧洲一体化建设中扮演领军者的角色。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教授直言,马克龙有国内政治的考虑,“因为他国内支持率在下降,需要巩固地位。通过强调法国的独立性,他不仅在国内得分,更主要的还能显示自己在欧盟的领导力。”
“对于美国,法国在做两手打算,从欧盟防务总体趋势上来看,法国确实希望和美国唱对台戏。另一方面,法国希望欧洲独立发展,不要被美国领导,而法国自己要当引领欧洲政治风向的领头羊。”国防科技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孔刚表示,马克龙是想借着英国脱欧、德国政府换届的机会,夺取欧盟内政治资源,让法国在欧盟的政治安全领域树立领导者的地位。
“高卢雄鸡”: 美国的“麻烦”盟友
自1778年法国承认美国独立后,霸道的“山姆大叔”和骄傲的“高卢雄鸡”之间的关系,一直起伏不定。二战后的跨大西洋伙伴关系中,法国可以算得上是美国的“麻烦”盟友。
上世纪六十年代,时任法国总统戴高乐奉行“独立法国”政策,在他领导下,法国先是拒绝了美国多边核力量计划——要求法国放弃独立核力量,部署美国的北极星导弹并只能由美国来扣动扳机,随后,戴高乐更是退出了北约的军事指挥机构。
“我的国家需要在其境内完全行使自己的主权。”戴高乐在给美国时任总统约翰逊的信中如此写道。一笔落下,法国当即关闭了北约在巴黎的总部,并让美国撤出在法军事基地。
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本就平淡的美法关系跌入冰点。彼时,美英对伊拉克动武的联合国决议,遭到法国狙击,美国在北约提出的“协防土耳其”的提议,也遭到法国反对,这引发了北约成立以来最为严重的一场危机。
直到萨科齐担任法国总统,美法关系才开始升温。当时,美国在伊拉克战争问题上急需欧洲盟友的支持,而为了应对来自俄罗斯的军事威胁,法国及欧洲同样需要美国。另外,萨科齐毫不掩饰的亲美立场,成为了美法关系升温的“加速器”。他不仅在伊拉克问题上频频向美国抛出橄榄枝,而且让法国重新回归北约。
“美法关系折射美欧关系,欧洲还是支持多边主义,主张开放自由贸易,而美国则是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在理念上与欧洲渐行渐远。”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王义桅向南方周末记者坦言,自特朗普上台以后,美欧在共同价值观、共同安全威胁等方面,遇到很大的挑战。
特朗普上台以来,美国多次“发难”欧盟。在欧洲一体化建设、自由贸易、难民问题和军费等问题上,美欧针锋相对。特朗普不时唱衰欧盟的言论,也让不少欧洲国家大为反感和不安。“美国一味只讲究自身利益,不再考虑欧洲盟国的需求,这是一种民族主义的表现。马克龙批评特朗普的着眼点,在于特朗普不顾盟友间的团结,肆意破坏,生造隔阂。”孔刚分析,“欧盟三驾马车”之一的法国,在伊朗核协议、气候变化、贸易关税等诸多问题上已与美国南辕北辙。
“美欧矛盾在欧债危机后已经有所复苏。只不过特朗普的言论让美欧分歧变得更加吸人眼球,美欧之间累积多年的结构性矛盾也被突然放大。”在赵纪周看来,美欧之间的这种分歧很正常。
“欧洲建军是对美国领导的北约的补充,它俩并不是竞争关系,而是补充关系。”金灿荣说。但跳出美国的保护伞、企图自立的欧盟诸强,却发现自立并不那么简单。
一直以来,欧洲的安全严重依赖北约军事同盟。但自特朗普上台以来,讨厌北约成员国“搭便车”的他,不断对成员国施加压力,要求其增加军费,引发了部分成员国的不满,这也是此次特朗普与马克龙明里暗里较劲的导火索之一。
“特朗普对盟友的极限压制策略,太过。对欧洲盟国,尤其是德国人,这种感情上的伤害,已经造成了一个不可逆的后果。欧洲人觉得美国人对他们以恩人自居,不可理喻。对美国,德国的心都伤透了。”孔刚说。
欧洲军队,能成吗?
“没有美国,他们就无法应对大危机。”美国智库兰德公司高级政治学者迈克尔·舒尔金这样讲道。
“从某种意义上说,美国的压力给欧洲发展独立防务提供了刺激和动力。”在赵纪周看来,马克龙的举动反映了近年来欧洲的觉醒,即意识到欧洲应该承担更大的安全责任,建设更强大的军事力量,以减少对美国和北约的依赖。
就在特朗普“怒怼”马克龙之后,默克尔率先发声力挺马克龙。据《金融时报》报道,默克尔在欧洲议会发表讲话时呼吁,“我们应该为有朝一日创建一支真正的欧洲军队的愿景而努力。”金灿荣认为,在担当欧洲防务一体化的核心上,德国是“比较犹豫”的。在政治和安全上,法国一直在欧洲说了算,此次推动欧洲成军,法国的地位会进一步上升。而德国的策略是,不碰安全问题,“德国以后也不会变,美国对德国看得很严。如果没有德国全力以赴的支持,欧洲无法成军。”金灿荣说。
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建立欧洲军队的设想就已出现,不过最终还是夭折。进入21世纪后,倡议建立欧洲军队的声音仍然不绝于耳,在欧洲内部及其他国家掀起了热议。2015年,乌克兰危机和恐怖主义威胁等问题的持续发酵,让欧洲建军再次被提上议事日程。
英国《独立报》的报道称,欧盟委员会发言人11月14日表示,四年前第一个谈到欧洲军队想法的是容克主席,很高兴法德两国领导人能公开支持这一想法。并指出在新的预算中已经提议增加欧盟的国防资源预算。
然而,在不少专家看来,欧盟想要实现建立欧洲军队的目标,困难重重。欧洲改革中心研究员索非亚·贝斯克撰文称,美国拒绝接受欧洲防务独立发展的想法,是因为其担心,这会消除美国在欧洲部署军队的理由。长期以来,北约对欧洲防务建设耍两面手,一方面让产生依赖的成员国无心独立发展,一方面打压与北约功能重合的发展项目,使得欧洲防务难逃被边缘化的厄运。
“不敢单干的德国,唯有在欧盟一体化的框架内,才有主动性。欧盟是德国的第二生命,德国希望能够把欧洲的一体化深入下去,而还有挖掘潜力的,就是政治一体化,特别是防务。”孔刚说。
但法国和德国的欧洲防务梦,与现实存在巨大的鸿沟,巴黎战争学院阿拉马尔教授指出,欧洲伙伴在防务问题上存在很大分歧。“欧盟不是一个国家,你可以看到不少国家保持沉默,一些欧盟国家可能是迫于美国的压力,也已经在去年增加了军费开支。”法国战略研究基金会特别顾问佛朗索瓦·埃斯堡亦持同样的看法。
与美国有“特殊伙伴关系”的英国,是唯一一个公开反对欧洲建军的国家,但在英国脱欧的情况下,看似欧洲建军出现契机,实则不然。赵纪周指出,英国一直是欧洲防务的推动者,但其脱欧后,欧洲两驾马车都难以挑起大梁。法国在防务问题上独木难支,而当前的德国则由于内部政治问题显得有心无力。
此外,由于当前的欧洲没有冷战时期急需发展防务的紧迫感,欧洲国家大都对此保持沉默,呼应者寥寥可数。荷兰首相马克·吕特则在16日对该想法表示了拒绝,他称:“加入欧洲军队的想法对于荷兰而言很过分,北约依然是我们国防政策的基石。”同样,中东欧国家亦对北约更为上心。5月,波兰国防部喊话美国,表示华沙愿意为在该国境内部署美军常驻基地支付20亿美元,并称可以给基地冠名为“特朗普堡”。“波兰处于一种摇摆状态,既不放弃和美国的密切联系,同时也不得罪法德。”孔刚分析。
据孔刚观察,欧洲政治精英意见并不统一。大西洋主义者始终认为北约是欧洲安全的最大保障者,希望欧洲防务力量建设发展不要太过迅速,以免惹怒美国。而法国带头的欧洲主义者,则认为不要唯唯诺诺,唯美国马首是瞻,主张独立防务发展,德国则居于两派之间,保持平衡。
目前,欧洲国家在军队上的合作,除了法德联合旅、快速反应部队这些形式之外,还有欧盟“迷你”战斗群的方式。不过这批在2007年就拥有全面行动力的军事组织,截至2018年1月,尚未参与任何军事行动。
近两年,随着欧盟25国批准签署“永久结构性合作”,欧洲防务建设发展已经开始加速。就在马克龙呼吁建立欧洲军队的当天,9个欧盟国家正在巴黎召开“欧洲干预倡议”(EII)的第一次会议,讨论欧洲部队事宜。
“跟过去几十年一样,不了了之。”金灿荣对欧洲成军持保守看法。
但孔刚认为,“欧洲成军的可能性比较大,但是什么时候实现不好说,历史进程往往会被一些黑天鹅之类的偶然性事件干扰。”在孔刚看来,哪怕不是跟美俄对抗,欧洲也需要共同的边防军,“比如在地中海,把非法移民挡住。现在光靠意大利、希腊海军,应对这样的需求很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