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帼英
对于学生的母语学习,一靠积累,二靠实践运用。小学生正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必须遵循母语学习的规律,注重语言积累和运用。英国语言学家帕尔莫博士说:“衡量学生是否学会语文,不是看‘理解了多少语言知识和规则,而是应该看他是否能够熟练地‘运用这种语言作为评价的主要标志。”可见,学生语言文字的积累和运用,是衡量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好坏的最基本的标志,也是学生终身发展的前提和依据。因此,要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抓好朗读方法指导,注重词语、句子的积累和运用,把语言文字训练作为整个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和核心。
朗读方法指导是前提
朗读的主要功能不仅在于读懂,更在于学生的记忆和积累。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只要把课文读熟了,对于课文内容学生自然就理解了。由此可见,多读确实有利于语言的积累、感悟和理解。语言学习总是从模仿开始的,在朗读时,教师可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精彩之处,帮助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表达的形式和方法,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这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要求熟读每一篇课文,背诵优美的段落或篇目,让学生读得“烂熟于心,朗朗上口”,久而久之,就会增强学生积累和运用语言的能力;二是教师在执教过程中可把一段话、一篇文章作为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的直接载体,让学生通过精读、略读、研读、跳读等,知其文字、明其结构,在脑海中积累一定的信息,加深学生对某段话或某篇课文的感知认识。这对学生积累和运用语言大有益处。
比如《瀑布》一文,作者以优美的语句给读者展示了瀑布的秀美画卷,让读者陶醉在“江山如此多娇”的意境中。教学时,教师可让学生配乐朗诵,并配上符合课文内容的图片、背景音乐,會让学生陶醉其中,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在感情朗读中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实践证明,“读”和“背”这一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不仅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记忆力,而且有利于学生吸收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
词语理解与积累是基础
小学语文课堂上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尴尬局面:老师选取两个词让学生造句,结果能用词语造句的学生极少,很多学生只是做观众。为什么词语的运用会出现“冷场”?主要原因是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词语时,基本脱离文本,忽视语境,词语运用训练形式单一,使学生陷入了“望文生义”的偏狭境地。
语言学习理论认为:语言能力的提高首先依赖于大量的语言输入;语言输入是学习者学习的蓝本,也是学习过程的起点;语言输入的内容、数量和方式,往往直接影响着学习的质量和速度。一般来说,“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是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重要方法。如四年级上册《观潮》一课,教师让学生在诵读、感悟重点句段中体会描写浪潮气势,指导学生细读文字,推敲语句的妙处。例句:“我们随着观潮的人群,登上了海塘大堤。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让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不用“出现”,而用“横卧”一词?通过咬文嚼字,让学生体会作者的独具匠心。又如《草原》一课,教师可以运用课文中“清新、明朗、一碧千里、襟飘带舞、勾勒”等词语和词组,让学生说一段话,要求句与句之间在结构、语意和语气上连贯顺畅、清晰生动。这样的训练,既帮助学生熟悉和掌握了课文中规范的语言,又能提高他们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引导学生随文理解词语及其意境,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形式的语言实践活动,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升。
句型训练是关键
加强语言文字训练,要有明确的训练目标;而句子教学是词段教学的桥梁,是段篇训练的基础,也是学生语言实践的主要形式之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抓住重点句子和典型句式,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运用教材中典范的语言,通过复述、仿句、扩展等形式,引导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和写法,体会表达效果,进行语言运用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句子表达水平。这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句子训练:
根据文本,仿造句子 如《威尼斯的小艇》一课中,可以用“操纵自如”口头造句,引导学生仿照文中句子“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来说一说自己最拿手的一项本领。这样,学生能说出很多精彩的句子。
提供意境,扩写句子 为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丰富语汇,培养语感,教师还可以提供适当的意境,让学生扩写句子。如“我在公园散步”一句,可扩写为:“傍晚,我在公园林阴道上散步,花坛中鲜花盛开,路边湖水荡漾,草坪上一群老人在放声唱歌。”
具体描写,思维训练 如《祖父的园子》一文中,找出描写蜜蜂的句子。学生通过比较以下两个句子,了解到通过描写动物的样子和姿态,可以增强形象感:①蜜蜂飞着,落到一朵花上,停在上面。②蜜蜂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停在上面一动不动了。
改变句子表达,体会不同效果 例句①:“我在白兰花盛开的树下散步,闻到一阵阵淡雅的清香。”例句②:“我漫步在白兰花盛开的树下,吸引我的不是它狭长的枝叶,也不是那洁白的小花,而是那淡雅的清香。”通过对比发现,效果明显不同。
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和灵活运用能力,并不是一朝一日成就的,而是一个日积月累、潜移默化的过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语文教材中的范文,加强朗读方法指导,重视学生语言文字的感悟、积累、运用能力的培养,切实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作者单位:广东省云浮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