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瓜多尔黄金省Barranco Colorado金矿区成矿规律及前景分析

2018-11-22 11:17杨伟红王帅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8年31期
关键词:成矿规律厄瓜多尔金矿

杨伟红 王帅

摘 要:Barranco Colorado金矿区位于厄瓜多尔黄金省,成矿条件良好,区域矿产丰富。矿区主要出露白垩纪和古近纪地层,滑脱构造发育。矿区以近南北向的拆离滑脱构造为主要控矿因素,在近东西向走滑构造的制约下,形成了蚀变角砾岩型金矿床。文章通过分析矿区的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矿体特征等,总结成矿规律,进行前景分析。

关键词:厄瓜多尔;滑脱构造;蚀变角砾岩;成矿规律;金矿

中图分类号:P6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2945(2018)31-0073-02

Abstract: The Barranco Colorado gold deposit is located in the gold province of Ecuador with good metallogenic conditions and rich mineral resources. The strata of Cretaceous and Paleogene are mainly exposed in the mining area, and the decollement structures are well developed. The gold deposit of altered breccia type was formed under the restriction of near-east-west strike-slip structure and the main ore-controlling factor in the mining area was the detachment structure in the direction of nearly south and north.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regional geological background, the geology of the mining area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rebody, the metallogenic regularity is summarized and the prospect is analyzed in this paper.

Keywords: Ecuador; decollement structure; altered breccia; metallogenic law; gold deposit

Barranco Colorado金礦位于厄瓜多尔安第斯山脉西麓,成矿地质条件良好。该矿山已有十几年开采史,但开采规模小,后备资源储量不足。本文通过研究矿区资料,结合钻探成果,总结该矿区的成矿规律,进行前景分析,以期取得找矿突破。

1 区域地质背景

该矿区位于厄瓜多尔南部黄金省(Azuay)Ponce县。大地构造位置上属西科迪勒拉山脉区,地层单元属于Machuchi地层分区。岩性为一套火山碎屑岩夹杂岩,包括粗粒砂质火山岩、角砾岩、凝灰岩、玻基碎屑岩、粉砂质火山岩、玄武岩侵、枕状熔岩和少量石灰岩。该区域主要断裂带走向呈北北东向,在断裂带两侧形成南北向和东西向的次一级断裂,这些次级断裂往往是区域内主要的控矿构造。区域东部和东南部中酸性侵入岩发育,侵入岩时代为始新世,呈岩株产出。在地层和岩体接触带上有矽卡岩型矿床产出。

2 矿区地质

2.1 地层

矿区出露地层主要有白垩纪Cayo组、古近纪Machuchi组和第四系。Cayo组为一套白垩纪海相沉积,其岩性主要为杂砂岩、细粒碎屑岩、碳酸盐质千枚岩等,夹玄武岩。Machuchi组主要为一套古新世火山喷发沉积组合,岩性主要为凝灰岩、安山质熔岩、英安质熔岩、熔结集块角砾岩,夹玄武安山岩等。岩层多为厚层状,灰色-深灰色。第四纪主要为风化淋滤形成的红土层。

2.2 构造

区内主要构造形式为拆离滑脱构造体系,由缓倾斜的主构造和与其共生的铲式断层以及羽状断裂构成。另一组断裂为近东西-北西向的压扭性断裂。(1)拆离滑脱构造:该断裂表现为走向近南北的拆离滑脱构造,断裂带呈波状弯曲,产状70°~80°∠20°~45°,破碎带结构复杂,底部为黑色初糜棱岩,中部为断层角砾岩,顶部局部保留了初糜棱岩,中间往往被石英脉穿插。该滑脱构造受近东西向断裂的制约,走向近南北的滑脱面在与东西向断裂交汇时,产状逐渐转向东西向。(2)与滑脱构造共生的断裂:包括两类构造:其一为下盘的羽状断裂:在主滑脱断面下盘,发育一系列产状平缓的小断层或裂隙,它们是与滑脱构造相伴生的分支断裂,与主断裂之间形成25°~30°夹角,发育厚度几十厘米的破碎带,并且经受了热液蚀变,局部成为有工业价值的小矿体。其二为铲式断层:矿区的主矿体Agriplaza矿脉并未出露地表,但地表出现一系列走向近东西-北东东向的断裂并充填有矿化体,断裂多呈弧形,具有分支复合现象。断裂破碎带宽度一般不大,表现为斜落式正断层,倾向南,浅部倾角一般为50°~65°,向深部变缓。(3)近东西向断裂:区内近东西断裂以Normal断裂较为典型,走向60°~90°,倾向南,倾角一般35°~60°。该组断裂影响了近南北向滑脱构造的发展,在与滑脱构造的交汇部位,扭转滑脱构造面的走向。

3 矿体特征

矿区内共有4个矿体,分别为Agriplaza矿体、Agriplaza-2矿体、Ⅰ号矿体和Ⅱ号矿体。4个矿体具有相似的控矿因素和矿化特征,均为倾向东的滑脱构造控矿,矿体产状均为缓倾斜(倾角20°~40°),赋矿岩石为蚀变角砾岩。(1)Agriplaza矿体:矿体走向340°~5°,倾向东,倾角20°~40°,矿体沿走向长90m~140m,沿倾向斜深约765m。矿体呈似层状,膨缩现象明显。含矿岩石主要为蚀变角砾岩、黄铁矿化初糜棱岩、蚀变碳酸盐化千枚岩、蚀变含角砾凝灰岩等。矿体正常走向近南北向,在矿体南端与近东西向断裂交汇部位,走向发生偏转,此时走向可偏转为20°~45°,局部走向可达到60°。(2)Agriplaza-2矿体:该矿体位于Normal断裂南侧由近东西向断裂分割的断块内,矿带内的矿层受滑脱断裂控制,倾角较缓(32°~45°),矿石类型为蚀变碎裂岩。(3)Ⅰ号矿体:矿体沿走向控制长度120m,深度上控制的标高为+120m~-43m。矿体走向近南北,与Agriplaza平行,倾向东,倾角22°~32°。含矿岩石主要为蚀变含角砾凝灰岩,发育碳酸盐化、绿帘石化,含黄铁矿,局部硅化。矿体呈似层状。(4)Ⅱ号矿体:矿体位于Ⅰ号矿体之上约150m处,产状与Ⅰ号矿体相似。见矿(底板)标高+118.50m,距地面深度29.5m,见矿部位位于红土层之下、矿体露头附近,矿体特征与Agriplaza矿体、Ⅰ号矿体基本相似,推测向深部具有一定的找矿前景。

4 矿石质量

(1)矿石物质成分。矿石矿物主要为黄铁矿,其次为黄铜矿及自然金;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方解石、绿帘石、绢云母及其它粘土矿物,其次为钾长石、斜长石。(2)矿石结构构造。矿石结构主要有自形~半自形不等粒结构、填隙结构、碎裂结构、交代溶蚀结构、包含结构。矿石构造以角砾状、浸染状、细脉浸染状以及斑点状为主,其次为脉状及交错脉状构造。(3)矿石类型。矿石自然类型为浸染状矿石,矿石工业类型为低硫含金矿石。

5 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

5.1 矿床成因

综合矿区的成矿地质条件和矿(化)体分布规律,认为该矿床为构造控矿的蚀变角砾岩型金矿,矿区出露的Machuchi组主要为一套古新世火山喷发沉积组合,为金矿床形成奠定了成矿物质基础,后期构造破碎变形、热液活动、构造叠加及伴随的地下渗滤水热液的改造,成为本区金矿床工业富集的关键。

(1)成矿物质来源。矿区广泛出露的Machuchi组为一套古新世的岛弧相火山喷发沉积建造。在漫长的火山喷发-沉积过程中,来自岩浆的成矿物质和来自陆源碎屑沉积的成矿物质不断的富集,形成有利的矿源层,为矿床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2)成矿机制。大约在新近纪,以Machuchi组为主的浅海火山-沉积地层随着太平洋板块的俯冲被抬升到地表,在本次逆冲构造运动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的近南北向深大断裂。伴随着深大断裂形成了一些次级断裂和滑脱构造带,为成矿物质运移提供了通道。这些滑脱构造形成一组叠瓦状构造角砾岩带,同时,构造-岩浆热液活动使矿源层活化,将成矿物质运移到构造角砾岩带富集,从而形成工业矿体。

5.2 找矿标志

(1)老硐,该矿区拥有悠久的民采史,在以往的民采过程中形成了众多的老硐,这些老硐是矿区最直接的找矿标志。(2)蚀变破碎带,该矿床主要为构造控矿的蚀变角砾岩型金矿,因此矿区的蚀变破碎带是很好的找矿标志。(3)从宏观上来讲,该矿床产于滑脱构造带中,被近东西向断裂阻隔,形成南北成块、东西成带的构造格局,在地表表现为箕状断裂特征。但由于红土层的大面积覆盖,箕状断裂在地表基本上无出露,因此遥感解译的弧形滑脱构造也可以作为找矿的间接标志。

6 成矿规律

Agriplaza是以近南北向的拆离滑脱构造为主要控矿因素,在近东西向走滑构造的制约下,形成了局部旋扭的构造形式,并在滑脱构造面上形成了蚀变角砾岩型金矿床。矿体具有如下几个特点:(1)自地表向深部,礦体走向由北东60°逐渐左行偏转成北西340°,具有局部左行旋扭的特征。(2)矿体在倾向上构成两个大的波状弯曲,在平缓地段构成了透镜体状的富矿带。两波谷之间的距离大致为300~400m。(3)矿体在垂向上呈叠瓦式分布。在Agriplaza上盘发现Ⅰ、Ⅱ号矿体,初步统计叠瓦式断裂之间的法线长度130m~150m。(4)金矿富集段平面投影形态具有旋梯状的分布规律、矿体在垂向上呈现叠瓦状分布的模式。

7 前景分析

(1)弧形(滑脱)构造带。从卫星解译图片来看,Agriplaza主矿脉位于一个弧形(滑脱)构造带上,可以初步判断,矿床的形成与弧形(滑脱)构造有关。本次工作共施工的6个钻孔验证了遥感解译的“弧形(滑脱)构造”的成矿远景区,表明区内的弧形(滑脱)构造带具有很好的找矿前景。(2)叠瓦状滑脱构造控制体系。Agriplaza主脉上下两盘存在隐伏的叠瓦状矿(化)体。其中Ⅰ号脉由4个钻孔控制,其他矿(化)体基本上都属于单工程控制。鉴于Agriplaza主脉本身膨胀收缩和品位急剧变化的特点,可以推断这些矿脉很可能也具有这些特点,因此虽然是单工程控制,但是具有较大的资源潜力。利用钻孔工程进一步揭露这些矿体,有望快速提高矿山的资源储量。

8 结论

(1)Agriplaza是以近南北向的拆离滑脱构造为主要控矿因素,在近东西向走滑构造的制约下,形成的蚀变角砾岩型金矿床。具有局部左行旋扭的特征。(2)矿层在倾向上构成两个大的波状弯曲,两波谷之间的距离大致为300~400m。(3)矿体在垂向上呈叠瓦式分布,初步统计叠瓦式断裂之间的法线长度130m~150m。金矿富集段平面投影形态具有旋梯状的分布规律、矿体在垂向上呈现叠瓦状分布的模式。(4)内的弧形(滑脱)构造带具有很好的找矿前景。(5)区内矿体具有膨胀收缩和品位急剧变化的特点,因此目前由单工程控制的矿体也具有较大的资源潜力。

参考文献:

[1]唐尧,连卫,陈春琳,等.厄瓜多尔矿产资源概况及矿业投资环境分析[J].国土资源情报,2013(08):29-33.

[2]杨金中,沈远超,刘铁兵.胶东地区滑脱构造与金矿成矿浅析[J].黄金地质,2000(02):16-20.

[3]沈远超,杨金中,刘铁兵,等.胶东新型金矿——层间滑动角砾岩型金矿床[J].地质与勘探,2002(02):11-14.

猜你喜欢
成矿规律厄瓜多尔金矿
气球上的五星期(九) 光束与金矿
蓬莱市崮寺店—小雪金矿床成矿规律及找矿远景分析
西藏铁矿典型矿床及成矿规律初步研究
东天山板块构造与金属矿产成矿规律研究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陶勒盖银铅锌矿成因研究
蒙面偷袭
上帝给你比例尺
厄瓜多尔的奇特新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