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明晖
摘要:通过设置初花期和盛花期各喷施AFD一次、初花期喷施AFD一次和以喷施清水为对照的3个处理,研究喷施AFD后对邯杂306的影响。结果表明:初花期喷施AFD后能降低棉花的株高、增加单株的果枝和果节数,增加单株铃数和铃重。
关键词:冀南植棉区;杂交棉;艾氟迪(AFD);农艺性状
中图分类号:S562.07 S48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143(2018)04-0015-03
DOI:10.3969/j.issn.2095-3143.2018.04.004
0 引言
艾氟迪(AFD)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研发的一种新型植物生长复合调节剂,能有效的控制棉花旺长、减少蕾铃脱落、促进棉花花芽的分化、增加铃重,从而提高单产[1]。科研人员陆续在新疆[2]、辽河流域[3]、长江流域[4-5]等地进行了试验,但是在冀南棉区进行的相关研究比较少。因此,作者于2017年在冀南植棉区,以邯杂306为试验材料,进行花铃期喷施艾氟迪对其农艺性状的影响研究,旨为该技术在当地示范、推广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材料为邯郸市农业科学院“棉花三系优异种质资源创制与应用”课题选育的转基因抗虫杂交棉邯杂306。试剂艾氟迪由河南省安阳市小康农药有限公司生产。
1.2 试验方法
试验设在邯郸市农业科学院院内试验基地,该地肥力中等,地势平坦,前茬空闲。
1.2.1 试验方案
试验设置处理1为初花期和盛花期均喷施艾氟迪(AFD)1050 mL/hm2,处理2为初花期喷施艾氟迪(AFD)1050 mL/hm2,处理3为喷施等量的清水(对照),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小区行长10 m,4行/区,行距0.8 m,株距0.3 m,种植密度为54600株/hm2,试验区周边设有4行保护区。
1.2.2 喷施时间
初花期的喷药时间为7月4日,盛花期喷药时间为7月25日,且均在15:00~16:00喷施,使用背负式手动液压喷雾器喷洒植株中部的主茎、分枝以及叶片背面。
1.2.3 调查与记录
每处理选取20株棉花挂牌调查,调查时间为初花期喷药当天、及喷药后3d、5d、10d、15d、20d、30d和60d调查农艺性状,并收中部吐絮铃棉花进行室内考种。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株高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从8月3日到9月4日这段时间内3个处理株高增加值都不超过1.5 cm,且处理间相差不大;而在7月4日至8月3日这段时间内,株高增长最快的是处理3(CK),株高增加值为46.9 cm,其次是处理1,株高增加值为40.2 cm,而处理2增速最慢,株高增加值为39.9 cm。主要表现在初花期喷施后的作用效果,但7月25日盛花期喷施的处理2,对株高抑制增长作用不明显。说明初花期喷AFD有抑制棉花纵向生长的作用,盛花期喷施因高温干旱原因再抑制效果不太明显。
2.2 对单株果枝数的影响
从表2可以看出,果枝数增加最多的是处理1,处理2次之,最少的是对照;至9月4日止,处理1和2的果枝数较对照分别增加了1.7个和1.4个。由此可见,AFD在初花期喷施对增加果枝的效果明显,而处理1的增加略微高于处理2,可能和盛花期喷施AFD有关。
2.3 对单株果节数的影响
由表3可以看出,在7月4日至9月4日这段时间内,处理2的单株果节数增加值是最多的,为67.6个,处理3次之,为65.8个,而处理1最少,为64.2个。其影响原因较繁杂,不能明显看出AFD施用后的作用效果。
2.4 对单株铃数、铃重及衣分的影响
由表4可知:处理1和处理2的单株铃数分别比对照增加了2.7个和3.3个、单铃重分别比对照增加了0.23 g和0.31 g、衣分比对照分别增加了0.7和0.5个百分点。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冀南植棉区杂交棉喷施AFD能有效增加单株的果枝数、果节数和成铃数,并能提高铃重,但提高衣分效果不明显。在初花期喷施AFD的效果较好,在盛花期喷施效果不明显。
由于棉花产量受气候、土壤、密度、品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建议对AFD在不同密度、不同品种、不同浓度等条件下进行试验,为AFD的大面积应用提供更多理论依据和在冀南植棉区棉花高产提供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 唐中杰, 房卫平, 孙玉堂.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棉花上的应用效果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06, 22 (2) :179-179.
[2] 范正义,韩迎春,王占彪,等. 艾氟迪在南疆棉花上的应用效果[J]. 中国棉花,2018,45(1):25-26.
[3] 金路路,徐敏,王子勝. 艾氟迪(AFD)在辽河流域棉田应用效果[J]. 中国棉花,2013,40(2):24.
[4] 张教海,李亚兵,杨正武,等. “艾氟迪”在湖北棉田的应用效果[J]. 中国棉花,2012,39(1):28-29.
[5] 戴宝生,范嫒嫒,李蔚,等. 艾氟迪(AFD)在棉花上的应用效果[J]. 棉花科学,2011,33(6):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