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秀梅
(集美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
地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它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条件下,一定区域的人们通过生产生活所创造出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作为文化的空间性存在,地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依托载体。它具有地缘、文缘上的亲近感,易于让大学生感知接受。近年来渐有学者从理论上讨论地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关系*如浦玉忠:《地域文化视阈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跟进式”培育研究》,《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年第5期,第72-76页;胡立刚、戴亚惠:《四种互动模式:地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互动关系研究》,《经济师》,2017年第6期,第9-13页,等等。,亦有不少学者开始尝试将特定地域文化应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实践*如王景华、韩振丽:《陕西地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研究》,《延安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年第12期,第16-20页;刘华景:《亳州地域历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17年第4期,第56-60页,等等,不一一而足。。本文在学界既有研究基础上,以厦门为个案分析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识现状,并尝试探讨如何利用地域文化促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认同和践行。
为了更加全面客观地把握厦门高校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厦门地域文化的态度认知,在2017年5月,本课题组以厦门大学、集美大学在校大学生为调研对象,展开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420份,其中有效问卷406份,调查对象集中在18—25岁的在校本科生。政治面貌以团员居多,层次以在校本科生为主,总体符合高校学生群体特征,能够基本反映厦门区域大学生的思想情况。*本次调查收回的有效问卷中:在校本科生387人,占比95.3%,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19人,占比4.7%;男生148人,比例36.5%,女生258人,比例63.5%;党员38人,比例9.4%,团员345人,比例85%,群众23人,比例5.6%;年龄18岁以下5人,占比1.2%,18—25岁占比390人,占比96.1%,26—40岁8人,占比2%,40岁以上2人,占比0.5%。
从此次问卷调查和学生访谈情况看,厦门在校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晓率为97.8%,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广泛的认同,信念比较坚定,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社会、个人层面的界定都比较赞同,其中,91.1%的受访者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关系到每个人的日常生活,表示会通过不同途径了解其内容。其中,网络媒体是主渠道,学校教育次之,家庭教育偶尔会涉及(见表1)。
表1 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途径
当今时代,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浸润在网络媒体中。虽然调查表明,大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首要途径是网络媒体,但调查数据同时表明,网络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有限。面对杂芜的网络信息,大学生大多有自己的判断力,能主动筛选甄别。绝大多数大学生认为对自己价值观形成影响最大的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次之(见表2)。其中,学校教育中思政课教学堪称主阵地。参加问卷调查的大学生有64%认为现在学校开设的各类思政课程(如思修、毛概等)对其价值观影响较大,只有3.2%认为完全没有作用。
表2 影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的主要路径
从衡量个人价值的尺度来看,厦门在校大学生的价值理念总体积极向上,近六成的人把能否为社会做出贡献作为人生价值的重要参照坐标。只有少部分同学把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割裂开来。在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的主要动力方面,超过半成的大学生认为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有三成多的同学认为受社会环境影响。只有少部分同学把“得到周围人认可”“受到表彰激励”放在成就动机的首位(见表3)。
表3个人价值的衡量尺度、行动的主要动力
个人价值的衡量尺度主要动力对社会贡献的大小59.4%人格是否高尚 28.8%事业是否成功 8%金钱的多少 2%权力的大小 1.2%实现自我价值 51.5%受社会环境影响 34.5% 得到周围人认可 3%为了受到表彰激励 2%
从本次问卷看,绝大部分大学生表示厦门地域文化资源蕴含的精神内核影响他们的日常行为,并成为他们的行动参照,只有11.8%的同学认为厦门区域文化对其毫无影响。在接受调查人群中,大学生表示以嘉庚精神为代表的华侨文化对其影响最大;排行第二的是闽南文化,受访者认为厦门的岁时习俗、语言、传统戏曲给他们留下了较深刻印象;红色文化的作用则微乎其微(见表4)。大学生对厦门地域文化的了解程度和受影响程度呈现比较密切的正关联。本次调查问卷也显示,大学生对以嘉庚精神为代表的华侨文化了解程度最高,对红色文化最不了解。
表4 厦门高校大学生与地域文化
在结合厦门本土资源开展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途径方面,大部分同学认为身体力行地参加活动最具实效性,能够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地成为个人行为遵循(见表5)。
表5 结合厦门本土资源开展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途径(不定项选择)
课题组的调查问卷主要反映了四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学校教育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主阵地。第二,在校大学生有比较强的成就动机,个人行为与所处社会环境息息相关。第三,大学生认为厦门地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系密切。其中,以嘉庚精神为代表的华侨文化对其影响最大,但他们对厦门红色文化的认同度偏低。第四,大学生大多主张身体力行地参加活动,认为这样有利于更好地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囊括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其中最基础的层次是公民层面。青年兴则国家兴,大学生的思想动态至关重要。在校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尚未完全定型,思维观念还处在塑造期。学校教育仍是思政教育的主阵地,可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大学生价值理念,这样的调查结果令人可喜。大学生认为厦门地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系密切,这一点拓展了高校教育工作者的思路。而受众对红色文化的认同度偏低,一方面因为红色文化宣传的深度广度不够,另一方面与受众的逆反心理有关。[1]在教育过程中,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充分挖掘厦门地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之处,并根据接受客体大学生知识情感能力方面的诉求,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厦门具有特色浓郁、生命力旺盛的地域文化资源,它包含海洋文化、闽南文化、侨乡文化、红色文化、特区文化等方面元素。这些资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内在契合之处,对当代大学生的精神传承、观念塑造具有一定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正如学者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文化的世界性与本土性有机结合的产物,其中所有内容与因素都是传统与现代、世界文化与中国文化双向对流、相互渗透与包含的结晶”。[2]厦门地域文化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特性,具有传统与现代、中国与世界文化交融的特点。新时代高校教育工作者传承、弘扬厦门文化,讲好厦门故事,不仅能拓宽在厦大学生的视野,还能让他们更快更好地寻找到自己的价值坐标。
厦门地域文化具有较强的开放包容性。以建筑文化为例,厦门的骑楼建筑深受广东建筑文化和南洋建筑文化的影响,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形成了老城区“五纵二横”的建筑群分布格局。[3]嘉庚风格建筑把闽南式的翘檐屋顶、西式的屋身、南洋建筑的拼花、细作、线脚,经过巧妙的融合,成为一种独特的建筑形式。2017年“海上花园”鼓浪屿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西方多元文化冲击、碰撞与融会的典范。
厦门地域文化兼容并包,对开放产生正向影响。1980年,厦门成立经济特区,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之一。目前,厦门成为“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三片区之一,也是两岸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合作示范区、东南国际航运中心、 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和两岸贸易中心”。[4]厦门金砖会晤期间,中国举办了新兴市场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话会,让厦门更具有国际化的优势。
和谐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社会建设领域的价值诉求。厦门地域文化蕴含的和谐友爱精神是社会的粘合剂,促进厦门的健康繁荣发展。
闽南文化素来推崇重乡崇祖、重义求利[5],这塑造了闽南人淳朴勤劳善良的文化气质。在闽南文化的浸润下,厦门地域文化倡导家族团结友爱,家和万事兴,这与构建和谐社会有异曲同工之妙。厦门谚语云:“怨无无怨少”“忍气求财,激气相刣。”[6]43,74厦门人格外讲究合家团圆,闽南民俗的博饼文化就起源于厦门。中秋博饼现在已成为海峡两岸共同喜爱的活动。
当代特区文化中也蕴含大量和谐友爱的案例,为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多维素材。近年来“美丽厦门、共同缔造”的实践,以行政手段培育社会,被学者誉为是“突破原先的治理格局、激发社会和市场参与的一次机制创新”。[7]至今,厦门已荣获“全国文明城市”五连冠的荣誉称号。此外,厦门还奉献了诸如《鼓浪屿之波》这样的经典音乐作品,抒发了两岸一家亲的情感,在全国广为传唱。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层面的准则,厦门地域文化蕴涵了许多宝藏,例如陈嘉庚的故事。嘉庚精神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生动素材。林德时提出,嘉庚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丰富多元的,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三个倡导的内容相契合。[8]肖仕平认为,嘉庚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嘉庚精神的具体诉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倡导内涵一致,陈嘉庚个人事迹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公民价值准则的精准诠释和践行。[9]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八个字在嘉庚先生身上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
厦门地域文化还蕴含其他丰富的爱国奉献教育素材,保留有近百处的革命遗址,如“8·23”炮战、英雄小八路等令人热血沸腾的革命记忆。其中《英雄小八路》的主题曲,正是以厦门为起点传唱全国,成为中国少年先锋队的队歌,是共和国几代人的精神食粮。这些都是大学生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资源。
从课题组的调查问卷看,厦门在校大学生有比较强的成就动机,个体行为与所处社会环境关联较密切。研究表明,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社会互动,从而“学习规则,扮演角色,以符合社会期待,获得参与社会的身份资格”。[10]所以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高校教育工作者一方面要注意时代创新,用鲜活的语言、生动的形式构筑青年的集体记忆;另一方面要注意顺势利导,让大学生的行为更好地符合社会期待。
习近平在北大师生座谈会上指出:“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11]思政课堂是建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的主阵地,高校要充分利用这个平台。同时,高校要开展各种活动,让大学生加强实践体悟,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入耳、入脑、入心。
1.高校课堂教学是重要平台。首先,高校可以通过厦门乡土文化课程和闽南语选修课更好地构筑青年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必然要求[12],而文化自信来源于文化自觉。高校可以引导学生找寻区域文化的风采。例如:集美大学开学第一课就介绍校主陈嘉庚。从效果上看,这门课程因“富有本校特色,因而获得学生较普遍的欢迎”。[13]厦门大学、厦门理工学院等学校开设了与闽南文化或方言相关的课程,这些举措深化了大学生对地域文化的认识。在此基础上,高校再运用地域文化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就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其次,思政教师要善于把理论变成故事,抓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个意识形态阵地。地域文化与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地方息息相关,容易激发大家学习兴趣。思政教师可以把地域文化作为案例,接地气地讲好厦门故事,由此提高说理的生动性、鲜活性,建立大学生的认知认同。
2.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多途径、多渠道地促进大学生知行合一,才能让大学生将理念信念外化为自觉行动。在本次调查问卷中,有56.4%的同学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与实践之间联系性还不够,21.9%的学生认为当前学校开展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活动形式单一、内容空洞,总比超过88%。这凸显了实践活动的重要性。所以高校要利用好地域文化资源,着力搭建活动载体,让大学生在实践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内化于心。
(1)高校要利用好校园活动的育人平台。学校可引导校内学生会和其他各类学生社团组织开展弘扬地域文化的活动,实现学生自我教育功能。比如开展“地域文化进校园”主题文化活动(包括主题书法大赛、主题研讨、辩论赛、朗诵比赛、征文比赛、文艺汇演、竞猜游戏等),鼓励学生结合厦门文化元素,编排微电影、微话剧。
(2)高校要积极开展民俗传承活动。传统节日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承载着一个国家、一个区域的历史记忆和情感。高校可利用传统节日的契机,组织学生参与富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活动,例如中秋博饼活动、端午节划龙舟比赛,等等。目前,海峡两岸(集美)龙舟文化节已成为两岸大学生的盛会。赛事以龙舟文化为主体,带动社会其他方面多元化发展,促进了厦门社会的和谐。[14]
(3)高校要把探寻厦门地域文化足迹与思政理论课课外实践相结合,探索社会实践和地域文化相结合的新途径。高校教育工作者要挖掘郑成功、陈化成、陈嘉庚、林巧稚等历史名人的精神内涵,组织大学生走出课堂,以追寻名人足迹为主题,感受榜样的力量。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不能忽视隐性教育“润物细无声”的渗透功能。理论知识对大学生而言稍显抽象枯燥,而文化浸润的方式能巧妙融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在不知不觉中引领大学生的思想方向,增强其精神力量。
1.高校要充分挖掘利用校园环境的育人资源。从一定意义上讲,“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就是通过环境育人、化人”。[15]如集美大学、厦门大学的嘉庚建筑本身就是陈嘉庚精神展现的载体。此外,要把厦门地域文化中展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元素提炼出来,充分利用宣传栏、户外展板、宣传墙、学校教室等传播载体进行宣传。
2.高校可以组织义务导游团,通过开展一些导游培训项目,鼓励大学生到景点做义务导游。教是最好的学,大学生在了解地域风土人情后传播和分享地域文化,这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十九大报告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16]传统文化与时代交融,焕发新的生命力,这其实也是一种文化建设中的自觉。研究表明大学生对区域文化中的红色文化认同度不高,这与传播的内容与形式有关。因此,高校教育工作者在借助厦门地域文化开展活动时,应注意寻找彰显时代特性的形式符号和艺术载体,用大学生喜闻乐见、创意新颖的形式传播社会主流价值观。
1.创新活动内容,注重体验式教育。例如:学校可以开展“定制我的厦门文化之旅——深入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在网络上搭建基地展示平台,汇总基地活动,公布时间、内容、联系方式,供大学生了解参与;举办类似“手绘厦门红色文化浏览地图”等活动,鼓励大学生自主实践,触发大家对崇德向善的美好向往和追求,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验、感受和认同。
2.创新教育形式。学校可联合政府、企业开发既切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又富含厦门地域文化元素的动漫游戏、数字内容等,增强大学生的认知体验。例如,将厦门的民俗文化设置成“检测你的文化基因”之类的游戏,把厦门红色文化设计成类似闯关游戏的APP,让传统和现代有机结合,增强交互体验性。
3.依托新媒体,创新平台。高校可充分利用网络平台,通过学校微信、微博,及时编辑报道有关厦门地域文化信息,发挥媒体的导向作用和示范功能。如集大官微2018年5月10日推出的报道《今天下午厦门全城将拉响防空警报!集大人,永铭莫忘!》阅读量破10 000大关,达到了较好的育人效果。
个人、民族、国家是一个命运的共同体,大学生未来要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他们共同的价值追求。地域文化资源对大学生的行为理念有较大的影响力,是培养大学生归属感和认同感的重要联结纽带。高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教育工作者要不断发掘厦门地域文化的时代内涵,以接地气、亲青年、乐青年的方式,讲好厦门故事,以期在大学生中更好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