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晓虎
摘要:学习场景的建构目的就是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空间内将人物与学习资源通过场景构建的方式使之发生勾连,从而对学习者的认知、心理和思维状态产生影响。在学习场景的建构过程中要遵循学生的心理特征,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入手,利用语境、场景物、网络等方式为学生建构出课堂、专用教室、场馆、社区等学习场景,引发儿童深度学习。
关键词:学习场景;场景建构;场景学习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8)07B-0023-03
早在2008年,南京市三牌樓小学就提出了场景学习这一概念,将全新的学习理念带进教育与学生思维发展中。经过几年的实践研究,我们发现学习场景的建构是场景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支撑,构建合适的学习场景对推动场景学习的真正发生有重要的作用。学习场景是指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习任务为分类标准,整合了各种学习资源、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的相对完整的学习体系。其中,目标与任务、学习者的活动方式、各种学习资源、资源与行为的匹配性等是学习场景的基本要素。在场景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的主观、课堂预设与生成都将受到这一学习体系的影响。因此建构何种学习场景将对教师的教学活动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影响至远。
学习场景建构的目的就是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空间内将人物与学习资源通过场景构建的方式使之发生勾连,从而对学习者的认知、心理和思维状态产生影响。所以说,我们构建的场景应该指向学生场景学习的真实发生,要对学习者的认知、心理和思维状态产生正向、积极的影响。场景的建构过程必须以学习目标为导向,从学生的心理与思维状态入手,而不是单纯为了环境的美化而建构场景。这样的场景构建才能产生教育的价值。
一、学习场景构建的原则
1.利于操作
学习场景的构建原则首先考虑的就是利于操作,无法实现的场景建构是无效的。在很多学习场景构建的案例中,教育者会有很多奇思妙想。这本身不是问题。问题的关键是这些奇思妙想如何将其变为现实。夺人眼球,一味地追求学习场景的高大上并不是场景建构的目标。例如在学习小学语文《所见》一文时,如果让每个学生骑着一头黄牛漫步于蝉鸣鸟叫的森林中,让学生感受到那份无忧无虑,悠闲自在,这显然不现实。但课堂上,老师用多媒体播放一段蝉鸣的音效,通过老师的引导,让学生闭上眼睛用心走进场景,感受黄牛背上那个孩子的悠然与自在,这比用物直接呈现场景要来得容易得多。
2.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习惯
学习场景的建构要符合学生的认知习惯,避免玄幻,要有过渡,场景不是一成不变的。学生注意的稳定性与广度受环境因素的制约。从物质角度考虑,环境因素包括环境的色彩、形状及物体之间的关系。
学习场景设计的最高境界就是让学习者融入场景之中而无须刻意地感知场景的存在。在教学《黄山奇松》一课时,如果我们借助电影道具的手法,制作很多假石、假松放入教室,学生会被实物场景本身吸引而忽略了黄山松石的奇与妙。如果我们能将孩子带进全息教室,通过声光电的技术将黄山的棵棵奇松展示在学生的面前,学生就会在震撼的场景中感知到黄山松的奇与妙。学习场景最具有价值的地方,就是让身处场景中的学生以形象的方式点燃他们的思维。利用学习场景的构建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在生活场景中去认知,学生才会因场景中的相关因素而不断改变其认知结构。这也正是皮亚杰所说的认知顺化。
3.场景建构要找到学生学习与场景的链接点
学习场景的建构需要指向学生思维,为学生构建一个开放且与主题相契合的学习场景。开放的学习场景会有更多的链接点产生,不同的学生会以不同的链接点去与思维对话。在三年级科学《雨下得有多大》这一课中,老师事先让孩子们准备了简单的雨量器,带着学生一起走向操场。课堂上,老师用水管接上水龙头模拟下雨的场景,用半节课的时间让学生通过自我测量掌握了雨量测量的方法。学生测量的准确性在一次一次的试验中得以提升。试想,如果老师仅让学生坐在课堂中,在黑板上画出表格告诉他们“凡是日雨量在10毫米以下称为小雨,10.0~24.9毫米为中雨……”教室这个学习场景与雨没有丝毫联系,学生需要抽象地理解这些冰冷的数据背后的含义和天马行空地猜测影响雨量测量准确性的要素。在习得知识的过程中,学生不可能产生思维的高峰,因此学习效率将大打折扣。场景不在于有多漂亮,而在于与习得的知识是否相契合,有链接。这是场景建构的重要原则。
学习场景的建构就是要将抽象的东西形象化、情感化,让学生更易感知与习得。建构场景切不可陷入为建构而建构,为场景而场景的怪圈。
二、学习场景的样态划分
学习场景的样态按空间划分,可分为课堂场景、专用教室场景、场馆场景和社区场景。
1.课堂学习场景
课堂场景是我们老师最为熟悉不过的。课堂场景的建构要区分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的部分。无意注意学习场景是为有意注意学习场景服务的,所以在场景建构时,要强化有意注意的部分。例如我们在看电影时经常被电影的情节所吸引,常忽略电影中的音效与场景构建。如果没有与之相适配的音效、场景构建,你会觉得这部电影索然无味。电影的情节是每位观影者有意注意的部分,而音效与场景构建是无意注意的部分。同样,在一节英语课中,呈现单词部分是课堂的预设,也是教学环节不可缺少的部分,而与之同时呈现的漂亮的大楼、合适的背景音乐包括场景物的色彩等,都会对学生识记单词产生作用。
因此学习场景的建构必须是系统的、统一的、相互关联的。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需求兴趣、情绪状态及知识经验等因素做好预设。把握场景物的强度、对比关系及活动与场景变化等因素。
2.专用教室学习场景
专用教室的场景可根据专用教室的特点来建构。音乐室从色彩、图案等方面要给人活泼、开放的状态。如果条件允许,这种功能室的场景可通过融屏投影技术建构出动态场景,能根据学习内容的不同而切换不同的场景,如悲伤的曲调可建构出灰色、悲凉的场景。美术室多以明亮为主,教室的固化的物型场景可用艺术化的形式来表现,用美的东西来表达。如此类推,根据不同功能室的特点与需求为儿童构建不同的学习场景,营造不同的氛围。还有一种专用教室,我们称之场景教室。这一教室是为普通教室创设场景时受到客观条件限制时所准备,它利用声、光、电、全息技术、VR技术及其他媒介的辅助为学生建构所需的场景。例如当教学《三味书屋》时,将三味书屋的场景通过VR的形式直观地展现出来。通过VR带领学生走进三味书屋,穿越时空,与古人进行对话。当我们学习《夏夜多美》时,可在全息技术创设的 “夏夜”场景中聆听蛙叫蝉鸣,去看萤火虫夜舞。虽然这种场景建构技术复杂,但会给人身临其境的效果,能较好地将人与场景融合起来。
3.场馆学习场景
场馆场景可以根据每个学校的特色和思考来建设,主题性较为明确。我校钱学森思维体验馆的定义是“让思维有个温暖的家”。学生身临馆中,学会主动探究。在项目设置上,需要通过学生探究才能发现其中的奥秘。思维体验馆里有个人项目,也有集体项目。“创想集结号”就是利用学生间的合作、创意等方式来完成预设任务。加入“创想集结號”参与者就会被不知不觉地推着往前走。
4.社区学习场景
社区场景是包括家庭在内的以社会组织为划分的场景建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学生既是场景的参与者也是场景的建构者,两种身份可以在无意识中进行切换。“小小交通引导员”就是一例。学生与交警叔叔一道参与交通问题的研究、宣传与管制。以管交通为目标导向,思索切实可行的交通管制方案。这种场景是不需刻意建构,而是借助真实场景,让行为在场景中发生,让思维在场景中点燃。
三、构建学习场景的方式
学习场景建构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利用语境、具体的物以及网络技术来建构。
1.利用语境方式构建学习场景
语境场景的建构成本较低,可操作性强,但对老师的语言表达能力要求较高。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利用这种方式建构场景的案例很多。老师利用语言将学生带进所需要的场景中,学生的心理活动会随场景的深入而不断产生变化,感知不同情绪。
2.利用物型方式构建学习场景
利用广义的物建构学习场景实际上是通过广义的物与空间、时间、人物关系等因素发生勾连而对学习者的心理、认知与思维产生影响的一种模拟场景建构方式。场景是需要借助一定的物质表现来达到预设的效果。这也是较常用的方法。如教学小学五年级英语下册《Asking the way》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不同的场景建构来让学生置身于问路的场景中:将邮局、学校等这些标志的地点通过KT板制作搬进课堂中;也可以带学生走出课堂,真实模拟“问路”场景;当然还可以借助其他多媒体方式把这种自然的状态和儿童的学习、思维整合起来,将文化知识镶嵌在具体的物中。
3.利用网络技术构建学习场景
网络场景是新时代因新技术而产生的一种新的场景形式。它利用网络的相关物型设备将人与人之间的行为信息等传递出去,从而将不同空间的人虚拟地链接在一起,形成虚拟的场景。我们可以借助互联网开发平台,营造学习场景,如“一起作业网”。这种平台是将有着共同的目标的人联系在一起,为完成预设的任务,通过求索、记忆等方式不断将知识内化的一种网络场景学习模式。参与者将自己想象成场景中的每个角色,通过自己学习任务的完成来解救困在“孤岛”上的同学。学生们乐此不疲地在网上做着题目,不懂就问,主动性相当高。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也经常通过微信群玩“赛诗会”。学习并不只限于课堂。有人对借助网络电子设备学习的模式一直持否定态度。其实,网络电子设备只是一种学习的媒介罢了。利用好,引导好,对学习自然会有帮助。
学习场景的构建种类繁多,构建的方法百样。学习场景的构建不可拘泥于某一种方式,但确实要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将学生所需要的,对学生有帮助的学习场景带给他们,这才是我们所需要不断追求的。
责任编辑:颜莹
Abstract: The goal of constructing learning scenes is to connect students and learning resources by way of scene construction in the particular time and space so that it can have an effect on learners cognition, psychology and thinking state. In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ng learning scenes, teachers should follow students mental features and start with their cognitive rules to construct different learning scenes, such as class, special classrooms, stadiums and communities, by using contexts, materials and networks, finally stimulating students deep learning.
Key words: learning scene; scene construction; scene lear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