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李波 马冰洁 樊驰弘
[摘要]窑洞作为我国特有的地域民居类型,具有独特的居住价值和艺术内涵。本文以甘肃省庆阳市进行的实地调研为基础,通过论述庆阳窑洞的建筑类型、立面特征、细部构造以及生态环境等特性,并以地域美学相关理论梳理窑洞建筑中蕴含的生态、自然和文化的特质,为现当代建筑生态设计与绿色设计提供借鉴与启迪。
[关键词]地域美学;窑洞建筑;尊重;适合;节省
[Abstract]As a unique type of residential area in China, cave dwelling has unique residential value and artistic connotation. The paper is based on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conducted in Qingyang city,Gansu provinv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architectural types, facade characteristics, detailed structures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haracteristics of Qingyang cave dwellings, and combing the ecological, natural and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cave architecture with the relevant theories of regional aesthetics. It provides the reference and inspiration for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architectural ecological design and green design.
[Key words]Regional aesthetics; Cave dwelling; Respect; Fit; Save
一、建筑地域美学的基本内涵
从审美理论而言,人类的审美经验知识与所处的自然环境紧密关联,不同地域中的人们对同一件艺术作品会表现出不同的审美趣味,正如德国哲学家康德所言:“就像我们有双重的感官亦即外部感官和内部感官一样,我们也能够按照这两种感官把世界视为经验知识的总和”[1]63,并且“承认了包括审美判断知识在内的人类知识来源于外部世界的直接经验” [1]63。
建筑作为一处地域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品之一,也深深浸染着地域的历史与文化特性。事实上,人们对地域特征的感知度与熟悉感,直接关系到其对于此处建筑审美观念的塑造与认知。就这层意义而言,人们对地域建筑的审美,与生俱来就是对一处地域的审美,这便是建筑地域美学的由来。建筑地域美学是将地域特质作为人们感知和欣赏建筑的框架与背景,去讨论当人们沉浸在所处地域中时,其所栖息的环境、所居住的建筑的审美秉性与美学属性。
建筑地域美学的基本内涵包含三个核心要素,分别为:1.建筑地域美学的审美内核——尊重,每一个地域的审美都有其独特之处,对生活在其中的人们也有不可割舍的情感与意义,我们不能因为自己的主观情感去判断美丑,而是要对每个地域的自然、文化、生态条件予以尊重,并在尊重的前提下对其地域的建筑、景观进行审美判断乃至审美的设计[2]9;2.建筑地域美学的审美方式——适合,即“结合当地的民风民俗、历史文化,寻找适合这个地域的表达方式” [2]10,从而“创造内在者使用方便的生活场所,满足他们的日常起居需要” [2]10;3.建筑地域美学的审美达成——节省,想要适合内在者的审美趣味,地域建筑的设计与规划必须也是适合的、具有地域性的、不违背日常生活方式的,同时需要通过节省的方式完成审美塑造。所谓的节省包含两个层次,即:材料的节省与审美精力的节省[2]10,材料的节省,顾名思义就是在地域建筑中就地取材,而精力的节省便是让居住者感受到地域建筑中蕴含着“家”的亲切感与代入感,如同美国人文地理学家段义孚(Yi-Fu Tuan)所定义的:“恋地情结是一份对自己所居住的城市,对自己所居住的家那份最为真挚、最为热忱的情感”[3] 。
二、充分尊重地域居民生活文化
建筑地域美学的尊重是对每个地域中的建筑中蕴含的自然、文化及生态条件予以尊重。对窑洞建筑而言,就是将其与周边环境的土塬、沟壑与梯田相整合。就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董志镇南庄村窑洞而言,当地现存有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于北魏年间的北石窟寺,以及触手可及的土塬、沟壑和梯田等黄土地质形态,这些共同造就了当地窑洞无以媲美的绚丽景象与壮阔场景,它们都是窑洞建筑的绝佳语境与背景。就此而论,窑洞作为当地建筑的一种特定形式,非常鲜明地尊重了当地的自然环境与历史文化,并采取某种近乎谦卑的姿态置身于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之中。(图1)另外,除了对黄土高原的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采取谦卑的姿态之外,窑洞建筑还在当地居民的蹉跎岁月与生活印记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对当地居民与火相关的地域生活方式,予以了充分的尊重。这种对当地居民生活方式的尊重是窑洞建筑地域美学特质的关键所在,这在窑洞建筑的构造细节与室内陈设上(构造细节与室内陈设直接关系到“居住”的便捷与舒适)体现得尤为突出,以下是从窑洞代表性的构造细节与室内陳设的火炕、烟囱,以及窑洞的穿堂风分别进行论述。
(一)火炕与烟囱
1. 火炕
窑洞室内的布置核心是灶台、火炕与烟道。其中,火炕是窑洞空间布局和室内陈设的关键因素之一,是窑洞居住方式的集中呈现。从这层意义上来讲,窑洞的室内文化就是火的文化。因为气候与黄土材料的特性,窑洞建筑要以火炕为核心组织建筑室内的采暖与防潮,庆阳窑洞多将锅灶与火炕相连,灶台在为火炕提供热量的同时,也为烹饪提供必要的热源补充,因此将灶台与火炕毗邻砌筑,当属窑洞建筑的标准配置。(图2)
火炕烟道做工精细,样式多样,并直接与烟囱垂直相连。利用室内外的冷热空气差,其冷热循环可以实现四种作用:烟囱将烟气排入室外,实现吸烟、排烟之效果;加热炕道,为火炕供暖,为室内提供热量;通过前窑窗,冷空气不仅被吸入到室内,完成新鲜空气的对流,而且还加速了室内的空气循环;为烹饪加热系统提供能量补给 [4]。庆阳窑洞内最常见的布局是将火炕布置在入口处,此种布局形式基于两点考虑:一是因为窑洞深处多阴冷潮湿,将炕摆放在窗户旁,不仅为炕上的活动(如学习、玩耍及做针线活)提高采光系数,而且可直接引入直射阳光,减少晾晒被褥的次数。二是因为这样的布局形式更靠近门和窗户,除方便烟道布置之外,还有利于室内烟尘及时排出。
2. 烟道
烟道是窑洞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一般由青砖或土坯砖修筑,其开口朝向水平方向,而非竖直向上,出烟口通常为300mm见方。为防止杂物堵塞烟道,烟道盖一般较窑洞顶部高出1m左右,且在烟道口设置盖子,用来控制烟气的排放,在窑洞旁会有一个铁环或者铁锥等物体,通过绳子以及烟道旁的杠杆木架来控制烟道盖的开启。(图3)烟道主要是用来排放灶台及火炕产生的烟气,它的布置由火炕的位置决定,当火炕靠近门窗时,烟道设置在窑洞的前面,当火炕靠近内墙时,烟道则设置在窑洞的后面。
通过这种人工可控的烟囱细节设计,使得窑洞内部的排烟、通风和散热更加人性化和生活化。烟囱的运用使得在窑洞中生活的人们更加热爱这种居住环境,更加享受设计带来的便捷生活。传统形式的烟囱和庆阳市黄土窑洞的烟囱外观上并无差异,但黃土高原的地域特质,细节处彰显其与众不同。例如,通过一些看似简单却很实用的小装置控制空气流通,从而对窑洞内的湿度进行调节(图4)。这些看似不起眼,甚至略显简陋的构造细节却是生态建筑的传统营造精髓所在,也是窑洞建筑地域美学的内涵所在。
(二)窑洞的穿堂风
穿堂风窑洞较传统、单一的窑洞形式而言,无疑具有明显的优势,它不仅能够改善窑洞固有的通风不佳、采光量有限、雨天易受潮的先天缺陷之外,还能够很好地改善空间以适应现当代生活的需求。传统靠山窑(下文有概念解释)除一侧开启门窗外,窑洞四壁包括屋顶皆处于封闭状态,这造成只能在门窗洞口处形成小范围的空气循环,其通风条件极差。倘若在夏季,室内空气不能与室外新鲜空气对流与交换,则极易滋生细菌。与此同时,灶台的频繁使用导致室内空气从烟道排出,冬季室外的冷空气从门窗间隙中渗透,极大影响室内的热舒适性。此外,靠山窑室内只能单侧采光,且在光照十分充足的条件下,才能获得部分直射阳光。由于窑洞是生土砌筑,遭遇连续阴雨天气之后,极易受到水分的影响,加上通风不佳,将造成室内空气湿度过大,影响居住者的舒适程度,以及威胁窑洞的结构安全,这也是大量传统窑洞荒废的根本原因。而穿堂风窑洞则完美地弥补了传统窑洞在通风、采光和受潮方面的不足与缺陷。
由于穿堂风窑洞的平面图类似字母“L”,因此将穿堂风窑洞的平面布局进行适当调整,合理安排室内布局模式,便可以划分出客厅、主卧、次卧、厨房、餐厅与杂货间。空间功能分区明确,动线与静线互不干扰,并且匹配当地居民的生活习俗。屋内设有电视柜、沙发、家用电器等,充分满足当今社会物质与精神方面的需求。此外,窑洞下沉式庭院与屋顶的立体绿化,不仅经济实用,而且使得整个居室环境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与地域风情。(图5)
三、全方位适应地域的自然与人文环境
甘肃省庆阳市窑洞建筑采用了多种方式去顺应及协调所处的黄土高原地域的自然环境,这些窑洞或者顺应险峻地形,依山靠崖建成靠山窑;或者依托开阔平坦的地域,下挖建地坑窑。因其窑洞生土建筑材料有防震减灾的特性,同时结合当时特殊的历史环境,还诞生出特定的窑洞类型——密道窑(防空窑)。
(一)靠山窑
靠山窑,也称靠崖窑或沿山式窑洞,普遍来说是以山崖立面处,开设洞口,并向崖体内部水平推进,挖出多孔并列的窑洞,或者将相邻的窑洞挖通成连窑(图6)。靠山窑的窑体和储藏室藏在山体内部,外面露出的窑洞口上装有门和窗,形式多为一门一窗,门上还有通风气孔,当地人称之为“亮窗”。在其洞口周围有土块或砖围成的“洞楣”,它们看似相同却有无穷的变化性与趣味性,让窑洞的立面造型更为丰富(图7)。有的在窑一侧另开凿一小窑,再加之伪装,以躲避匪盗。靠山窑依附着崖体,高低错落,成为黄土高原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二)地坑院
庆阳地区也有很多开阔平坦的地域,很多窑洞是下挖式或平地式,不需要依托于山崖。不同于平地上直接建造的房子,地坑窑
最明显的特点是有着下挖式的院落,并从下挖的土壁立面开凿洞口,再垂直推进。地坑院原材料是就地取材,不仅节约土地和建造成本,而且因厚实黄土的隔热性而冬暖夏凉,在这层意义上窑洞应属于生态建筑的样本(图8)。
地坑院内的窑洞大多是用黄土坯和砖石砌筑成的,先用土和砖石砌筑窑底,再将木材弯成拱形作为箍窑的支架,然后一步步用砖石砌筑,顶部覆盖的黄土厚度有2~3m,最后在立面上开门布窗。(图9)在地坑窑的居室内,为使窑洞内部更加干净整洁,常用白色石灰抹面于洞内四周,加之以窗花,使得窑洞内部充满生活气息,窑洞内灶台和火炕是主要的生活家具,为了避免做饭和烧炕产生的烟气弥漫在室内,将排烟的管道嵌于窑洞土壁内部,直通地面以保证洞内的空气质量。
(三)密道窑
庆阳窑洞有一个特殊变型的建筑——密道窑,是颇有价值的红色文化物质遗产。窑洞建筑在地下,并且采用拱结构,覆以厚厚的黄土层,所以具有极强的稳固性及抗震性。1937年,抗日战争时期,庆阳当地居民为了躲避战争炮火,在自家窑洞内部挖凿密道窑以抵御轰炸。庆阳作为陕甘陇东边区革命老区,在孕育了中国革命的同时,也留下了密道窑这既有政治意义,又有红色文化历史价值的物质遗产。庆阳市董志镇南庄村的这处密道窑,处于一个被废弃的院落中,看似平常的窑洞内隐藏着一条密道,入口大约1m,处于窑洞深底部,进入密道内,内部幽暗封闭,离入口大约4~5m处转折后,往深走7~8m,才能走到密道窑洞的尽头。(图10)
四、充分发挥黄土建筑材料的特色
窑洞建筑对使用黄土建筑材料的坚持与执着,在形式上源于对黄土建筑材料物美价廉的热爱,以及对其材料建造与构筑的熟悉,而在功能上则源于当地居民对这片黄土高原真挚的情感与依恋。时光荏苒,物变境迁,对黄土建筑材料的坚持与执着,不仅体现在建筑的形式与构造上,也深深植入当地居民生活与记忆的血液与骨髓里。
(一)恋地情结——源于生活的住宅变迁
窑洞从大的类别上进行划分有三大类:即靠山窑、地坑院与箍窑。靠山窑与地坑窑前文已经论述,而箍窑则如普通房屋一般在平地上建造,用土胚和麦草黄泥浆砌成基墙,拱圈窑顶而成,窑顶上则填土呈双坡面,用麦草泥浆抹光并前后压短椽挑檐,然后在上面盖上青瓦,远看像房,近看是窑。由于不同窑洞有自己独特的特点与用途,庆阳的百姓们根据自己的需求对窑洞进行组合,在考察时发现一户居民将现代砖瓦房、箍窑与土坑窑集中于一院,堪称庆阳窑洞乃至中国窑洞的历史变迁博物馆。(图11)据居民介绍,该院子最初为普通的土坑窑,随着时间的推移,土坑窑因各种原因被半埋,户主就在半埋的土坑窑基础上,先后建造了箍窑与现代砖瓦房。半埋的土坑窑虽然不能继续居住,但因其冬暖夏凉的特点,至今仍被用作贮藏室,用来储存部分物品(在庆阳的农村,窑洞作为苹果的天然储藏室随处可见,从这层意义上来讲,窑洞永不过时)。而箍窑也具有一定的夏季隔热冬季保暖的功用,仍然具备居住的基本功能。从最初的土坑窑到现代砖瓦房,这户居民的建筑格局几乎成为庆阳百姓住宅变迁历史的缩影,见证了居民对黄土材料与窑洞建筑形式的热爱与坚持。
(二)材料的艺术——毛寺生态实验小学的启示
对黄土建筑材料的这份坚持与执着,最具有代表性的当代设计案例当属毛寺生态实验小学建筑设计,在该设计中,对黄土材料的应用已经上升到了艺术与美学的高度。毛寺生态实验小学位于甘肃省庆阳市毛寺村,该小学于2007年建成后,相继获得国内外一系列建筑的重要奖项。该小学在筹备之初为一个慈善项目,由香港中文大学捐助并建造。因为它符合当地的经济资源条件,又很好地运用了当地的建筑技术条件,故新学校命名为“毛寺生态实验小学”。毛寺村位于中国西北地区,属于典型的黄土高原地带,生态环境与气候条件比较恶劣,毛寺村中心面向蒲河,位于朝南的台地之上,而其它三面则被土丘环绕。由于当地气候夏热冬冷,因此针对房屋的建筑,有必要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尽量减少建筑能耗和环境污染。而甘肃省庆阳市当地以生土建筑为代表的窑洞,恰好就是这个问题的最好解决办法。因为以生土和其它自然材料为基础的建造技术是提升建筑热持性、减少能耗和环境污染最有效的措施,且造价低廉。故在毛寺生态实验小学,可以看到厚重的土坯墙、加入绝热层的传统屋面,以及木构架的双层玻璃等处理方法来维持教室内部环境的舒适性和稳定性。(图12)
毛寺生态实验小学的建筑材料大多就地取材,如土坯、茅草和芦苇等,借鉴传统的生土建筑形式,小学的墙面土坯由地基开挖出的黄土压实成型,而伴随产生的土渣碎屑则与茅草泥相混合,形成特有的粘结剂,充分利用了这些材料的可再生性。同时茅草和黏土混合的墙体,更具柔韧性,且增强防潮能力,校园内的台阶铺地采用普通砖块拼接而成,雨水透过砖块缝隙渗入泥土,回归自然。这些传统材料的巧妙运用使得在寒冬之际,即便在毫无燃料采暖的条件下,教室内部仍然能够保持较好的舒适度。同样在酷夏之时,教室内部的舒适度也非室外所能企及,这些都极大促成了建筑能源的节省,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由于毛寺生态实验小学在施工上采用当地的传统建造组织模式,在材料上就地取材,且充分利用其可再生性,在达到较为舒适的环境条件下,工程造价大幅降低,每平方米的合同造价与直接造价均低于当地的常规建筑。建筑材料的选择从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该建筑与环境的关系,从对生土及茅草等传统材料到钢材和混凝土等现代材料的使用中可以发现,一些传统建筑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中具有高效的生态合理性,经过适当的改善,可以再次运用到现代生活当中。而毛寺生态实验小学在建筑材料上的成功运用,则是在对建筑与环境、建筑与人的关系上深刻思考的结果。“人,生从母体,去从泥土,建筑亦然。”[5]在建筑设计上,顺应自然、因地制宜,同时兼顾生态和美学是对人们最大的启示。毛寺生态小学的建造,是建筑師基于地域特质,运用黄土建筑材料,并通过设计的方式展现出了一条适合于黄土高原地区发展现状的生态之路。但这种生态之路必须基于小学建筑现今履行并在将来还将继续履行的使用功能——教育教学,如果剔除使用功能,而将其作为展示,则在根本上剥离了地域特质与建筑最为本源的联系,毛寺生态实验小学当时成功(获得“2008年首届中国建筑传媒奖”的最佳建筑奖)的原因也在于此。但后期,因为当地各村小学过于分散且入学人数过少,政府决定迁移到相关乡镇集中设置,毛寺生态实验小学改为毛寺村村部展览与陈列场所。在丧失了教学功能之后,毛寺生态小学源于黄土材料之中的生态功能与美学魅力也随之消逝,可谓是一大遗憾。
结语
甘肃庆阳的窑洞建筑,凭借对所处地域生活方式的真挚情感,对所处地域人文环境的天然顺应,以及对黄土建筑材料的热爱与坚持,很好地诠释出建筑地域美学中“尊重”、“适合”与“节省”的核心概念,体现出一方地域对一方建筑与景观的文化与情感投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也深刻地影响着对此处建筑与景观的审美欣赏与评价,甚至影响着建筑规划设计与改造方式。在村落规划与建筑设计或改造中,要立足于当地的地域特色与文化特质,它们有些以自然绚丽风景取胜,有些则以历史文化见长,或是当地居民情感造就使然,不同的地域特色决定我们要站在地域美学的框架内,尊重地域文化与历史,以设计者和生活者的双重视角寻求形式与功能上的适合方式,并力求通过材料与心理层面上的节省去处理村落规划与建筑改造的设计议题,追寻一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地域之美与原生态之美。这种方式不仅适用于村落规划与建筑改造,同样适用于现当代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
参考文献
[1]钟仕伦.论康德的地域美学思想——以《自然地理学》为中心[J].四川大学建筑学学报,2013(6).
[2]陈李波,吴诗瑶.论地域美学视域下的美丽乡村建设[J].美与时代(上),2015(8).
[3]Yi-Fu Tuan.Topophilia:A Study of Environmental Perception, Attitude and Values[M].New Jersey: Prentice-Hall Inc.,Englewood Cliffs,1974:93.
[4]张忠扩,姚志飞.烟囱效应在建筑节能中的应用[J].建筑节能,2010(10):18-19+38.
[5]吴恩融,穆钧.毛寺生态实验小学,毛寺村,庆阳,甘肃,中国[J].世界建筑,2008(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