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古典园林景观空间中模糊性的运用

2018-11-21 11:11郭苓苓张耀
创意设计源 2018年5期
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模糊性

郭苓苓 张耀

[摘要]在中国古典园林设计中,景观空间的处理往往隐晦而含蓄。本文对模糊性的来源和相关概念进行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引入模糊性设计的概念,结合中国古典园林中的选址、建筑、山水及植物等要素,通过对其渊源、意义和价值的分析,探索模糊性在中国古典园林景观空间设计中的运用,以期对未来景观空间塑造有所裨益。

[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景观空间;景观元素;模糊性

[Abstract]In the design of Chinese classical gardens, the processing of landscape space is often concealed and implicit. This paper teases the source of fuzziness and related concepts, and introduces the concept of fuzzy design on this basis,combining the elements of site selection, architecture, landscape and plants in Chinese classical gardens, through its origin, significance and value. The analysis explores the use of ambiguity in landscape space design in Chinese classical gardens, in order to benefit the future landscape space.

[Key words]Chinese classical gardens; Landscape space; Landscape elements; Fuzziness

一、何為“模糊性”与“模糊性设计”

在中国古典园林设计中,景观空间是由山、水、建筑及植物等诸多要素所构成的具有人文性质的大小互异、景象不同的空间组合[1]。其中,所营造的景观空间往往具有诗情画意的美感,使其成为世界造园史上的典范。在中国古典园林景观空间设计中,更倾向于把“模糊性设计”理解为寻求与自然融合的设计,“天人合一”的设计理念、设计方法及营造技艺传承至今,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

(一)关于“模糊性”

模糊理论是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控制论学家扎德教授,于1965年在其著作《模糊集合论》一书中首次提出的。模糊是指边界的不清楚,也就是说既在质上没有明确的含义,又在量上没有确切的界限之意[2]。模糊性的起源不是一种人的主观意识达不到客观现实所制造出的猜测,而是来源于事物要素之间所构成的复杂性与繁复性,是事物各要素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作用之后所能达到的一种稳定状态,它是事物之间内部调和后的结果。对于事物之间在达到模糊性之后的一种稳定关系,我国的传统哲学思想中早就有所认同。儒家提倡“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的中庸之道,说明事物相对与绝对之间有一种均衡力量,这是事物的关系。道家主张“有无相生,难易相成”、“正复为奇,善复为妖”,这是一种矛盾事物相互依赖、相互转换、相互构成的道理,也是事物之间自存与共存的矛盾关系。总之,模糊性存在于事物内部,从表面上看它是一种不确定的联系,具有含蓄性,可其实它是事物内部之间相互作用,达到事物内部稳定结果的一种催化剂。

(二)关于模糊性设计

20世纪的建筑行业中,由纯粹的功能主义所带来的设计僵化问题,致使功能主义走向瓶颈。虽然当时的设计界呈现出百家争鸣的状态,但是最终在日本建筑师伊东丰雄、妹岛和世及西泽立卫等人的探索下,建筑界才真正找到工业社会到信息社会转变的时代命脉——“模糊性”。将建筑的表皮进行弱化处理,用“流动”和“穿透”的设计手法代替现代主义直线型简单表达,成功地将模糊性进行视觉转化。模糊性设计是相对于现代主义机械化、理性化设计而言的人性化设计,但并不意味着态度上的不严谨,而是通过创造多元化、多层次及含混性的空间构成,反映出充满复杂性的内在要求。并且运用内在运动、发展、变化和成长的理念来进行重新思考和空间设计,这就是模糊性设计的本源。[3]

(三)关于模糊性与空间

空间的本质既不是坐标系上点、线、面之间的限定关系,也不是实体存在的躯壳,而是与人发生联系的一种内在涵构。模糊性在空间之中是处理边缘界面的一种空间架构,属于理性与非理性之间、实体与非实体之间的一种关联方式。因此,空间与空间之间的联系有一种不明确的界限,这条界线会随着时空的变化而不断改变。

二、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模糊性设计

中国古典园林景观设计中,人、景观空间和自然环境之间是一个复杂变化的有机系统。人们对它的认知能力具有本能的模糊性,从而使得人们对空间的感受成为一个具有大量模糊性的、含蓄的肌理过程。这种模糊性认知的过程将人在空间中的审美、感知和反应作用在外部环境的处理上,具体表现为:

(一)中国古典园林景观选址的模糊性

在选址上,中国古典园林与自然边界的界限模糊。《园冶》主张“相地合宜,构园得体”,园林的构思立意要建立在相地选址的基础之上,在选址上主张注重与自然之间的亲近和融合。我们常见的俚语:“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也是对宅院风水选址的最好说明。中国古典园林与自然更好的相处是要融于自然。首先,依山傍水,追求自然之美。其次,在自然的基础上强调人类在自然界中的审美,达到一种超脱自然的境界。《论语·雍也》中强调:“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之所以乐水,是因为水的清澈透明,水动的特征象征着智者思维不断变化;思考的动态特征,象征着智者明智的思想。仁者之所以乐山,山的高大与宽厚,难以攀登,象征着仁者的稳重与力量[4]。所以中国古代园林的主人在选址时喜欢在依山傍水之地,而且注重融于自然的情怀,寄情山水的情怀到园林景观空间设计之中,营造出一种雅致、清逸人文的氛围,彰显了一种独特的意境之美。

另外,中国古典园林的景观空间选址多包含在城市的整体规划之中,位置则选在秩序递进的城市空间纵轴线上,具有一定的固定模式和特征,以此来显示尊卑差别的古代等级。南京市的瞻园(图1)和煦园(图2)都属于太平天国专史博物馆。瞻园以假山著称,布局典雅精致,共有大小景点二十余处,曾是太平天国东王杨秀清的府邸。煦园建筑精巧,以水景取胜,在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今南京)后,被开辟为天王府的一部分。由此也可以看出中国古典园林的选址整体多选在依山傍水、风景秀丽的位置,但是在整个城市的规划中根据其位置的不同,又有不同的变化。[5]

景观空间布局上追求空间界限的模糊。在中国古典园林中,景观空间的设计更倾向于追求用景的深度来产生视觉空间无限的错觉。因此,在设计中并没有明显的分割,而是通过窗、墙及亭台楼榭的抑景、透景、夹景、对景、障景、框景、漏景及借景等手法进行处理。人游走在空间之中,随着空间的转移,景致出现不同的变换,“庭院深深,深几许”,移步易景便是最好的写照。

在中国古典园林景观中塑造着多个空间。尽收眼底的空间即使再大,但也会让人从视觉上觉得小。多个小空间组合在一起,通过窗和廊模糊明显的界限,人游走其中,如同电影镜头般层层推进,在视觉上形成了空间扩展并无限放大的错觉。以拙政园为例,从梧竹幽居厅到北寺塔就分成三个子空间,不仅供人在此停歇休憩,而且具有一定的美学作用。从“荷风四面亭”到 “宜两亭”采用层层推进的过渡型组合方式,形成空间的层层渗透,一层远一层近,既穿行于自然之中,又造成空间上的错觉(图3)。

空间有道,“道”在致用、致美[6]。“亭”空间通透的特性使其成為融入自然最好的建筑。唐代诗人杜牧就曾有“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诗句。“廊”则是建筑与建筑连接的纽带,其空间的通透性与自然山水的融合度更高,其与植物的要素搭配会形成“绿廊”、“花廊”等叙事相生的空间意境,增加了游园时的趣味性。这种模糊了空间组合的自然性,则是中国古典园林亲近自然、融于自然最好的例证。

(二)中国古典园林景观空间中“山、水”的模糊性

山水相济,以小见大。在“山、水”设计上,“山与石”、“山与水”的意向模糊,是中国古人对大自然的向往,也是在空间上寻求与自然最大的契合。中国古典空间中的叠山理水就属于在园林有限的空间之内再现自然界中的山水,置“太湖石”于园内,幻化成高山,筑“水渠”,幻化成江海。滴水寸石都源于古人内心的志趣与爱好,是寻求内心深处与自然的融合。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造园理念,是赋予园中山水人性化的精神和人格化的情感。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假山常常是以真山为摹本,对其抽象化、概括化后进行迁移,在有限的空间中,展现千岩万壑的磅礴气势,即呈现出“小中见大”、“咫尺山林”的景象,如狮子林中的假山(图4)[7]。 “一池三山”对我国古典园林造景影响深远, “理水”不能是假水,水是重要的生命元素。“曲院风荷”的季节美景,“小桥流水人家”的乡村景致都成为诗人笔下的闲情逸趣。“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给人以深刻的哲学观。由此可见“理水”在中国古典园林景观空间中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喜爱,还暗喻了一些人生哲理。

(三)中国古典园林景观植物的模糊性

“融情于景”、“寄情于景”在中国古典园林景观空间中是个人情怀与景致融合的体现。园林设计是一种环境设计,也是一种空间设计。植物作为古典园林中最具自然属性且最为生动的造园要素,在园林空间构成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将它用以模糊景致与情致的界限,园林主人常常根据个人的爱好与志趣来决定园内植物的类目。古人用“餐翠腹可饱,饮绿身需轻”的诗句来描述植物要素在园林景观空间中的作用,不仅给风景增添了自然的生机,还增加了风景的自然真趣,为人的身体和心理创造出理想的环境。

“托物言志”、“物我同一”的思想是追求个人生活与自然之美融合的极致,这种理念不断影响着中国古典园林的建造[8]。扬州个园,园名的来历就颇有主人个人志趣的投射意味。“个”者,取自“竹”字的半边,迎合了庭院中各色竹子的设计。“个”字亦有竹叶之形,又如主人名“至筠”,“筠”亦借指竹。竹子体直、节贞,有君子之风,是托物言志、寄情于景的体现。(图5)[9]

三、中国古典园林模糊性设计的启示

(一)营建自然而然的景观空间

自然而然蕴含着人文生态。在未来,生态不仅仅是一个自然和物理环境的概念,其内因演变及进展趋势正在受与人的心理因素、形态特征相关联的地域文化的直接影响。地域文化反映的是人在区域内生产、生活所留存下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地域文化背景将对景观空间的把握赋予浓厚的生命力。湖南衡东县武家山公园的景观设计,以其民俗文化为基础,将民间皮影戏融入到景观空间的营造之中,还将皮影中的人物造型运用到景观灯具设计中。入口雕塑则采用了当地“衡东八景”的剪纸艺术来作为灵感,并以雕塑自身的尺度、层次进行空间序列的构成,使当地的民间艺术风采得到很好的展现。(图6)

在地域文化与景观设计相结合下的空间中,人与景观之间有了更多交流,这种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空间,让景观空间更加自然,这或许才是多元化时代人们渴求的景观空间与自然环境真正的契合。

(二)构造丰富多样的景观体验

在景观空间构造上,人工与自然元素的反复拼装组合常常以不同的关系出现:台阶、折坡和台状绿地都是自然与人工地貌之间的糅合[10]。在自然地貌中叠加人工地形,在空旷寂寥的空间中融入地域特征,在平开的景观界面上加入立体绿化进行全方位的穿透,整体空间最终形成一整套高密度、丰富性的景观生态系统。在景观空间的塑造中,模糊景观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以简约明快的手法创造整体空间氛围,以细腻委婉的笔调塑造局部的敬畏之心,增强了空间中的环境艺术性,化解了景观与场地及文化之间的矛盾,提升了景观与人之间的亲切感,使人在景观空间的活动过程中体验到不同层次、不同深度的变化,丰富人在景观空间中的生理和心理感受。

结语

在中国古典园林景观空间中,古人的模糊性设计体现的是追求“天人合一”的状态与理念。“物我合一”是一种模糊了“物与我”志趣的人文表达,是一种兼具个性化与人性化的设计。从相地选址、空间布局、叠山理水到植物选择都体现出中国古人造园时追求“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感性思想,这种理念虽没有现代运算模式精细,但是最终成果却在时空的作用下逐渐完善,最终成为一种园林艺术。因此,关于模糊性在中国古典园林设计中的运用,可以理解为是中国古人期望亲近自然、融于自然的美好愿景。现如今,关于模糊性与园林景观空间的设计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只有在现代造园景观空间中融入模糊性设计,才能创造出价值久远的园林景观,这是未来园林景观设计的趋势和每一位景观行业设计师的方向。

参考文献

[1]赵爱华,李冬梅,胡海燕,等.园林植物与园林空间景观的营造[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4(03):136-138.

[2]吴世雄,陈维振.模糊集合论与语义范畴模糊性研究[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01):7-11.

[3]郭宇龙.建筑路径空间的模糊性设计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4:10-11.

[4]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2.

[5]刘贵鹏.浅谈中国古典园林造景艺术的美学思想[J].农技服务,2008(12):107-108.

[6]姜鸣.空间有道[J].创意设计源,2016(06):1.

[7]张敏莉.中国古典园林掇山置石手法及理论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10.

[8]陈敏捷.中国古典园林植物景观空间构成[D].北京林业大学,2005:36-37.

[9]任建灵,华海镜.儒道思想及其审美与中国古典园林的契合[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03):85-88.

[10]董莉莉.模糊边缘——场所创作新理念的尝试性探索[D].重庆大学,2002:47-48.

猜你喜欢
中国古典园林模糊性
论中国传统辩证思维方式的特点
论法律解释的必要性
现代园林设计思想于《园冶》中的继承与发展
英汉数词的模糊性及其翻译策略
从修辞学角度看汉诗英译的模糊对等
模糊性词语在修辞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