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主题活动:好吃的水果

2018-11-21 01:45:14安徽省合肥市合肥工业大学幼儿园阮婷婷王玲丽姚娜娜
家教世界 2018年30期
关键词:籽儿橘子同伴

◆ 安徽省合肥市合肥工业大学幼儿园 阮婷婷 王玲丽 陈 荫 姚娜娜

一、主题来源

好奇心是幼儿认识事物的原动力、内驱力。幼儿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好奇好问是幼儿的年龄特点。正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幼儿开始了对周围世界的探究。好奇心是幼儿有强烈求知欲和认识兴趣的表现。他们常常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正是引导幼儿主动探究和发现的基础。他们对周围很多事物都想看一看、摸一摸、试一试,因此,周围的事物都可以成为幼儿科学探究的对象。

水果作为人们身边最常见的物品,其丰富的种类、各异的口感和多种的营养让孩子们十分喜爱。我们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了科学知识类图画书《好吃的水果》作为本次主题的核心内容,引导孩子们在阅读图画书的基础上,通过看一看、摸一摸、尝一尝、分一分、买一买等探究活动全面地感知、了解水果。

二、主题活动目标

1.了解和感受水果的多样性,通过闻、摸、尝、切等活动了解水果的外形特征与内部特征,并进行多角度的观察。

2.能主动翻阅科学知识类图画书,尝试提出问题,并在其中寻求问题的答案,解决问题。

3.积极参与活动,敢于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愿意与同伴交流分享。

三、供选择的教育活动

次序 活动名称 活动目标1 各种各样的水果 1.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各种水果的外形特征。2.愿意在同伴面前表达自己的想法。2 认识苹果 1.通过观察,探索了解苹果的外形特征和内部特征。2.通过品尝,愿意说一说苹果的味道。3 苹果种子的故事 1.了解苹果种子长成苹果树的过程,并通过身体动作加深对“生长”的体验。2知道苹果树的生长需要阳光和水。4 认识橘子 1.运用多种感官,感知橘子的外形特征和橘子酸酸甜甜的味道。2.尝试自己剥橘子,感受吃橘子的快乐。5 籽儿吐吐 1.观察、了解小猪吃瓜吐籽的有趣情节,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2.知道许多水果里都有籽,吃水果的时候要吐籽。6 有趣的核儿 1.在找找、看看、说说、做做中鼓励幼儿自主探索果核的秘密。2.认识几种常见的核,知道种子的简单生长过程。7 热带水果 1.初步了解热带水果的生长环境及外形特征。2.愿意和同伴分享交流水果的味道。8 不可以吃的水果 1.通过阅读《好吃的水果》绘本,了解有哪些水果不可以吃。2.能安静倾听他人说话。9 尝一尝,猜一猜 1.运用多种感官感知水果,发展感知能力。2能表述自己的发现,并乐于和同伴、老师进行交流。10 不同的切面 1.通过操作,探索常见水果的不同切面。2.愿意用绘画的形式画出水果的不同切面,和同伴分享交流。11 水果大丰收 1.通过亲子活动的方式,探索采摘各种水果的方法。2.学习与同伴分工合作,遇到困难能一起解决,体会群体活动的乐趣。12 水果大聚餐 1.积极与父母采购各种各样的水果。2.体验与同伴、父母准备活动用的材料的乐趣。

四、主题思考网络图

五、主题探究计划的预设

六、可利用的教育资源

(一)幼儿园资源

1.活动区设置

(1)益智区

游戏名称:水果消消乐

游戏目标:巩固幼儿记忆力。

游戏材料:各种正方形水果图片,大正方底板一块(里面有9个一样大的小正方形),篮子一个。

游戏玩法:幼儿两人先猜拳翻开一张水果图片,去猜与此相同水果的图片在哪个位置将其翻开,如果与自己翻开的图片相同则消失,拿走这两张水果图片;如果两张图片不同则重新盖上图片,直到所有水果全部消失,看谁手里的图片多为胜。

(2)科学区

游戏名称:水果大分类

游戏目标:巩固幼儿对水果特征的了解。

游戏材料:各种不同的水果图片、分类有籽无籽提示卡两张。

活动玩法:幼儿拿出一张提示卡放在边上,根据提示卡提示从水果图片中找出符合提示卡条件的相应水果图片。

游戏名称:神奇的鼻子

游戏目标:发展幼儿嗅觉能力,了解水果的不同味道。

游戏材料:各种水果食物放在密封盒里,盒子里水果的图片。

活动玩法:幼儿打开盒子上面的薄膜,通过鼻子嗅盒子里的水果味道,然后拿出相应的水果图片,最后打开盒子验证对错。

游戏名称:水果触摸箱

游戏目标:幼儿通过触摸各种水果外表,了解不同水果的外在特征,发展幼儿触觉能力。

游戏材料:放在密封袋里的各种水果实物。

游戏名称:籽儿宝宝找妈妈

游戏目标:巩固认识各种水果种子特征。

活动材料:各种水果籽儿,与水果籽儿相应的水果图片卡一张。

活动玩法:幼儿取出水果图片卡,找出各种水果相应的籽儿图片。

(二)家庭教育资源

1.请家长协助孩子一起收集常见水果的籽和核。

2.请家长在双休日带孩子去果园里采摘各种各样的水果,了解水果的生长过程。

3.2 患者版目标管理对冠心病患者二级预防知识及行为的影响 有效的二级预防行为管理,将有助于减少冠心病多种危险因素,改善冠心病患者心功能,促进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9]。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二级预防知识及二级预防行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考虑可能由于患者版目标管理手册让患者参与了目标及相关措施的制订,并结合自身具体现状对最终进行阶段性规划,使当前目标及措施符合患者,提高患者健康意识,促使患者建立健康行为,进而提高患者二级预防行为及知识水平。

七、主要活动教案、实录和活动照片

活动一:各种各样的水果(科学)

活动目标:

1.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各种水果的外形特征。

2.愿意在同伴面前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柚子、猕猴桃、苹果、石榴、橘子、火龙果、香蕉等各类水果。

2.自制“礼物包”、音乐、礼物包、水果刀、盘子。

活动过程:

一、猜谜引出“我喜欢的水果”

1.出示装满各类水果的“礼物包”,激发幼儿对认识水果的兴趣。

2.出示各类水果,教师用语言激发幼儿的兴趣。

(1)出示香蕉,请幼儿回答,并引导幼儿说出香蕉的特征。

(2)总结:香蕉是弯弯的,黄黄的,像月亮。

3.继续出示水果。

(1)出示橘子,请幼儿回答,并引导幼儿说出橘子的特征。

(2)总结:橘子是圆形的,黄黄的。

4.打开“礼物包”,让幼儿认识多种水果,说出其特征。

二、比轻重

1.比较苹果与柚子的重量。

2.师:请小朋友说说是苹果重还是柚子重,我们来用手感觉一下。

三、水果排排队,认识水果的种类

师:现在水果已经排成一个长长的队伍,数一数有几种水果。

四、游戏:“谁不见”

1.玩法:教师从水果里拿走一到两种水果,让幼儿猜什么水果不见了。

2.师:现在,水果宝宝要跟我们玩游戏,它们要考考你们,让你们猜猜谁不见。

活动二:籽儿吐吐(科学)

活动目标:

1.观察、了解小猪吃瓜吐籽的有趣情节,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

2.知道许多水果里都有籽,吃水果的时候要吐籽。

活动准备:

课件、各种洗干净的常见水果(如苹果、橘子等)、已初步认识各种水果。

活动过程:

一、看看说说:认识水果

1.看看说说各种水果的名称。

(1)提问:看一看,这里有些什么水果?你们知道它们的名字吗?

(2)教师小结:这里有苹果、香蕉、梨子、橙子、橘子。

2.介绍自己最爱的水果。

(1)提问:最喜欢吃的水果是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这些水果里面会有什么?能全部吃掉吗?

(2)教师小结:原来这些水果中有的是有籽的,有的是没有籽的,有的是圆圆的,有的是细细长长的。

二、说说自己的想法:籽儿吐吐

1.教师讲述故事:有一群小猪啊,可爱吃水果啦,我们一起来听个关于他们的故事吧。

2.情景一:小猪们在吃木瓜,胖胖猪已经把木瓜连肉带籽地吞下肚了。

(1)提问:小猪们在吃什么?哪一只小猪吃得最快?它怎么会吃得那么快呢?木瓜的籽儿能吃下去吗?吃下去会怎样呢?

(2)教师小结:小胖猪吃得太快,把木瓜籽吞进了肚子。

3.情景二:小胖猪头上长出一棵树来了。

(1)提问:小胖猪把木瓜籽儿吃下肚后,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要是头上长出一颗木瓜树会怎样呢?你觉得头上会长出木瓜树吗?为什么?

(2)教师小结:小猪猜想自己的头上长出了一颗苹果树,到底是不是这样呢?

3.情景三:小胖猪的大便里有许多木瓜籽。

(1)提问:木瓜籽被吃进肚子后,最后会到哪里去?

(2)教师小结:原来小猪吃下去的籽会在大便中,可不会从头上钻出来哦。

三、说说尝尝:知道吃水果要吐籽

1.想一想:我们平时吃的水果里,哪些也有籽的?(苹果、橘子、葡萄、西瓜等)

2.切一切:切开一个梨子或苹果验证,看看里面有没有籽儿?能不能吃?

3.共同品尝水果,体验如何吐籽儿。

活动三:尝一尝、猜一猜(语言)

活动目标:

1.积极参与活动,体验探究水果外形、气味和味道的乐趣。

2.能够运用多种感官感知水果,发展感知能力。

3.能表述自己的发现,并乐于和同伴、教师进行交流。

活动准备:

各种水果实物或模型、黑色袋子若干、各种水果图片、各种水果切面图片、各种水果块、小碗、牙签。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教师请幼儿说一说,自己认识了哪些水果,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二、探索体验

1.摸水果。

(1)教师将装有各种水果的黑色袋子摆放在桌子上。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很多水果宝宝,不过,水果宝宝很害羞,你必须摸一摸它,说出它的名字,它才会出来跟大家见面。

(2)教师请幼儿摸一摸其中的一个黑色袋子,并请幼儿说一说自己摸到水果后的感受。

(3)教师将水果从袋子里拿出来,确认答案,继续游戏。

2.看图说水果。

(1)师:你们看一看,这是什么水果?

(2)教师出示其他水果切面或水果块图片,请幼儿说一说,它们分别是什么水果。

(3)教师将完整的水果图片和水果切面图片分别贴在黑板上,上下两排,上排为完整水果图片,下排位水果切面图片,请幼儿进行连线游戏。

3.闻气味说水果。

(1)教师将不同的水果块分别放进小碗里,选择一个小碗,然后用手将碗口捂住,留一条小缝,请一名幼儿闭上眼睛,来闻一闻,它是什么水果。

(2)请两名幼儿,每人分别拿一个装有水果块的小碗,请对方闻一闻自己碗里的水果块,说一说它是什么。

(3)游戏:闻一闻。教师将装有水果块的小碗一次摆成一排,请幼儿站成一队,依次闻水果块,并说出它的名字。

4.品尝水果。

教师请幼儿用牙签插水果品尝,说说自己吃的是什么水果,什么味道。

三、活动小结

师:水果多种多样,有不同的外形、不同的味道和气味。希望小朋友们多尝试不同的水果,了解更多水果的知识。

活动四:水果沙拉(亲子活动)

活动意义:

结合小班科学知识类图画书《好吃的水果》,我们展开了亲子活动“水果沙拉”。通过亲子自制水果沙拉,增近亲子之间的互动。在进行水果沙拉的制作中,引导孩子们找与科学知识类绘本《好吃的水果》里相同的水果去制作水果沙拉,并且去闻一闻、摸一摸,观察每种水果的外形特征,再自己动手切一切,观察各种水果内部的切面。

活动目标:

1.知道水果有多种吃法,尝试用水果做沙拉。

2.通过亲子自制水果沙拉,增近亲子互动。

3.感受多种水果组合在一起产生的形式美,色彩美。

活动准备:

1.科学知识类绘本《好吃的水果》阅读经验。

2.香蕉、橘子、山楂、菠萝、西瓜、猕猴桃若干,一次性西瓜刀、沙拉酱、白糖。

3.每人一个小碗,一把小勺 。

活动过程:

一、教师与家长、幼儿讨论

1.你吃过的水果沙拉里有什么水果?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味道?

2.做水果沙拉需要做一些什么准备工作?

3.教师逐一介绍所用材料和工具,说明注意事项。

二、亲子自制水果沙拉

1.幼儿负责洗水果,观察水果的外形。

2.家长切水果,幼儿观察水果的内部特征。

3.家长和幼儿共同摆盘。

三、将水果拼盘放在一起,共同欣赏品尝

八、主题活动反思

本次主题活动选取了适合小班幼儿阅读的科学知识类绘本《好吃的水果》,内容浅显易懂,绘本中存在很多可值得科学探究的内容。

刚开始的主题教学活动中,小班的孩子对水果不知道提什么样的问题,所以先由教师进行提问,提问过后,孩子们通过闻、摸、尝、切等活动了解水果的外形特征与内部特征,并进行多角度的观察,再翻阅科学知识类图画书《好吃的水果》去寻找答案,解决问题。几次的教学活动后,孩子们对各类的水果提问越来越多,并且非常愿意和教师、同伴分享自己的小发现,如:柑橘类的水果有的有籽、有的没有籽;有的水果籽是可以吃的,如火龙果的籽、蓝莓的籽。除了教学活动的深入探究,亲子活动的开展也将科学主题活动进行延伸,让孩子们初步了解了水果的生长环境及各种形态。

孩子们在探索的过程中,对科学知识类的绘本更加感兴趣,愿意去阅读,并从科学知识类绘本中汲取相关知识经验进行探究。通过科学主题活动的开展,孩子们不但自身有了探究的精神,同时看到了同伴的价值,尊重同伴的探究和发现,乐意与同伴分享和交流自己的发现,能和同伴合作进行探究活动。虽然只是小班的年纪,但是有了这次活动的交流与分享,同伴的合作探究的经验,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孩子们更能激起新的探究欲望。

猜你喜欢
籽儿橘子同伴
专题·同伴互助学习
大学(2021年2期)2021-06-11 01:13:12
籽儿找妈妈
橘子沉浮记
幼儿100(2020年32期)2020-12-02 06:15:36
漂浮的橘子
幼儿画刊(2020年5期)2020-07-24 08:41:58
椒籽儿大爷家的故事会
橘子的自述
寻找失散的同伴
嘿,这欢乐的日子!
分橘子
相约钓鱼身亡 同伴应否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