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也楠,何贤彪,刘伟明
(1.台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 临海 317000;2.台州科技职业学院,浙江 黄岩 318020)
紫甘薯最早种植于欧美、日本等地,20世纪90年代引入我国[1]。据报道[2],紫甘薯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其营养成分高出其他甘薯l倍多,具体营养物质构成为淀粉占18%,每100 g鲜薯含可溶性糖0.9 g、粗蛋白2.6 g、维生素C 17.5 mg,以及抗癌物质硒和大量的碘元素;另外,紫甘薯中的色素鲜艳自然、无毒、无特殊气味,颜色随pH值不同而变化,具有多种营养、药理和保健功能。随着人们对紫甘薯营养价值的认可,其新品种选育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并且已出现不少紫甘薯新品种,如康紫薯1号、辽薯26和内渝紫2号等[3-13]。
浙江省于2003年开始试种紫甘薯“渝紫263”,2005年在省内多地形成规模化生产[14];2011年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选育的浙紫薯1号紫甘薯通过了浙江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且在生产上作为早熟鲜食迷你甘薯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为了满足消费需求,此后该所又选育了熟食口感比浙紫薯1号软糯的浙紫薯3号,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据统计,2015—2017年,浙江省台州市浙紫薯3号种植面积达到了513 hm2。为了更好地种植和应用浙紫薯3号,笔者开展了早收栽培下浙紫薯3号的特征特性观察试验,并探讨其种植效益,现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供试材料浙紫薯3号为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选育并提供。
浙紫薯3号的特征特性观察试验区的面积为200 m2,扦插密度为52 500株/hm2,垄距0.8 m,扦插日期为2017年5月31日。甘薯扦插前分别以300 kg/hm2过磷酸钙和硫酸钾作基肥,试验所用的氮肥为尿素,总施用量360 kg/hm2,其中栽后淋施60 kg/hm2,栽后30 d施入210 kg/hm2,栽后60 d左右施90 kg/hm2。
试验地选择在临海市城西蓼岸村,土壤肥力水平中等。扦插后第43天,因大范围暴雨而致溪水上涨,试验观察区均被水淹没1 d,退水后洗苗、提蔓、松土,前后历经10 d左右,甘薯生长逐渐恢复正常。
扦插后第30天、70天、88天、108天分别随机取样10株考查其形态特征和生育动态。计算T/R值(地上部分茎叶与地下部分薯块质量的比值),T/R值高,则地上部分生长快于地下部分。
浙紫薯3号的物候期(表1)与常规的早熟鲜食迷你甘薯浙紫薯1号等的物候期基本一致,浙紫薯3号扦插至封垄的天数为28 d,比常栽品种浙紫薯1号多2 d[15];另外,作为早熟鲜食迷你甘薯在当地一般是扦插后80~100 d收获上市,试验中浙紫薯3号扦插至统一收获历时108 d,但因考虑到试验期间试验地曾受水淹1 d,退水后经历了为期10 d的生长恢复期,故适当顺延了收获期。这也反映了这个品种前期地上部分缓苗快,分枝早,封垄早,有利于甘薯高产。特别是早封垄的特性,对于缓解7—8月的高温,甚至高温干旱的不利影响将起到很好的作用。
表1 浙紫薯3号物候期 月-日
浙紫薯3号的生长动态试验观察结果如表2所示,扦插后30 d的基部分枝为5.4个,扦插后70~108 d基部分枝变幅为7.1~8.2个。扦插后88~108 d早收情况下,主蔓长度为247~268 cm,茎蔓较长,且较细。浙紫薯3号在扦插后30 d单株结薯数为4.0个,扦插后70、88、108 d分别达到4.6、5.9个和7.6个,单株结薯数多,食味好,口感较软,而且小薯的粗纤维也较少。浙紫薯3号在扦插后30 d单株薯块质量为25 g,扦插后70、88 d和108 d分别达到190、275 g和400 g,尽管前期受水淹影响,扦插后30~70 d质量日均增加4.13 g,而且在扦插后70~108 d质量日均增加达到5.53 g,表现为较快的薯块膨大速度。浙紫薯3号在扦插后30 d的T/R值为4.40,扦插后70、88 d和108 d分别为1.68、2.44和1.93,即在扦插后30~70 d的T/R值降幅较大,此后维持在较低的水平,说明浙紫薯3号在前期茎叶生长的同时,薯块膨大速度也比较快,该品种如果早收,会有较高的产量,比较适于作早收栽培品种。这体现了该品种地上和地下部分主要性状的形态特征和生育动态,该品种薯蔓较长、结薯较早,单株结薯数较多等,宜于早收。
表2 浙紫薯3号的生长动态
不同大小的薯块,一可满足不同人群的消费需求,二可反映其商品性。扦插后88 d和108 d,按单个薯块质量(W)分档,如表3所示,扦插后第88天10株甘薯的薯块个数达59个,质量为2 750 g。若按3个档次分级,则单个薯块质量均小于100 g;若按单个薯块质量W<50 g、50 g≤W≤200 g、200 g<W≤400 g、W>400 g这4个档次分级,则后2档标准的薯块为0,W<50 g和50 g≤W≤200 g 2档的薯块质量分别为1 350 g和1 400 g,分别占薯块总质量的比例是50.91%和49.09%,薯块个数比例分别占37.29%和62.71%。
扦插后108 d时10株甘薯的薯块76个,质量4 000 g。若按3个档次分级,则W>250 g的薯块为0;单个薯块质量在100 g≤W≤250g和W<100g 2档的薯块个数分别为8个和68个,占薯块总个数的10.53%和89.47%,质量分别为800 g和3 200 g,分别占薯块总质量的20.00%和80.00%。若按4个分级标准对单个薯块进行分级,则没有出现W>400 g和200 g<W≤400 g 2档的薯块,50 g≤W≤200 g和W<50 g 2档的薯块个数分别有24个和52个,占薯块总个数的31.58%和68.42%,质量分别为1 950 g和2 050 g,分别占薯块总质量的48.75%和51.25%。
据对生产区测产,扦插后88 d和108 d浙紫薯3号的产量分别达到了15 327 kg/hm2和23 162 kg/hm2。据对紫甘薯市场调查,单个薯块质量在50 g≤W≤200 g档的,一般零售价格为5~8元/kg,市场批发价格在3.80元/kg左右;单个薯块质量更小的价格低些。若按商贩直接到田头统货收购价2.20元/kg计算,则早收情况下,每公顷产值可达33 719.40~50 956.40元。
表3 10株薯块不同分档比较
试验结果表明,浙紫薯3号结薯早,一般单株结薯数6~7个,前期薯块膨大快,薯块表皮和薯肉均为紫色,适宜作为迷你甘薯早收栽培,且小薯的粗纤维也比较少,口感较软,食味较好,早收栽培能够获得较高的产量与效益。
从本观察试验结果看,浙紫薯3号扦插后88 d和108 d单株结薯数还有明显增加,这与其他适宜作为迷你甘薯早收栽培的甘薯一般在扦插后50~70 d单株结薯数达到高值不同[15-17],究其原因,可能与其前期受水淹有关,甘薯正常生长受到较大影响,需要有一个恢复正常生长的时段;因此,达到单株结薯数高值的时期也延后了。对此,还有待于进一步的试验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