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棣
2012年8月,在英国乃至全球最权威的专业电影杂志《视与听》十年一度的影史十大影片评选活动中,奥森·威尔斯的《公民凯恩》终于被挤下了其霸占长达50年的桂冠宝座,取而代之的则是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的第45部长片《迷魂记》。
这并不是一个令人惊讶的结果,毕竟作为举世闻名的电影悬念大师,艾尔弗雷德·希区柯克甚至可以被称为悬疑电影的鼻祖,多年来倍受观影者和电影业的尊崇和追随。其拍摄手法之妙,剧本构思之精巧,都为后辈电影人提供了先驱式的向导作用。
希区柯克是一位对人类精神世界高度关怀的艺术家,他一生导演、监制了59部电影、300多部电视系列剧。这些电影和电视剧多以悬念叙事为主题,给予观众紧张、焦虑、惊悚、恐惧的感觉。虽然他的影片并不全都是恐怖电影,其中也没有我们现在所崇尚的各种特技和特效,但是它们发人深思,展现出人性最深层的恐怖和最异常的思想。
希区柯克的电影包罗万象,映射了心理学、伦理学等诸多方面的话题。他的电影不仅在商业上取得巨大成功,在思想性及艺术性上也达到了很高的成就,得到了学者们的广泛赞誉。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与电影之间一向有着密切的联系,特别是对希区柯克的电影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精神分析和电影起源于19世纪的同一年:1895年弗洛伊德发表了其关于癔病的研究,同年卢米埃尔兄弟放映了世界上第一部电影。希区柯克电影具有浓烈的弗洛伊德色彩:希区柯克运用自己的电影镜头对这些弗洛伊德理论作了深入的艺术阐发;他用生动的声画影像为我们揭开了精神分析学说的神秘面纱,使其不再晦涩难懂。精神分析法成为当代电影理论界常用的阐释希区柯克电影的方法之一。
弗洛伊德在他的著作《自我与本我》中写道:“在影像中思考……只是并不正确的意识,在某种程度上它比文字更接近于潜意识的想法,并且无疑,个体发育和系统发育是要比这些更加古老的。”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看电影和做梦有很大的相似性,主要表现在图像的运动,睡眠和电影观赏的痴迷状态,图像与场景的直接联系,更确切地说是做梦者以及作为观察者的电影观众都无法介入梦境和电影中。简言之,电影的镜头语言接近于潜意识,毕竟对观众来说,电影是一种内在现实和外在现实之间的过渡空间,当我们看电影时,我们便进入到了一个与潜意识联系紧密的内心过程之中,在这里理性的评判和理解第一次丧失了效力。希区柯克的成功在于他并未以电影中人物亦或是导演本人的角度去阐释任何一部影片的精神分析意义,而是运用一种“假象视角”,将观众带入电影本身的虚拟互动中来,给观众带来一种焦虑渴求的心理体验。当然,要达到这一程度还需要其他元素,例如电影院特有的黑暗、对于影像的被动接受和肢体移动的限制性,使得观众的身体和灵魂都陷入被动。随时间的变化,自身也会有意识地重新开始感知。电影开始时,我们便以一种特殊的形式“进入到电影中”,我们的一部分,似乎与影像建立起了联系,通过影片,我们与自身的欲望联系了起来。
希区柯克在电影中运用弗洛伊德理论最常见的有四种:释梦、窥视、性变态、犯罪。
从希区柯克的电影中,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察觉到他对弗洛伊德“创伤理论”的理解和赞同。
在他的电影世界中,希区柯克对这一主题进行了反复的再现。弗洛伊德曾提出梦的“显露的内容”都与近期的经验有关,“隐藏的内容”则与早期的童年经验有关。与近期经验相比,童年经验的影响要深刻得多。
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中,梦的理论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弗洛伊德认为梦有两个层次的内容:表现内容是梦的意识部分,是病人对梦进行描述时常常谈到的;每一个梦都起源于第一种力量(欲望),但受到了第二种力量(意识)的防御和抵制。梦的潜伏内容是精神分析中最重要的方面,这是隐藏的、无意义的意义,对弗洛伊德来说,所谓“释梦”,就是将梦作为某种欲盖其真相和真意的表象系统来予以分析,以发现掩藏于其下的愿望和童年的创伤性记忆的内容和意义。通过梦的分析可以发现导致种种精神官能症的种种本能欲望,并治愈神经症。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救患者的病痛。
在影片《爱德华大夫》中,希区柯克完美地诠释了以上观点。影片大致讲述了女医生康斯坦丝,在与新来的爱德华大夫生出情愫后发现他因受刺激而记起自己并不是真正的爱德华大夫,而是约翰·贝兰特。爱德华大夫已死,于是警方怀疑是约翰杀掉了他并想取而代之。约翰在康斯坦丝大夫等人的帮助下,恢复记忆,最终沉冤得雪。
影片中,爱德华因为幼年时期遭受了一次可怕的变故——在与弟弟玩耍的过程中,无意间的碰撞使得弟弟在护栏上扎死——造成了他童年时期的阴影。爱德华对事故中的他滑下斜坡时看到的那些线条留下了阴影,以至于在成人时期看到类似的情况,仍会激起内心对这次伤痛的回忆。因此,当成年时期的爱德华看到用叉子划成的线条,以及女主英格丽褒曼衣服的线条和被褥的线条时,产生了恐惧。这段童年时的痛苦经历一直深深地折磨着他,即使他的“自我”把它推入了他最深层的潜意识。他忘记了这段经历,但他还是不断地被自己潜意识中强烈的犯罪情结所折磨,并最终导致了他的神经性失忆症。
《爱德华大夫》虽然以无辜的、从孩童时期心灵创伤中解脱出来的情侣结束,但在最后一幕又退回到理解的可能性中去,而这一可能性同样贯穿了整个电影:在现实生活中幻想也有导致罪责的可能。对此,希区柯克在阐述他的电影艺术时提出过这样的论述:“在虚拟的世界里面,电影艺术家用他们的电影探索人们的认知和个体的生存条件和问题,而这也与无意识的现实有关:爱与性,失去,短暂易逝与死亡,放弃,失败与罪责,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
梦境的不同部分交叠缠绕着,这在电影推进中处于中心位置,有着重要的作用。从观众的接受视角来看,在《爱德华大夫》中,希区柯克使我们面对并且感受着电影的前后联系,而在其中又描述了主角所做的连环梦。从自身的经验我们可以得知,梦境拥有强烈、甚至是压倒性的特征,梦中浓烈的情感可以一直伴随着我们,直到我们醒来才无法直接感受到。感觉在我们醒来的瞬间还存在,却无法捕捉。《爱德华大夫》使我们作为观众面对无意识的复杂关系纠缠,它无法有意识地解决,因为在我们的幻想中,这种内疚是压倒性的,让人充满恐惧的。我们可以说,这里表现的是人类的普遍困境。
这部影片可以算是心理影片的开山之作,它是第一部严肃讨论心理分析的影片。除了童年阴影理论,影片还涉及了很多弗洛伊德的思想观,比如恋母情结、梦境原理、压抑与释放等等。希区柯克在这部片子里尽可能多地展现了他对于弗洛伊德的了解和认同,同时又把冷冰冰的理论用画面表现了出来。
“窥视”一举,在希区柯克的电影里并不少见。人为什么会窥视呢?弗洛伊德认为,人们对别人隐私的窥探欲,来自于童年,儿童通过窥探父母隐私来了解自身来历,是一种成长过程中的正常欲求。那些儿童期窥探欲没能得到足够满足的人,到成年期后就会疯狂地窥探别人的隐私。“文明渐渐使躯体被遮掩起来,然而性的好奇却从未停歇,这种好奇只有通过窥到性对象的隐蔽部分才能满足。当然,如果这种好奇能从性隐私转向身体全部,那就会变成艺术的。对于大部分正常人而言,多少都会滞留于这种居间的性目的——观看之上。”(弗洛伊德)
大多悬念电影似乎总是有“窥视”这一元素。而在希区柯克的电影世界中,“窥视”几乎成为一个贯彻始终的重要主题。无论是在希区柯克早期电影《房客》中房客对正在入浴的房东女儿的窥视,或是在《爱德华大夫》中检票员对热吻的男女主角的窥视,都展示了普遍存在的人性的弱点。
如果说“窥视”主题在希区柯克早期作品中还只是初露端倪,在他之后的作品中则有了更充分的展现。在1960年拍摄的《精神病患者》中著名的“浴室谋杀”。旅馆老板诺曼就躲在墙壁后面,透过一个经过伪装的窥视孔,津津有味地窥视玛丽恩在旅馆的房间里更衣沐浴。诺曼的窥视并非是因性而起,而是出自于一种近乎扭曲的爱慕。然而也是这份爱慕激发了诺曼体内另外一个人格,即他的母亲,并最终为玛丽恩带来了杀身之祸。
当然,在希区柯克所有涉及到窥视这一主题的影片中,最典型、最深刻的当然还是《后窗》。1954年的所拍摄的电影《后窗》,是希区柯克最有名的作品之一,同时也是希区柯克关于“偷窥”主题系列电影最具代表性的一部作品。
影片讲述的是摄影记者杰弗瑞由于一次意外中腿骨折,在轮椅上闲来无事的杰弗瑞总是喜欢透过窗户观察周围的邻居们。一次偶然的机会,杰弗瑞发现那个拓普先生在与其妻子发生了争执后,三次冒雨拿着大皮箱走出家门。次日,拓普太太却从她卧病很久的床上消失了,小狗在楼下花坛不停地刨着什么,这一切都使杰弗瑞猜测拓普杀人分尸,并与女友做出了一系列的侦察活动。
希区柯克《后窗》是一部存在深刻性与道德悖论的伟大电影。影片的前提条件是有犯罪行为的存在,因此影片似乎是告诉观众偷窥是不道德的,然而正是因为这种不道德的行为阻止了犯罪本身,从而引出一种正义感。希区柯克用他的电影对这一人类的天性欲望进行了自己的阐释。他用他的电影让我们明白:窥视是这样普遍存在于每一个人的内心。然而过分的窥视就超越了道德甚至是法律的界限。如此看来文明意味着压抑,我们既需要遵从,也需要满足本能,而两者之间存在着冲突。
俄狄浦斯情结理论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基本理论之一,它是由对双亲一方的爱和对另一方的恨两个基本因素构成的。
在婴儿时代和童年早期的环境中,男孩渴望母亲,女孩渴望父亲,这是普遍存在的现象,这样就产生了俄狄浦斯情结。随着年龄的增长,男孩转而与父亲亲近,开始模仿父亲,对父亲的言行开始思考,向父亲学习如何做个形象英俊、才华出众的男人。而女孩则开始与母亲亲近,模仿母亲的言行举止,向母亲学习如何做个漂亮的女人。俄狄浦斯情结像其他精神分析学理论的元素一样,它暗示着一般人有极为原始的、自然的欲望存在于身上。对绝大多数人来说,这种存在着的现象对他们普遍的道德简直是一种侮辱,因此,人们往往对此有一种负罪感。俄狄浦斯情结理论的建立,是自我分析的成果。
前文提及过的《精神病患者》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影片的男主人公诺曼是一处偏僻的汽车旅馆的老板。他看上去文质彬彬,甚至有些羞涩,而私下里是连环杀手;精神变态的根本原因,是他对母亲难以排遣的“狄浦斯情结”,亦即“恋母情结”。这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里的一个专有名词。诺曼一直生活在性格强势的母亲的专制之下,养成了他文弱内敛的性格,然而,他又不由自主地爱恋着母亲。强烈的嫉妒使他杀死了母亲及她的情人。对母亲的这种强烈爱恋甚至导致他的人格分裂:他的躯体里进驻了两个灵魂——一个是他自己,一个是他母亲。有趣的是,对母亲的爱恋还常常使他产生幻觉。当母亲的灵魂进驻他的身体时,他感觉到母亲同样爱恋着自己,母亲对儿子爱慕的漂亮女郎也会产生极强的嫉妒心。因而她就要杀死她们。就这样,诺曼成了可怕的专杀漂亮女子的连环杀手。可以说,俄狄浦斯情结使诺曼走向彻底疯狂。
犯罪、谋杀是希区柯克电影贯穿始终的主题之一。
弗洛伊德认为,人生而具有两种本能,即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生的本能包括繁衍种族作用的性本能和具有自我保存价值的那部分生存本能。死的本能则表现为相反的力量。大的方面如人类的战争(相互厮杀);小的方面表现于外,就是犯罪欲,表现于内,就是自杀。因而从人性上讲,我们似乎可以说,人人都是“罪犯”。弗洛伊德认为,人类从诞生之日起,就有一种本能要以毁灭生命而重返无机形态为目的,这种自我破坏的本能就是任何生命历程所不能超越的死的本能;这种本能是内在的,是人普遍的天性。希区柯克非常注重在他的电影中反映形形色色、包罗万象的犯罪行为,同时非常注重对犯罪者的犯罪动机进行深入的心理剖析,注重对边缘,尤其是变态人格的关怀,他的作品有因为各种动机引起的普通人的一般性谋杀行为。如影片《深闺疑云》《绳索》《火车怪客》《电话谋杀案》等;有心理变态的连环谋杀,如影片《精神病患者》《辣手摧花》《狂凶记》 等;除了谋杀之外,希氏电影中的犯罪行为还包括偷窃、抢劫、敲诈、勒索等。如影片《玛尔尼》《捉贼记》《被冤枉的人》《讹诈》《骗局》《家庭阴谋》等。
希区柯克镜头下的犯人是各式各样的普通人,毕竟如弗洛伊德所说的那样,人类心灵中一切罪恶作为一种倾向被包含在潜意识中。
但把犯罪动机更多地归于心理因素,而较少看到社会等外在原因,正是希区柯克的局限所在 。
“迷魂”与“惊魂”,我们不妨用希区柯克的两部电影来形容弗洛伊德和希区柯克两位大师之间既紧密又松散的关系。弗洛伊德用他的心理学理论影响了希区柯克毕生的艺术创作,使之终生迷醉于此。而希区柯克又用他的电影艺术,影响了无数的观众,让他们在电影中感受到比生命更深刻的惊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