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珠容
1945年4月30日,苏联步兵攻克了柏林。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纳粹德国元首阿道夫·希特勒得知这一消息,在总理府地堡里饮弹自杀。次日傍晚,希特勒手下的“猛将”戈培尔喊来6个年纪尚幼、正在游戏的孩子,让医生给他们每人打了一针毒药,然后,他拉着自己的妻子玛格达走上花园,请勤务兵对准他们的后脑勺开枪。
其实,希特勒在自杀之前已叮嘱戈培尔:万一柏林陷落,你就赶快离开,去领导我指定的政府。可最终,戈培尔选择拉上全家为希特勒陪葬,他的理由是:如果我们不能生活在元首的身边并为他服务,生命对我们个人来说没有任何价值。
戈培尔虽然在年轻时通过自己的奋斗拥有了文学和哲学的双博士学位,但他生于一个普通的劳工家庭,并且小时候因患小儿麻痹症导致他的两条腿长短不一。曾在很长的时间里,卑微的出身和残疾的身体让戈培尔在社会上难讨生活。有一段时间,戈培尔失业了,为了不让家人担心,他每天都会拿着公文包假装去上班,到了晚上再饿着肚子一瘸一拐地走回来。
就在这个时候,希特勒找到了他,并开始重用他。从失业的残疾人一下子飞跃到元首身边的得力干将后,戈培尔对希特勒感恩戴德。正是怀着这颗感恩之心,戈培尔干活格外卖命。尽管他干的都是一些十恶不赦的事情,但他永远忠于元首。
戈培尔对希特勒的死心塌地让后人觉得不可思议,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它折射出了一个事实:希特勒是个领导能力很强的人。他懂得在人才最落魄时找上门,以此让对方对自己、对工作心存感激,然后建立起绝对的忠诚度。这样的用人原则,无论是在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都非常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