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海波
(湖南城市学院 管理学院,湖南 益阳 413000)
1980年,加拿大学者首先提出了“生态的旅游”(Ecological Tourism)这一说法。1982年,墨西哥生态学家谢贝洛斯·拉斯克瑞提出了生态旅游(Eco-tourism)的概念,此后不久就得到国际大会的公认[1]。20世纪90年代,生态旅游的概念被引入中国。1994年,中国生态旅游协会成立,标志着该领域的研究进入组织化阶段[2]。1999年,国家旅游局将该年的主题确定为“生态环境游”,更是给处于热潮的生态旅游添了一把火。时至今日,各种冠以“生态旅游”的区域、项目、产品层出不穷,既热闹非凡,也存有争议。
从检索的文献来看,学术界的探讨和分歧主要集中在如下方面:第一,生态旅游的概念。自1988年以来,关于生态旅游的研究可谓繁荣,学者们提出的定义多达百种以上。吴楚材等将其归纳为保护中心说、居民利益中心说、回归自然说、负责任说以及原始荒野说等五大类并逐一进行了批判[3]。卢小丽等采用内容分析法对中外40个概念进行了定量分析,提炼出了以自然为基础、对保护的贡献、当地社区受益、环境教育、道德规范与责任、可持续性、旅游享受体验和文化等8个生态旅游概念架构所要遵循的标准规则[4]。这些概念能够被“聚类”,一则说明人们对生态旅游认识的方面在增进,另外也说明更高层次的“元研究”是缺席的,尚不能对其进行科学、周延的界定。第二,生态旅游的价值导向。在环境运动趋向深入和大众旅游负面效应日益凸显的双重作用下,生态旅游自提出伊始就被寄予厚望,仿佛带有天然的价值使命。Fennell 对国外85个生态旅游定义进行了总结,认为目前这些定义大多有明显的价值导向色彩,如保护、道德规范、可持续性、教育与社区利益等[5-6]。马波指出,国内生态旅游也表现出价值性研究多,实证性研究少的特征[7]。这造成了现实和理想之间路径的“断桥”,直到现在也鲜有改观。第三,生态旅游与相关概念辨析。几乎在其形成发展的同一时期,一些概念如自然旅游、负责任旅游、荒野旅游、低碳旅游、科考旅游、探险旅游、可持续旅游、软性旅游、绿色旅游、替代性旅游、与环境资源相适应旅游、绅士旅游等也被提了出来。这些快速滋生的概念本身也不完善,比较容易混淆,给辨析工作带来了难度,也阻碍了学科内外的有效沟通。 第四,生态旅游的实践。或许准确地说,具有生态旅游发展思想和基本特点的旅游形式是先于概念提出的[8]。20世纪下半叶,在当时的大环境下,一些精明的旅游经营者开始将生态旅游作为重要的“吸引物标签”[9]10,生态旅游受到市场的热烈追捧。显然,这是一种重要的经营创新。随着时间的推移,众多不同的组织和机构为了不同的目的,在不同区域实践着各自认为“最佳的”生态旅游模式[10]60,使得该领域鱼目混珠、泥沙俱下,甚至还出现了南辕北辙的极端例子。总体上来看,不论是中外学界还是业界,都存在一个困惑:“生态旅游应该是一种哲学、一种理念、一种态度、一个标识还是一种产品?也许都是,也许都不完全是。”[3]67在此背景下,尝试对生态旅游的概念及理论内涵进行再思考,是一项兼具理论和实践意义的工作。
归纳起来,人们通过研究所要探寻和回答的问题有四大类:是什么、什么样、为什么和应怎样[11]。其中,第一类问题是首要的。要明确生态旅游的本质和内涵,首先要理解这两个短语的次级语义单元,即旅游是什么?生态是什么?或者说,什么是旅游?什么是生态?根据张凌云的观点[12],“什么是旅游”和“旅游是什么”这两个问题是不等价的,关于生态也是同理。从短语结构进行初判,可以认为生态旅游是旅游的一种类型,旅游生态是生态的一种类型。中文“旅游”一词是我国旅游研究中最常用的术语之一,对应多个概念[13],如旅游活动、旅游业(行业)、旅游现象等等。这种多义特性为不少研究者所诟病,也给研究带来了困扰和潜在风险。学界也一直致力于形成一个科学、客观的界定,目前收效不尽如人意。本文更倾向于赞同“旅游是人的活动”的观点,即在没有明确说明的情况下,旅游一词指的就是人所发动的旅游活动。关于旅游活动的分类,并不存在绝对统一的划分依据或标准,一些常用的标准有地理范围、旅行距离、出游目的、活动形式、旅行方式、活动内容等[14]。此外,还有费用来源、享受程度、消费水平、付费方式、参与程度等。值得一提的是,以吸引物的性质来划分也是常用做法,如海滨旅游、温泉旅游、森林旅游、山川旅游等。生态旅游到底是依据何种标准划分的?下结论为时尚早,需要先考察生态的内涵。
生态对应的英文是“ecology”,该词最早由德国科学家海克尔于1866年提出,其本意指的是自然界的琐事,也就是探讨生物为了生存而产生彼此间的互动关系[15]。1895年,“ecology”被翻译成“生态学”并传入中国[16]。在1996版的《现代汉语词典》里,生态被解释为指生物在一定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也指生物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性。时至今日,“生态”的含义已经向生态学之外扩展泛化了许多,一些冠以“生态”之名的事物常常被认为或者宣称是绿色无公害的、健康有机的、充满活力的、资源节约的、环境友好的和有益于人的,这也是“生态+”事物大行其道的重要原因。由此,生态旅游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理解:其一,环境友好的旅游活动方式,它是早先意义上“生态的旅游活动”的缩略,即这些旅游活动与资源环境是相适应的,环境、社会等负面效应较低;其二,生态作为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即到充满生机和样态变化的环境中去开展旅游活动。这两个方面的含义,都需要首先明确生态的本质。究竟什么是生态呢?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认为[18],存在是存在者的存在;而存在者总是存在着的存在者。换言之,存在,即是客观或主观的,已产生的及可能产生的一切。存在者是存在产生的原因。世界之所以成为世界,是有众多的存在者存在并且存在着[19]。根据他的思想,可以认为生态是存在者的生态,生态即是存在。这里的存在者,除了有机体还有其他非有机体等广泛类型。只不过有的生态富于变化,如“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而另一些则表现出相对“稳态”的特征,如四季常青的树木等。老子的《道德经》有言:“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万事万物都是因“道”而生,受“德”庇佑,化为“物”形并且按照它的“势”作为一个活物不断存在着。或者说,生态是动态绵延的,日新月异地演变到至死方休。这也说明:任何事物的生态(存在)都是有方向性的,有边际变化。这个方向就是时间,或者称为“时间之矢”。物极则必反,向度达到极致就会走向它的反面,并由此循环往复。亿万年来,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才犹如长江水一样滚滚向前。人是在世存在,与他人他物共在。这种存在,是一种操持和体验,是人对于人自身(生理和心理)、人类社会、自然界各种事物特定向度的探求和被给予过程[20]27。在这个过程中,人和其他事物或豁达或畏惧地“向死而生”,通过体验和观照其他事物的各种向度,同时也产生了自我生存的种种向前的可能状态,共同创造了一个事物“任持自性,轨生物解”,生机勃勃并富于变化但又有规律可循的无穷世界。
在初步论述了生态的本质之后,我们再回到“以生态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动类型”上来。换句话说,生态旅游是何以可能的?生态或者说什么样的生态会对旅游者产生如此大的吸引力?由于生态内涵的广泛性,关于生态旅游何以发生的问题,其实质就是旅游何以发生。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不惜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外出旅游并乐此不疲?这是旅游学首要、重大且终极的追问。旅游心理学的动机理论、旅游经济学的需求理论、旅游地理学的区域差异理论、旅游社会学的现代性理论、旅游美学的审美理论、旅游人类学的仪式理论等从不同侧面对此均有论述和解释,就不赘述。本文认为,如果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那就是生态的吸引力或生态的价值所致。事物生态的价值有两种:第一,自身内在价值。譬如,“芝兰生于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贫穷而改节。”第二,对他者生态的价值。这种价值也被称为工具价值或手段。事实上,所有的生命都要消耗他者生命或者受其庇护滋养才能存活。草科动物要啃食青草,肉食动物要捕获猎物,人要出卖构成生命的时间去工作才能养活家人。从人主体视角来看,自然万物的价值有3种,分别是经验的价值、理性的价值和非理性的价值[21]。生态旅游也可以从这些价值进行解释。我国古代先贤“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上善若水”的比德思想,“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的知行统一理念均是对这些价值的深刻参悟。文学家沈从文在《湘行散记》里有一段广为人知的话语:在同一人事上,第二次的凑巧是不会有的。我生平只看过一回满月。我也安慰自己过,我说:“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我应该为自己感到庆幸。”被林语堂赞美为“中国文学及中国历史上一个最可爱的女人”、《浮生六记》作者沈复的妻子芸娘在亲临太湖之滨时有感而发:“此即所谓太湖耶?今得见天地之宽,不虚此生矣!想闺中人有终身不能见此者!”[22]144由此可见,旅游既是旅游者身临其境和共在地观照他人他物的生态发展、领略世间事物的千姿百态,也是旅游者自身所有可能生存状态的一种展开,该生态是“一期一会”的,不可复制也不能重来。旅游者的这段生命区间被称为闲暇时间,闲暇时间对人的身心和人类社会发展有着无与伦比的意义,这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证明。
依照前文的论述,读者可能会发现一个问题:按照本文的定义,生态旅游的概念包罗是否太过广泛?似乎“有多少类型的旅游吸引物,就可以划分出多少旅游的种类”[17]。必须承认,从逻辑上看的确如此。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生态旅游的概念在具体的、业务的问题上有其价值,但不是主要方面。它的侧重点应该是关于旅游活动的伦理哲学,或者说是旅游伦理学这门交叉学科的逻辑起点。
地理学和生态学的相关理论均表明,在不同的生境,事物的生态会发生变化,即所谓的橘子“生淮南则为橘,生淮北则为枳”。旅游是体验,体验须具身(embodied),这实际上是旅游者进入了他人、他物的生境之中了。旅游设施的建造会对环境造成扰动,大量游客的涌入给资源带来压力,其身体欲求和行为失范也会对体验对象的生态造成影响[23]。比如,有人在游览名胜古迹时,老爱刻下自己的名字以示纪念。又如,有人在参观珍奇的动物时,观看仍嫌不够,还要想尽办法去触怒、逗弄、戏耍它们以顺遂自己的意志和好奇心[24]。有学者对旅游活动影响下九寨沟地表径流氮磷流失[25]、青山湖风景区植物多样性[26]、滇西北高原湖滨湿地植被及土壤变化特征[27]、黄山土壤和植被[28]、历山亚高山草甸植物多样性[29]等进行了实证研究,证明了旅游活动对自然植物生态存在负面影响。另一方面,一些学者也证实了旅游活动对动物也会产生不利影响,如诺曼认为观鲸活动,尤其是源源不断的客源,可能会对鲸鱼的生态造成负面干扰,如鲸鱼行为的改变、迁移路线的变化等[30]。刘刚等研究发现大熊猫对徒步路线表现出明显的回避效应,表明近年来的旅游活动对大熊猫确实产生了影响[31]。总体上看,旅游活动对动物的影响包括生理和行为、活力和繁殖力的改变,进而影响种群的丰度、分布和特征。旅游带来的人文和社会生态影响也不容小觑,如文化环境退化,助长犯罪、赌博等不良现象,威胁家庭结构,使文化、宗教、艺术商品化,带来疾病传播、经济波动以及交通运输问题,等等[32]。旅游目的地居民心理和行为受到旅游者“示范”效应的影响,导致言语、表情、着装、仪容、价值观等发生改变,对自己原生文化和生存状态产生信念动摇,生活方式开始腐化、贪图享受等。在全球化、流动化、城镇化的现代社会,万事万物的生态均发生着剧烈的变化,应该从时变、动态的角度进行看待。尽管不能将生态变化的责任全部归因于旅游,但旅游活动对事物生态的改变也是客观存在和需要引起重视的。因此,这种改变是否正义,就涉及生态旅游的伦理了。
关于伦理的各种著述古今不绝、汗牛充栋。伦理常常与道德联系在一起,两者均是调节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规范性准则。如果要仔细区别的话,伦理概念蕴含着西方文化的理性、科学、公共意志等属性,而道德概念则更多地蕴含东方文化的情性、人文和个人修养等色彩[33]。作为关于道德的哲学,伦理学一般可以分为元伦理学、规范伦理学和实践伦理学。元伦理学关注的是“什么是价值”,规范伦理学关注的是“什么是有价值的”和“为什么有价值”。实践伦理学顾名思义是为了解决具体领域伦理实践问题而产生的。旅游伦理学是旅游学与伦理学的交叉学科,着眼处理与旅游相关(者)的伦理关系。从前文的论述来看,旅游伦理学的关键问题就是对于旅游者或旅游利益相关者来说:“生态是价值吗?是谁的价值?什么样的生态是有价值的?对谁有价值?为什么?”究其根本就是旅游活动对事物生态(旅游者、旅游对象物及其他旅游利益相关者)的原真性、本真性和真实性[34]是否有影响?这种影响是否正当正义?前文中提到,生态作为吸引物对旅游者来说是否有价值,可以用脚投票。但是,关于生态独立于人的、自身内在的价值,不同道德发展层次的人存在差异。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35],利益是伦理道德的基础,人们之所以在这个问题上争论不休,其根本原因是秉持的价值或利益关系所致。我国传统文化中也有许多原则层次上、超越了自身利益和立场的生态道德思想,如道家的“物无贵贱、有机和谐”[36]、儒家的“天人合一”[37]、佛教的“众生平等”等[38],均十分契合现代生态伦理学思想。联合国关于环境和生态保护的文件也指出,从某种意义上说,地球不是我们从父辈那里继承来的,而是从子孙后代那里借用的,当代人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负有责任,这也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涵。然而在现实中,占比最大的人群还停留在前惯例层次,惯例层次和原则层次的大幅梯度减少。从动机和终极关怀的角度来看,人们奔走呼吁生态保护,更多是为自己和子孙后代而非为自然担忧。因为,社会世界是一个将然的世界,而非一个已然的世界[39],事物的向度在不断地发展,未来存在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吉登斯认为:“生态灾难的厄运虽然不如严重军事冲突那么近,但是它可能造成的后果同样让人不寒而栗;各种长远而严重的不可逆的环境破坏已经发生了,其中可能包括那些到目前为止我们尚未意识到的现象。”[40]151人类科学技术的大发展,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增强,但这并没有给人带来足够的安全感,恐惧却是与日俱增。转基因技术对农作物生态(性状)的改变导致的世纪大争论即是生动的例子。本文认为,人类的这种因担忧、自利而自律的行为,类似于经济学中自利而利他的机制,是生态多样性的一种自调节机制。从宇宙的视角来看,“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不同事物总是生生不息的,史前时代的恐龙集体灭绝了,新的生物又出现了。相比之下,人类的历史还相当短暂。研究和关注生态伦理问题,其根本还是关注人的生态问题。人的生态与其他事物的生态是命运共同体,因此,善就是保持生命、促进生命,使可发展的生命实现其最高的价值。恶就是毁灭生命,伤害生命,压制生命的发展[41]。生态伦理的基本原则就是让世界内各种事物尽其天然、尽态极妍,实现“人也自由物也自由”。这种自由,是建立在人高度的认识能力、实践能力和道德水准基础之上,是“生和安行,从心所欲却不逾矩”。因此,生态旅游强调对生态吸引物特别是脆弱生态的研究和保护,强调生态旅游者、当地居民、旅游开发商、政府部门等行动者关系的和谐共生,也强调为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体验。在此意义上,生态旅游体验的设计(旅游生态的生长生成)将成为调和生态保育保护与旅游体验质量之间矛盾冲突的润滑剂,这也是新型旅游生态源源不断产生的现实推动力。众所周知,低碳旅游等概念就是在世界气候大会召开的背景下提出的,它提倡通过体验置换来减少一些高碳旅游方式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本文认为,生态旅游是以“生态”为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它的价值不在于如何指导某一具体的旅游活动类型,而应该将侧重点放在所有旅游活动的伦理属性上,并以此为突破口和逻辑起点,生发出旅游伦理学的研究线索,即重点考察旅游者的活动会不会对吸引物的“生态”产生不利或导致其改变乃至消失的影响。或许读者还会有疑问:有些旅游活动如工业旅游、主题公园旅游、社区旅游、胡同旅游等与常识中的生态旅游似乎相去甚远,这又当作何解释?可以这样回答:工业旅游,主题公园、社区、胡同、文化遗迹旅游等类型旅游吸引物,从哲学上而言,均是种种具体的生态、样态,比如动画主题公园的吸引物本身是不真实的(想象或虚构),但由于人造的原因,它们比真实更加“真实”(超真实),这也是一种虚构事物的“生态”。再比如,敦煌莫高窟里的壁画千百年来保存得相对完好。旅游业发展起来后,游客大量涌入呼出的高浓度二氧化碳,则已经被证明有可能对其生态(样貌)产生急转直下的不利影响。在技术条件短时间难以取得突破的情况下,如何在旺盛的游客体验需求和文物生态保护保持的矛盾之间寻找一个平衡?这亟须在伦理层面给出令人满意的回答。同样的问题,也适用于以泸沽湖摩梭人聚居地为代表的民俗、民族文化旅游地。因为,生态不仅仅包括自然生态,也还包括社会生态;既包括张家界石英砂岩地貌这样的稳态,也包括濒危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这样脆弱的“动态”。另一方面,以往观念中的“去自然生态环境良好的地方旅游”,本文认为可以用自然旅游、野生动物旅游等概念进行代替。
[1] WANG J J. An approach to the definition of ecotourism[J].Geography and territorial research,2002,18(1):103-106.[王家骏.关于“生态旅游”概念的探讨[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2,18(1):103-106.]
[2] ZHAO S,DONG X,SU X W, et al. Comparison of ecotourism research at home and abroad[J]. Resource development & market, 2013,29(5):542-545.[赵爽,董鑫,苏欣慰,等.国内外生态旅游研究现状比较[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3,29(5):542-545.]
[3] WU C C,WU Z W, ZHENG Q M, et al. A study on the concept of ecotourism[J].Tourism tribune, 2007,22(1):67-71.[吴楚材,吴章文,郑群明,等.生态旅游概念的研究[J].旅游学刊,2007,22(1):67-71.]
[4] LU X L,WU C Y, DONOHOE H. On the identification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ecotourism definitions:a quantitative analysis on 40 ecotourism definitions by China and foreign scholars[J].Tourism tribune,2006,21(2):56-61.[卢小丽,武春友,Holly Donohoe. 生态旅游概念识别及其比较研究:对中外40个生态旅游概念的定量分析[J].旅游学刊,2006,21(2):56-61.]
[5] FENNELL D A. A content analysis of ecotourism definitions[J]. Current issues in tourism, 2001,4(5): 403-421.
[6] ZHONG Y D,WANG H C, LI J B,et al. Literature review of ecotourism research in foreign countries[J]. Tourism forum,2008,1(1):130-137. [钟永德,王怀採,李晶博,等.国外生态旅游研究新进展[J].旅游论坛,2008,1(1):130-137.]
[7] MA B. Ecotourism in China:literature review and essence exploration[J].Tourism science, 2009,23(1):1-6.[马波.生态旅游在中国:研究回顾与本质回归[J].旅游科学,2009,23(1):1-6.]
[8] SONG R. Ecotourism:symbiosis of multiple objectives and stakeholders[D].Beijing: Graduate School of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2003.[宋瑞.生态旅游:多目标多主体的共生[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
[9] MA J Y,SCOTT N. Memorable pleasure experience design: a study of the mechanisms of fun, fantasy, feeling, and memory[J].Tourism tribune, 2015,30(11):9-13.[马剑瑜,Noel Scott. 难忘的愉悦体验设计:乐趣、幻想、感觉与记忆的机制研究[J].旅游学刊,2015,30(11):9-13.]
[10] SONG R. Another voice: queries and criticism on ecotourism of international academia[J].Journal of Beijing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tourism edition),2006(9):58-62. [宋瑞.另一种声音:国际学术界对生态旅游的质疑与批评[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旅游版),2006(9):58-62.]
[11] XIE Y J,SUN J J.Looking at the properties of the research from the type of the problem: thinking about the social function of the study[J].Tourism tribune, 2014,29(2):11-13.[谢彦君,孙佼佼.从问题的类型看研究的属性:关于研究的社会功能的思考[J].旅游学刊,2014,29(2):11-13.]
[12] ZHANG L Y. Review on the definitions and concept of tourism currently popular in the world:recognition of the nature of tourism[J].Tourism tribune, 2008,23(1):86-91.[张凌云.国际上流行的旅游定义和概念综述:兼对旅游本质的再认识[J].旅游学刊,2008,23(1):86-91.]
[13] SHI T T, BAO J G. Transition of the corresponding concepts to“Tourism”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Lüyou”[J].Tourism tribune, 2014,29(7):106-114. [史甜甜,保继刚.“Tourism”对应概念的多元变化及其与“旅游”的对应关系[J].旅游学刊,2014,29(7):106-114.]
[14] LI T Y.Tourism(7 edition)[M]. Tianjin:Nankai University Press,2014:48.[李天元.旅游学概论(第七版)[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4:48.]
[15] MA C,MENG W Q,LI H Y.Discussion on the use of ecological concept[J].Sichuan environment, 2006,25(4):54-58.[马春,孟伟庆,李洪远.论“生态”一词的使用[J].四川环境,2006,25(4):54-58.]
[16] NIU C J,LOU A R,SUN R Y,et al. Basic ecology(3 edition)[M].Beijing:Higher Education Press, 2015:1-2.[牛翠娟,娄安如,孙儒泳,等.基础生态学(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1-2.]
[17] COOPER C,et al.Tourism(3 edition)[M]. ZHANG L L,CAI L P,trans.Beijing:Higher Education Press, 2007:69.[克里斯·库珀,等.旅游学(第三版)[M].张莉莉,蔡利平,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69.]
[18] HEIDEGGER M. Existence and time[M].CHEN J Y,WANG Q J,trans.Beijing:The Commercial Press,2015:1-200.[马丁·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陈嘉映,王庆节,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1-200.]
[19] LIN K J.Detailed enquiries about “sein” or about “seiende”?——History of western philosophy explicated from Heiddeger’s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J].Fujian tribune(the 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 monthly), 2005(9):37-42.[林可济.追问“存在”,还是追问“存在者”?——从海德格尔的哲学视角梳理西方哲学史[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9):37-42.]
[20] CHEN H B. Unusual environment and the experience thereof: further discussion on core concepts of tourism[J].Tourism tribune,2017,32(2):22-31.[陈海波.非惯常环境及其体验:旅游核心概念的再探讨[J].旅游学刊,2017,32(2):22-31.]
[21] YE P.Study on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ecological ethics and its methodology[J]. Philosophical research,2012(12):104-110.[叶平.生态伦理的价值定位及其方法论研究[J].哲学研究,2012(12):104-110.]
[22] SHEN F.Six chapters of a floating life[M].ZHANG J W,trans.Tianjin: Tianjin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2015:144.[沈复.浮生六记[M].张佳玮,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5:144.]
[23] FAN Y M,XIE Y J. Personal desire and body anomie: a theoretical explanation of the uncivilized phenomenon of tourism[J].Tourism tribune,2016,31(8):4-6.[樊友猛,谢彦君.具身欲求与身体失范:旅游不文明现象的一种理论解释[J].旅游学刊,2016,31(8):4-6.]
[24] SCHOPENHAUER A. The affliction of love and life[M]. CHEN X N,trans.Harbin: Harbin Press,2015:97.[叔本华.爱与生的苦恼[M].陈晓南,译.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15:97.]
[25] WANG J, BAO W K, HE B H, et al. Effect of tourism on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loss in surface runoff in Jiuzhaigou world nature heritage reserve[J]. Ecology and environment,2006,15(2):284-288.[王晶,包维楷, 何丙辉,等. 旅游活动对九寨沟地表径流氮磷流失的影响研究[J].生态环境,2006,15(2):284-288.]
[26] LU Q B,YOU W Y,ZHAO C J,et al. Effects of tourism disturbance on plant diversity in Qingshan Lake scenic area of Zhejiang Province[J].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2011,22(2):295-302.[鲁庆彬,游卫云,赵昌杰,等. 旅游干扰对青山湖风景区植物多样性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1,22(2):295-302.]
[27] TANG M Y,YANG Y X. Changes in vegetation and soil characteristics under tourism disturbance in lakeside wetland of northwest Yunnan Plateau,Southwest China[J].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2014,25(5):1283-1292.[唐明艳,杨永兴.旅游干扰下滇西北高原湖滨湿地植被及土壤变化特征[J].应用生态学报,2014,25(5):1283-1292.]
[28] ZHAO M. Impact of tourist activity on soil and vegetation in Huangshan Mountain[J]. Journal of Shand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2015,46(1):78-81.[赵敏.旅游活动对黄山土壤和植被的影响[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46(1):78-81.]
[29] ZHANG G P, ZHANG F, RU W M. Effects of disturbance by tourism on plant diversity in Lishan subalpine meadow,Shanxi Province[J]. Acta ecologica sinica,2008,28(1):407-415.[张桂萍,张峰,茹文明.旅游干扰对历山亚高山草甸植物多样性的影响[J].生态学报,2008,28(1):407-415.]
[30] CONG L,WU B H,LI J H.A literature review on overseas wildlife tourism research[J].Tourism tribune, 2012,27(5):57-65.[丛丽,吴必虎,李炯华. 国外野生动物旅游研究综述[J].旅游学刊,2012,27(5):57-65.]
[31] LIU G,GONG M H,GUAN T P,et al. A framework to evaluate impacts of tourism on giant pandas[J].Chinese journal of zoology,2016,51(5):724-733.[刘刚,龚明昊,官天培,等.生态旅游对大熊猫影响评价方法研究[J].动物学杂志,2016,51(5):724-733.]
[32] GOELDNER C R,RITCHIE J R B.Tourism(12 edition)[M].LI T Y,XU H,HUANG J,trans.Beijing:China Renmin University Press,2014:254.[查尔斯·R·格德纳,J·R·布伦特·里奇.旅游学(第12版)[M].李天元,徐虹,黄晶,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254.]
[33] YAO X Y. Three dimensions of comparative meaning between concepts of“ethics”and“morality”[J].Studies in ethics, 2006(4):21-25.[尧新瑜.伦理与道德概念的三重比较义[J].伦理学研究,2006(4):21-25.]
[34] ZHANG C Z. Authenticity understanding:between tourism and heritage perspective differences[J]. Tourism science, 2008,22(1):1-8,28.[张朝枝.原真性理解:旅游与遗产保护视角的演变与差异[J].旅游科学,2008,22(1):1-8,28.]
[35] WANG Y C. A brief discussion on the ecological ethics values of Western Marx Doctrine:also on the institutional dimension of ecological ethics[J]. Philosophical research, 2004(2):82-88.[王雨辰.略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生态伦理价值观:兼论生态伦理的制度维度[J].哲学研究,2004(2):82-88.]
[36] DONG J,YANG J X. Thought of Taoist ecological ethics[J].Academics in China,2008(3):202-205.[董军,杨积祥.无为、知止、贵生、爱物:道家生态伦理思想探析[J].学术界,2008(3):202-205.]
[37] PANG C W,XUE L,ZHANG X.Drawing on the wisdom of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from the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J].China economic & trade herald, 2015(29):39-41.[庞昌伟,薛莲,张新.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生态文明建设的智慧[J].中国经贸导刊,2015(29):39-41.]
[38] LIN W.Buddhist concept of “the mass” and its significance in ecologic ethics[J].Academic research, 2007(12):35-40.[林伟.佛教“众生”概念及其生态伦理意义[J].学术研究,2007(12):35-40.]
[39] TURNER V.Dramas,field,and metaphors[M].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74:24.
[40] GIDDENS A.The consequences of modernity[M].TIAN H,trans.Nanjing: Yilin Press,2000:151.[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M].田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151.]
[41] SCHWEITZER A. The awe of life[M].Shanghai: Shanghai Social Science Press,1995.[阿尔贝特·施韦泽.敬畏生命[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42] CAI M, WANG Y M. Low-carbon tourism:a new mode of tourism development[J].Tourism tribune, 2010,25(1):13-17.[蔡萌,汪宇明.低碳旅游:一种新的旅游发展方式[J].旅游学刊,2010,25(1):1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