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多元 精准普惠

2018-11-20 10:50李杰
群众 2018年20期
关键词:苏州市苏州消费

李杰

“君到姑蘇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作为全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的苏州,以“小桥流水、粉墙黛瓦、史迹名园”为独特风貌,自古以来就书写了璀璨的文化篇章。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苏州更以坚毅的决心、坚定的步伐,在党中央顶层设计下,按照省委部署,科学谋划全面深化改革各项工作,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为苏州开展文化消费试点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关于扩大和引导文化消费的精神,全面激活和释放苏州文化消费市场活力,提升苏州城乡居民文化消费整体水平,苏州市对上积极争取并于2017年2月正式进入第一批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创建名单。经过一年多的扎实推进,形成了“一核多元·精准普惠”的苏州文化消费试点模式,即以苏州文化消费大数据平台为核心,整合各方资源,开展引导城乡居民扩大文化消费工作;采取线上与线下、常态与动态、点与面相结合的多元方式开展试点工作;城乡居民通过大数据平台实名参与文化消费,实现文化消费财政补贴的精准投放和文化消费数据的实时采集;文化消费政策惠及持市民卡的600多万苏州市民,实现苏州市区参保居民全覆盖。

根据苏州市文化消费大数据平台统计数据,自该平台2017年11月正式上线至今,已成功联接159家特约文化消费网点,涵盖剧院、影院、书店、网吧、歌城、有线电视等部类,形成了覆盖城乡的文化消费网络;市民持市民卡进行文化消费近21.2万人次,交易总金额630万元,其中文化消费专项补贴金额31.9万元。已集中开展的两届“苏州文化消费月活动”,共举办各类主题活动23项,吸引270万人次参与;市、区两级财政投入专项资金2320万元,带动文化及各类衍生品消费19620万元,其投入产出比达到1:8.46。

作为中高端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消费在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已成为苏州经济新的增长点、转型升级新的支撑点。在引导和扩大文化消费方面,苏州做了许多实际工作,开展了大量有益尝试。

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工作网络和保障体系。苏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消费试点工作,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市委宣传部、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文广新局等27家单位为试点成员单位的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以昆山等7个市(县)、区为试点地区的文化消费试点工作网络。印发《苏州市开展引导城乡居民扩大文化消费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工作职责与工作制度》,明确工作职责,建立联席会议等6项工作制度。市财政落实每年2000万元的文化消费专项资金,文化部门出台《苏州市文化消费项目管理办法(试行)》,明确文化消费项目管理、资金使用和政策保障。

建好大数据平台,实现数据采集和补贴投放的精准化。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形式,依托苏州市民卡有限公司的平台优势,建设苏州文化消费大数据平台。该平台从技术层面实现了信息采集、梳理和分析以及活动宣传推广的精准化,为政策制定、产品设计、活动推广、宣传推介等提供了数据支撑和平台服务。苏州市民持市民卡在特约文化消费网点进行消费,在该网点当日最低折扣基础上可再享受9折优惠,优惠部分由市文化消费专项资金给予精准补贴。

打造文化消费月活动,助推文化消费。依托“苏州文化消费大数据平台”数据分析报告,每年有针对性地集中开展两次文化消费活动。在市级层面,集中开展以“3+X”(“阅读、观影、看剧”+特色子项目)为模式的文化消费主题活动,并由文化消费专项资金对参与活动的市民进行文化消费补贴奖励。同时,鼓励市民登录大数据平台APP的文化消费网上商城,参与文化消费活动,选购文化消费产品。

做强文化会展品牌,引领文化消费。围绕深化文化消费供给侧改革,着力做强中国苏州文化创意设计产业交易博览会和江苏书展两大文化会展,将其打造为引领苏州文化消费的重要平台。在两大文化会展中,专题设立苏州文化消费专区,展示文化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产品,宣传文化消费政策、活动、成果,搭建文化消费体验、互动、消费平台。展会期间,邀请大数据平台和部分特约文化消费网点参加,为市民文化消费提供现场服务。今年的两大文化展会,参展文创产品近2万件,参展单位1100余家,观展人数近30万人次,带动现场文化消费7000多万元,形成了苏州文化消费热潮。

加强宣传引导,营造文化消费良好氛围。市文化消费试点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了《苏州市文化消费试点宣传工作总体方案》《苏州市开展“文化消费月(文化消费周)”活动指导意见》,组织开展文化消费宣传工作。同时,投入100万元宣传经费,通过组织“苏州文化消费”标识(Logo)和宣传语征集、制作特约文化消费网点标牌、拍摄文化消费宣传片、推广文化消费公益广告等多种宣传方式,在苏州主流媒体和新媒体上开展多轮集中式的宣传推广活动。

苏州的文化消费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也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和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相比,核心指标仍有较大差距,还存在明显短板和隐忧。一是城乡文化消费差距不断扩大。苏州市统计局及大数据平台提供的数据显示:城乡居民文化消费不均衡现象较为突出,文化消费需求差距不断扩大。如何引导农村居民文化消费,释放农村文化消费潜力对文化消费试点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二是文化消费供给尚不能满足居民多元的消费需求。苏州现有的文化供给,特别是在质量和多样性方面还无法满足城乡居民文化消费需求,文化消费供给侧改革需要进一步深化。三是支撑文化消费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需要进一步完善。苏州现有的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科技馆、文化广场和书城等文化基础设施数量和运营服务能力距离发达国家和国内一线城市仍有差距。四是现有文化消费观念阻碍消费需求的释放。近年来,虽然苏州城乡居民的文化消费观念有了较大转变,但主动进行文化消费的意识还不强,花钱进行文化消费、特别是高端文化消费的习惯尚未形成。

为更进一步做好文化消费试点工作,实现文化消费意识“强”、文化消费供给“优”、文化消费模式“新”、文化消费水平“高”的目标,苏州在不断进行创新和探索,逐步形成和完善具有苏州特色、行之有效的文化消费模式。

扩大文化消费供给。进一步完善文艺精品创作生产和扶持奖励机制,着力打造一批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俱佳的原创文艺精品;鼓励文博、文化单位和传统文化产品行业,开发更多深受不同消费人群喜欢的文创产品;做好优秀新兴业态文创企业扶持奖励工作,引导和激励文创企业不断创新。

打造文化节庆活动。进一步完善“3+X”的苏州文化消费月活动方式,创新活动内容,调动社会各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继续办好中国苏州创博会、江苏书展等文化会展,将其打造为助推文化消费的重要平台。动员和组织各试点地区结合自身文化特点,打造1-2个具有地域特色、群众参与度高的文化消费节庆活动。

激发文化消费需求。开展优秀文化消费网点评选,激发参与文化消费试点工作积极性。完善“苏州文化消费大数据平台”功能开发,丰富文化消费网上商城内容。

打造文化消费特色。充分发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作用和古城、古镇、古村落及历史街区的集聚效应,全力打造特色文化旅游品牌。

推动融合发展。加快推动文化与科技、旅游、体育、农业等相关行业融合发展,拓宽文化消费渠道和领域。支持实体书店融入文化旅游、创意设计、商贸物流等相关行业,建设复合式文化场所。推动文化消费与信息消费融合,培育数字创意、电子竞技、网络娱乐、数字阅读等新兴文化消费业态。支持大型商城、城市综合体等引入特色文化资源,打造一批商业服务与休闲文化高度融合的消费综合体。

加强宣传和研究工作。组织主流媒体和互联网新兴媒体,开展多层次、多样化的主题宣传活动,营造良好的文化消费氛围。

(作者系苏州市文广新局局长、苏州市文化消费试点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猜你喜欢
苏州市苏州消费
苏州市 多措并举提升全民安全意识
“洋苏州”与“新苏州”演奏和弦
苏州市坚持“三聚焦” 为民服务办实事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40年消费流变
苏州一光
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立法的实践与思考
新消费ABC
苏州十二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