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琰洁
摘要:陈凯歌的电影《妖猫传》于2017年底上映,票房累计近5.26亿元,在豆瓣电影上收获了逾40万人次6.9分的最终评分,这个成绩只能算是及格。观众对影片评价两极化,一方认为导演用电影语言极致呈现了国人想象中的盛唐风流,是一部流彩华章;一方则认为整部电影虽然画面极尽华丽,故事逻辑和人物塑造却完全崩塌。笔者认为解读本片首先需要厘清导演的叙事逻辑和人物塑造意图。电影表层上是以传统悬疑电影的线性叙事结构讲述一个去幻见真的志怪故事,但导演将历史事件奇幻化,将历史人物意象化,用看似复杂的人物关系和故事隐喻来完成自己的创作表达。笔者尝试分析一二。
关键词:《妖猫传》;叙事方式;人物关系;故事隐喻
电影开篇讲述高中两榜进士却甘居六品起居郎的白居易与东海倭国而来的沙门空海联手探查妖猫作祟事件,引出30年前大唐最著名的一段爱情故事,并藉由不同当事者的讲述完成了对那段历史和那段爱情的复盘。
一、电影故事及人物出场
片中首先出场的是引领观众解开妖猫作祟谜团的白居易和空海,之后是引领二人探求真相的妖猫,和被妖猫选中的金吾卫陈云樵与春琴;妖猫借春琴之口引出极乐之宴上的日本遣唐使阿倍仲麻吕、杨贵妃、玄宗皇帝、李白、安禄山;身处贵妃死亡事件之中的还有宦官高力士、术士黄鹤及其弟子丹龙白龙。故事的核心人物是杨贵妃;故事的解密者是白居易和空海;被贵妃死亡事件影响最深的人是白龙、丹龙,也就是后来的妖猫和惠果大师。
自称无情无义无法无天的白乐天畅想大唐盛世下玄宗皇帝和杨玉环的浪漫爱情,决定创作一部可以超越前人的诗歌《长恨歌》。倭国来的沙门空海一心求取大唐无上密,所以他站得远,看得清,一直引领白居易看透幻术,看透真假。此时的幻术大师丹龙化作瓜翁有意无意中推动空海和白居易继续求真。“瓜不是瓜,猫不是猫。幻术里也有真相。真相还得从猫身上找。”于是,一直以妖猫的形象作乱皇宫的白龙将要告诉他们前朝往事,贵妃之死的真相呼之欲出。影片中的两个重要片段极乐之宴和马嵬坡之变,则象征着唐朝的极盛而衰,帝王之爱也在这个过程中以贵妃之死不堪结束。至此,一直探求真相的白居易知道,玄宗皇帝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并不如他所想。他想要写出千古名篇,超越李白,他想要做到哪怕是帝王都做不到的事,让杨玉环再活一回,这是他在自己诗歌里的无法无天。
二、电影中人物关系和隐喻
片中金吾卫陈云樵和春琴,夫妻恩爱,最终千金散尽,一死一疯,颇似玄宗朝的李隆基和杨玉环;胡玉楼春琴表演霓裳羽衣舞对应花萼相辉楼的极乐之宴。妖猫来袭,陈云樵杀了春琴,精神失常,口中还念叨“不是我杀的”,像极了马嵬驿兵变时打着相守一生旗号活埋了贵妃的玄宗皇帝。陈家一夜衰败,荒草丛生,好似衰败了的花萼相辉楼。
电影由两首诗歌串联。一首是李白任翰林待诏时奉命所作的《清平调》,一首是白居易依据玄宗皇帝与杨贵妃故事所作的《长恨歌》。《长恨歌》全诗大可分作两个部分:唐宫情史和海上仙山。电影也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妖猫作乱和贵妃之死。《长恨歌》里,作者求诸于海外仙山,让杨玉环在虚幻里复活。电影中,白居易说诗是假的,可情是真的。
李白生于盛世,他的盛年即是唐朝最鼎盛的时期。白居易敬仰李白,却也羡嫉李白,他认为李白不过是沾了盛唐的半点仙气,若他白居易生于盛唐,不见得比李白差。盛唐是他一辈子向往的时代,如同电影中的杨贵妃。玄宗皇帝、阿倍仲麻吕、白龙丹龙、白居易、安禄山,他们所爱慕的,与其说是那个具象的美人,不如说是盛唐气象。皇帝的爱慕就是独占,極乐之宴上人人可见贵妃之美却容不得半点觊觎。阿倍仲麻吕作为遣唐使来到长安,为盛唐气象所折服,自认为无情的他却爱上了皇帝的女人。安禄山在极乐之宴上的狂舞与渴望,毋宁说是渴望享有这盛世繁华。马嵬驿前,面对依然坍塌的盛世,谁都不肯承认自己有错。曾经是盛唐象征的杨贵妃,如今这大唐不再需要她,自然而然成了罪魁祸首。但却没有人想背负杀死贵妃的罪名,连皇帝也不愿意,于是有了尸解大法的骗局和杨玉环最终的悲剧。白居易几番挣扎,却不得不相信,安史之乱后的三十年间,皇室努力使大唐重返盛世的希望终于破碎,现实的世界,也已经无法让杨玉环复生。贵妃已死,盛唐已逝。
而身处漩涡中心的杨贵妃一早就勘破了自己的命运和这盛世的命运。在极乐之宴上她对不羁的李白说:大唐有你,才真的了不起。帝国的兴盛是幻象,帝王的爱情是幻象,诗歌与真情才是永恒,是真相。所以,最后空海从杨玉环之死中勘破无上密:杨玉环对一切了然,却又包容了一切。她相信皇帝对她有限的爱,但她更愿意成全自己相信的爱情,所用配合皇帝来完成这场针对她的骗局。
导演试图将一段跌宕的唐史、玄宗皇帝与杨玉环二人的爱情传奇以及导演本人对真与假、生与死、乐与悲这些终极命题的深切感悟,融合一部极具视觉效果和奇幻色彩的商业的电影中。笔者认为,导演的这种努力不能说十足成功,但对电影的探索确是值得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