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乐
摘要:冯雪松在寻找方大曾的路上一直砥砺前行,从未有过懈怠,对方大曾的追随,也是他对新闻工作的坚持。文章从为什么寻找方大曾,寻找的动力,以及寻找的意义几个方面来分析冯雪松的坚持。
关键词:冯雪松;方大曾;坚持;寻找
冯雪松,作为一名优秀的纪录片导演,用了16年的时间,把一个曾经消失的新闻人活生生拉回到现实中,并用他内心深处的温情让一段历史重新焕发出生命力。自2015年以来,冯雪松先后走进了20多所大学,发起了“方大曾校园行”的公益讲座,失踪了70多年的方大曾就这样重新回到了大家的视野。
方大曾作为“第一个现场报道卢沟桥事变”的英雄人物,他对历史的真实记录,他对人民的真切怜悯,他用细腻的镜头展现了普通大众的生活百态,他用生命换回的图片与文字,使他获得了无尽的赞许,更为后人留下了值得学习的理想与信念。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冯雪松的寻找与追求。
一、为什么寻找方大曾?
一路的寻找,无数日夜的冷板凳,并没有消磨掉冯雪松的意志,这段难以想象的旅程使他变成彻头彻尾的“方迷”。在拍摄纪录片《寻找方大曾》时,冯雪松说:“我们拍摄此片的目的不仅仅是寻找一个人,亦是通过寻找去还原一个真实的、热爱和平与自由的生命,他通过自己的目光,抚摸着数十年前国难当头的中国大地,他镜头下描述的景象,使我们了解当时社会生活的生动图本,他以个体的高贵品质,为我们确立了一个物质以外的精神境界。”[1]冯雪松把这段征程当做自己的使命,使无数不了解方大曾的人开始对他产生浓厚的兴趣,甚至和冯雪松一样也成为一个“方迷”。拍摄一部纪录片,写一本书,从来都不是冯雪松的目的,他更愿意变成一个“引路人”,“让更多人能够看到那些曾经被我们所忽视却又不能忽视的过去,我们应当把他们呈现出来,让他们与所有彪炳青史的人一样,被民族的历史记住并且尊重。”[2]
“拍摄方大曾实属偶然,细一想也是必然,没有价值观的认同,即使遇到了这个题材,也会形同陌路。”[3]内心的认同使两代新闻人跨越时空精神相汇,这份认同感来自他们对摄影理念的相同认知,现实主义的拍摄方式,以真实为原则,他留下的每一幅照片都是直抵人心,不矫揉造作。寻找方大曾,不如说是追随一个“灵魂伙伴”,我懂你的所有创作思路,你是我的知己。在不同时空有着共同的追求,对现实世界不加任何装饰的直接描写,把一幅幅画面展示出来,给自己一个交代,给世人一个交代,给国家和民族一个交代。
对方大曾的崇敬之情,不仅仅源于冯雪松对方大曾创作理念的高度认同,另一方面,方大曾的敬业态度也令他深受感动。方大曾的拍摄并不仅仅为了完成任务,而是全身心的投入,他不是对摄影术的迷恋,而是对生活的迷恋。如果不是对访问对象的深切关怀,如果没有对生活的深切迷恋,如果没有把生命交付给事业,是做不到他这种程度的。
二、追随的艰难化作前进的动力
“如果一件事情是很容易的,又怎么能轮到我来做呢?”这是冯雪松在接受采访时说的一句话,这位来自内蒙古的“硬汉”心胸像极了广阔的草原,在困难面前,他选择了迎难而上,把阻力变成向上的动力。似乎这又是相隔70年后两个心灵的另一次碰撞,为了不同的目标,相同努力着的方大曾与冯雪松又找到了一个共同点。
2012 年是方大曾诞辰百年,冯雪松联系央视网做了一期访谈,叫做《一个时代的倒影———寻找方大曾》,但是效果并不好,没有激起一点浪花,这让冯雪松很苦恼,像是一个人的演唱会,台下并没有知音。这样的时期并非一天两天而是陪伴了他很长一段时间。如果不是对方大曾发自内心的欣赏,如果不是对这份事业由衷的热爱,任何人都难以坚持。功夫不负苦心人,在一段时间的独行后,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通过陈申的大力举荐找到了冯雪松并邀请他为方大曾写书,冯雪松抓住了这样一个宝贵的机会。冯雪松笑道:“其实当时我的压力是很大的,我总觉得如果是写方大曾传记的话,我是写不出来的,因为有太多的未知和空白。但当我把所有资料整理以后发现,在这十几年过程中,由于精神深处的共处经历太久了,我和小方似乎越来越像,甚至彼此可能已经合成一个人了。我就想,我为什么不以一个纪录片导演的身份去尋找他,一点点从历史的尘埃当中把他浮现出来呢?”[4]想法确立了,接下来就是付出行动。因为方大曾消失了太多年,可供冯雪松查阅的资料实在是少之又少,他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出现方大曾名字的报刊杂志,生怕错过什么重要的信息。除了查阅纸张书籍,冯雪松还巡着方大曾当年的足迹走了一遍战地路线,4000多公里的路,难度唐僧西天取经相媲美。寻找的过程中被很多人不理解,路途的艰辛加上精神上的孤立无援,都没有消磨他的意志,相反,越是艰难就越是证明了他做的这件事是无可替代的。
作为重要采访对象的方大曾的妹妹方澄敏就在冯雪松即将去采访的前些天因为中风住院了,再见面时,老人已经无法用语言讲述哥哥的故事了,冯雪松从方澄敏老人那看到了很多方大曾曾经拍摄的底片和照片。就这样一点一滴的拼凑,为我们渐渐还原了一个有血有肉有灵魂的方大曾。他是那样的真实。能说这段旅程不苦吗?没有人会说不苦。每当线索中断时,他就读读方大曾的通讯,找找线索,找找动力。其中有一篇就写道方大曾在冬季凛冽的风中穿越绵延六十里的灰腾梁,随行的一位士兵,因不忍奇寒,劝说小方返回,经过考虑,方大曾安抚士兵后,选择了继续前行。冯雪松想如果自己坚持不下去的话,不就成“逃兵”了。
三、追随“小方”的意义
对冯雪松来说,小方并不只是一个研究对象,十几年来,更像是亲人一般陪伴着他,给他走下去的激情、思考与能量。
方大曾的思想和行为不论在他生活着的年代还是在现代社会都有着超前性。“如果你没法阻止战争,那你就把战争的真相告诉全世界。”这是战地记者科尔文的格言,方大曾在70多年前就开始遵循了。往往为了说出真相,为了报道更真实的战争,方大曾不惜一切代价的接近战争,不到万不得已都不会离开。小方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张张他冒着生命危险拍摄的照片,更为重要的是他们的社会价值。他用自己的个人价值和高贵的品质,为我们解读了那个年代个人命运和国家的遭遇。追随方大曾不只是为了寻找之旅,更是一次致敬之旅。
余华在《消失的意义》里写道:这似乎是人们的记忆存在时的理由,过去时代的人和事为什么总是阴魂不散?我想这是因为他们一直影响着后来者的思维和生活。[6]中外新闻史上有很多具有新闻理想的新闻记者,方大曾算是一个,对自己的事业有着极大的热情,把自己要做的事当做信仰。他的这种新闻理想影响了每个认识他的新闻工作者,冯雪松就是其中一个。冯雪松说,无论题材是民生、战争亦或风物,方大曾从来都不是旁观者,而是参与者。小方对新闻理想的执着也是现在新闻界缺乏的,理想似乎变成了一个贬义词,网络的发达,让一切都变得迅速,快餐文化甚嚣尘上,很少有人说为了职业理想而奋斗这种话。当冯雪松把《方大曾:消失与重现》搬到大众眼前时,才让人醒悟新闻理想是真的存在的,方大曾坚持了,冯雪松亦然。寻找方大曾,同样也在寻找消失了的新闻理想。
从寻找到追随,寻找更像一个机械的运动,而追随必须是精神层面的共鸣。十几年的寻找与追随都让冯雪松与方大曾有了更多精神上的契合,熟悉到甚至于如果方大曾立马出现在冯雪松眼前,都能沟通无障碍。尽管距离小方失踪已经70多年了,但他的思想仍然与这个时代相交融发生着微妙的化学反应,冯雪松的寻找不会止步,就像“小方精神”不会停止一样。
参考文献:
[1][2][3][5]冯雪松.方大曾:消失与重现——一个纪录片导演的寻找旅程[M].上海: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2014:276,82,103,68.
[4]陈娜.寻找的真意——访中央电视台高级编辑冯雪松[J].新闻爱好者,2016 (4):56.
[6]余华,消失的意义[J].视界,1999 (1):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