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莹莹
摘要:《杀死一只知更鸟》(1962)和《逃出绝命镇》(2017)反映了不同时代黑人的不同的生活境遇。前者反映了民权运动之前黑人的艰难的生活状况,后者则反映了在所谓的“后种族时代”黑人面临的新问题。种族歧视虽然更加隐蔽,却依然存在,所谓的“后种族时代”远未来临。
关键词:种族关系;后种族时代
“美国进入了后种族时代”——2008年,奥巴马当选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很多媒体这样评论。但是,在美国这样一个有着特殊种族主义历史的国家,种族冲突不可能立刻消失。种族冲突作为美国电影的重要主题之一,在不同的时代都曾经被搬上银幕。同为反映美国种族歧视的作品,《杀死一只知更鸟》(1962)和《逃出绝命镇》(2017)反映了不同时代黑人的不同的生活境遇。《杀死一只知更鸟》根据哈珀·李的同名小说改编,是一部在1963年获得多项奥斯卡奖和金球奖的美国影片。《逃出绝命镇》在2017年2月在美国上映,2017年12月获得美国电影学会2017十佳影片。如果哈珀·李的《殺死一只知更鸟》反映了美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的种族状况,黑人导演乔丹·皮尔的《逃出绝命镇》对黑人在所谓的“后种族时代”的境遇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一、对黑人生存状况的描绘
《杀死一只知更鸟》和《逃出绝命镇》同为犯罪题材。《杀死一只知更鸟》中,黑人汤姆被指控打伤并强奸了白人女子梅叶拉。汤姆的律师阿蒂克斯的辩护还原了事情的真相:梅叶拉对善良的汤姆有好感,将汤姆骗到屋内并勾引汤姆,但遭到汤姆的拒绝。这一幕刚好被梅叶拉父亲看到,父亲盛怒之下打伤女儿,并诬陷汤姆强奸了她。梅叶拉对自己被一个低下的黑人所吸引感到羞耻,也选择诬陷汤姆。但在事实面前,有种族偏见的检察官和陪审团仍然偏信原告并判汤姆有罪。《逃出绝命镇》讲述了黑人克里斯拜访白人女友露斯的家长的故事。克里斯最初对露斯家人带有种族偏见的言行并不在意,后来他却发现了镇上白人的阴谋:白人将黑人的大脑替换成白人大脑,企图用黑人的身体延续自己的生命。两部电影都和犯罪有关,并都指向同一个事实:种族歧视从未改变。
《逃出绝命镇》中白人女性露丝的形象与《杀死一只知更鸟》中的梅叶拉形象构成强烈的互文。奴隶制废除后,黑人的崛起给白人带来了威胁,白人对黑人的形象纷纷进行妖魔化扭曲。妖魔化的表现之一就是黑人对白人女性的性侵害,认为黑人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容易犯罪。在美国南方,白人妇女被黑人强奸的传言最容易引起轩然大波。《杀死一只知更鸟》中,受种族偏见影响极深的白人拒不接受汤姆清白的事实,仍坚持判汤姆死刑。绝望的汤姆试图越狱,被白人警卫射杀。在《逃出绝命镇》中,克里斯失踪后,克里斯的朋友罗德怀疑露斯与此有关,他想通过电话录音获取露丝的证词,露斯却挖苦罗德欲和她发生性关系。对黑人莫须有的性指控被露丝充分利用。
《逃出绝命镇》探讨了白人对黑人的犯罪想象。《逃出绝命镇》中警车到来之时,露斯的脸上露出胜利的微笑,而险些被害的血迹满身的克里斯居然举起双手等待被捕。露斯和克里斯的不同反应深刻地刻画出黑人在司法系统的弱势的受歧视的地位。如果赶来的人不是罗斯而是白人警察,故事的结局可能会截然不同。因为“在白人掌控着话语权的世界当中秉持着同一种假设——邪恶的假设,即所有的黑人都撒谎,所有的黑人都不道德,所有的黑人男子在我们女人面前都不规矩”[1]。《逃离绝命镇》指出了黑人暴力行为的原因:在种族歧视的社会背景下,带有强烈种族偏见的司法系统使黑人在诉诸暴力行为之外别无他法。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逃离绝命镇》刻画了黑人心中感受到白人带来的威胁,这一情节颠覆了传统的黑白种族叙事。影片开始,一个黑人在晚上走过一个白人社区,矮篱笆和别墅散发着危险的气息。他打电话给他的朋友:“中产城郊真的太阴森了。”最后他被白人绑架。这种情节与传统种族叙事中黑人抢劫白人构成强烈对比。导演乔丹·皮尔解释了为什么他想要这种情节作为片头。“我认为在一开始就让所有观众感受到这个黑人内心的恐惧是很重要的……这是那些非裔美国人不为人知但却永远存在的经历之一。当你格格不入,或者感到格格不入的时候,你就会感到有一种危险。”对于黑人来说,白人社区才是不安全的。
《杀死一只知更鸟》中,虽然白人的阴谋最终被阿蒂克斯揭穿,但黑人仍然没有赢得官司。在《逃出绝命镇》中,黑人成为白人延续生命的工具。小镇的白人表面上看起来是欣赏黑人,甚至崇拜黑人的“健美”特质。这种表面上“政治正确”话语实际上是更加隐蔽的种族主义。在影片中的拍卖会上,主持人旁边放着被拍卖的黑人大幅照片,大家都来竞价购买该黑人的身体来续命——这与历史罪恶的黑奴贸易并没有区别。从过去到现在,黑人都被用来满足白人的需要,不同的是,白人对黑人的控制已经不再停留在肉体的奴役上,它还体现在对于黑人的精神控制中---白人换掉黑人的大脑。这一情节影射出目前的黑人生活状况:在“后种族时代”,白人的精神奴化更甚于最初的奴隶贸易。
二、对黑人出路的思考
《杀死一只知更鸟》和《逃离绝命镇》反映了作者对于黑人出路的思考。《杀死一只知更鸟》虽然故事题材涉及种族不平等等严肃话题,但作者塑造了一个道德端正的律师形象阿蒂克斯。这一不朽的小说形象是哈珀·李《杀死一只知更鸟》的独特之处,但是也反映了其局限性。哈珀·李作为一位白人女作家,她将黑人的出路寄托在阿蒂克斯等高尚的白人身上,其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作者虽然站在反对种族歧视的立场上,但作者并没有从根本上摒弃种族歧视这一观念。《逃离绝命镇》由黑人乔丹·皮尔导演,反映了黑人对于自身问题的思考。乔丹·皮尔说:“这部影片的起源是当奥巴马当选总统的时候,有那么一种观点认为我们可以不用再讨论种族的问题了,因为我们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乔丹·皮尔希望提醒人们在所谓的“后种族时代”仍然对于黑人的处境有清醒的认识。乔丹·皮尔曾经这样提到影片中被露斯母亲催眠后“深陷的处境”:“无论我们叫得多么大声,整个秩序和体制却让我们的声音消失不见。”这是一种被边缘化的“失语”状态。在目前所谓的“后种族时代”,黑人在白人主流的社会中依然没有话语权。
另外,乔丹·皮尔在《逃出绝命镇》的思考远不止于此。影片反思了主张黑人融入白人主流文化的融合派的观点。美国历史上,黑人知识分子、政治思想家杜波依斯曾提出美国黑人应该努力融入美国主流社会,其中黑人中“最优秀的十分之一”(the Talented Tenth)应率先赢得白人的尊敬,为黑人融入美国社会创造条件。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也主张融入主义思想,反对暴力冲突等激进斗争方式,认为白人和黑人应共同创造一个黑白种族融合的社会。20世纪60年代以后,政治、经济环境的改善使得黑人中产阶层的人数大幅增加,這些民权运动后出现的黑人中产阶层标志着黑人在美国社会生活的转折点。与普通黑人相比,黑人中产阶层的种族意识不强烈,在价值观上基本追随美国社会的主流文化。对于黑人中产阶级的出现,很多人持肯定态度。例如,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汤普森(Daniel Thompson)说,黑人中产阶级是美国精神的现代诠释者[2]。与这种肯定的观点相反,乔丹·皮尔在《逃出绝命镇》中质疑了这种观点。影片中已实施换脑手术的行为古怪的黑人,讲话毫无黑人口音,只会白人的礼节,不懂黑人的生活习惯。这些角色无疑讽刺了那些“白化”的黑人,除了肤色以外,他们的自我意识和文化已与白人无异。难怪露丝的父亲在影片经常重复一句话:“如果奥巴马再次参加竞选,我还是会投票给他……”“白化”的黑人在价值观上与主流文化趋同,与黑人群体愈加远离。
《逃出绝命镇》反应了黑人中产阶级和黑人大众在文化和价值观方面的割裂,就像乔丹·皮尔在访谈中所言:“这部电影其实是想尝试攻击那些自以为高等的自由派精英们”。贝尔·胡克斯曾经尖锐地指出黑人中产阶级对于当今美国社会的种族歧视视而不见。她指出,当代的中产黑人倾向于拥护可以超越肤色的自由竞争的社会,“他们更愿意相信黑人大众的经济困境是由于缺少技能和毅力,而不是由于(政治)系统的剥削和压迫。”[3]例如奥巴马曾说:“消除不平等差距的责任不应只来自政府,个体也有责任。黑人自身也有不足之处……黑人应该遵循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传统的社会规范。”[4]著名黑人领袖杰西·杰克逊(Jesse Jackson)就此事曾对奥巴马爆粗口,认为奥巴马不理解黑人民众的生活。
《杀死一只知更鸟》和《逃离绝命镇》同为反映种族歧视的影片,前者反映了民权运动之前黑人的生活状况,后者则反映了在所谓的“后种族时代”黑人面临的新问题。种族歧视虽然更加隐蔽,却依然存在,黑人的出路在哪里?黑人应该具有什么样的文化身份?乔丹·皮尔的《逃离绝命镇》意在揭示黑人获得真正的平等仍任重道远,所谓的“后种族时代”远未来临。
参考文献:
[1]栗原,帅晓,杜艳.《杀死一只知更鸟》中的黑人失语[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 (1):45-46.
[2]“Races:America's Rising Black Middle Class,” Time,January 17,1974.
[3]bell hooks,Where We Stand:Class Matters.New York:Routledge,2000:98.
[4]Barack Obama,The Audacity of Hope:Thoughts on Reclaiming the American Dream,New York:Vintage Books,2008:290-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