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旭
摘要:本文以歌曲《再见了,大别山》为例,从音乐表演的心理的四个方面——音乐表演中的投情、想象、直觉、临场心理来探析《再见了,大别山》的二度创作——音乐表演心理。
关键词:《再见了,大别山》;二度创作
《再见了,大别山》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雷远生作曲,词作家王和泉作词的一首红色经典革命歌曲,该曲讲述了一位老红军战士重返大别山又即将离别时,乡亲们十里送别的故事情节。歌曲旋律优美,曲调感人肺腑,深刻表达了革命老区乡亲和红军战士之间的深厚感情,经典的再现了军民鱼水情的一幕幕场景。正因为改曲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和人文内涵,所以,从歌曲问世以来,有许多的歌唱家演唱过改曲,例如:吴雁泽,吕继宏,王宏伟等一大批男高音演唱家。那么,在改曲的演唱过程中,改曲的音乐表演心理是怎样的呢?笔者将结合自己的实践体会,从音乐表演的心理的四个方面——音乐表演中的投情、想象、直觉、临场心理来探析《再见了,大别山》的二度创作——音乐表演心理。
一、《再见了,大别山》音乐表演中的投情
在音乐的表演过程,演员是否需要投入真情实感,并且把这种情感与音乐作品中的情感内涵融为一体。音乐表演中形成了需要投情的“激情派”和不需要投情的“形式派”,但是总体上来讲笔者还是要倾向于需要投情的。第一,就音乐这门艺术的特点来说,它是一门感性的情感艺术,曲作者在作品包含了丰富的情感艺术和内心世界,作为音乐表演艺术的使命之一就是将这种情感和内心世界通过艺术家的表演完美再现。第二,从表演心理来说,表演如果仅仅只有理智和冷冰冰的技术,这样的表演是没有溫度的,是失败的,只有投入了自己的真情实感,才可能真实生动地再现音乐的情感内涵,并使听众也产生共鸣。歌曲《再见了,大别山》在演唱过程中,只有演唱者正确领会和把握到它那深情地,依依不舍地感情基调,才能真正做到在表演中的投情,但作为将情感真实再现给观众的音乐表演者不能投情过度,否者会适得其反,从而达不到表演的艺术要求。
二、《再见了,大别山》音乐表演中的想象
联想和想象是贯穿在音乐表演中的重要的心理要素,表演者对音乐作品的情感体验,意境的领会都离不开想象的作用。歌曲《再见了,大别山》在演唱过程中的想象也是必不可缺的。笔者曾经就有过这样的经历:在演唱该曲时,做了充足的准备,无论是对歌曲本身的熟悉程度,还是在对该曲的创作背景和演唱技巧方面都能达到要求。但是在表情达意这方面却始未能达到要求,后经过老师的指点和自己的总结才明白,原来是因为自己缺少了对该作品在演唱中的想象,以至于不能真正体会到它的情感和意境。例如,正如曲中的歌词“清风牵衣袖,一步一回头”这样所表现的场景,演唱者在唱的过程中,就必须要有十分好的想象,才能表达歌曲那依依不舍的情感。
三、《再见了,大别山》音乐表演中的直觉
直觉可以理解为对事物的第一印象。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是时间的艺术,音乐中的直觉,就是听众第一时间听到感受到的东西,这不需要作者或者表演者的解说,是一种对事物的感性认识。
(一)音乐表演中的另一心理要素直觉
音乐直觉从心理学上说,直觉就是敏感地、直接地、不依靠语言概念作中介而领会音乐的能力。著名的小提琴家梅纽因在谈到他自己的演奏经历时曾经这样说过:“假如你听下我早期的录音,你会感到演奏得还不错,可是你也会感到它们是出自一个有才能孩子的直觉技巧,在那个时候,我知道演奏得很美是什么感觉。这种感觉是必要的,因为后来它可以使我在更高水平上,更有意识地重新提炼我的技巧”(1)可见,直觉技巧,或者说直接领悟音乐的能力对于音乐表演是多么的重要。
(二)梅纽因的这些话的几点认识
第一,音乐表演中的直觉。如果一个音乐表演者,哪怕是初学者,对直觉的或别人的表演是否是美的缺乏直觉感受能力,那将会使一个致命的缺点。虽然有些自己一时还做不到,但是如果能够直觉到是美的,那就有可能进一步通过努力去达到自己的要求。
第二,梅纽因的成长道路表明,从小就开始受到音乐环境的熏陶和严格的音乐教育是多么重要,梅纽因早期演奏中的这种感觉,与其说是天赋,还不如说是这种教育导致的结果。
第三,音乐这种直觉虽然是获得美的基础,但它还需要在更高的水平上加以提炼升华,而这种提炼石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并付出艰辛的劳动的,这需要一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只有在这之后才有可能攀上音乐表演艺术的高峰。
在歌曲《再见了,大别山》中,对该作品的直觉,就要立刻在脑海中反映出该作品各个方面,无论是技巧的运用上,例如,气息该怎么运用,高音该怎么上去,还是它的创作背景等,都应该在脑海中有大致的印象。这对表演者综合素质的最大考验,因为音乐感觉虽然有先天的成分,但主要还是后天的培养和自身的努力,是从小对音乐艺术教育和熏陶的结果。如果没有良好的直觉,那么在演唱该曲时,就会让人处于“无准备”的状态之下,也就不能够很好的完成该作品的演唱。
四、《再见了,大别山》音乐表演中的临场心理
任何一部音乐作品都需要经过对作品的二度创作——音乐表演,才能够将作品的价值传达给观众,这样才算完成了音乐作品的创作。临场心理作为表演过程中表演者必须面对的一种心理现象,是每一位表演者必须面对的。而在临场心理过程中,临场紧张是最常见的。
临场紧张是一种正常而且普遍的现象,即使是经验丰富的老艺术家也难以避免。著名小提琴家帕尔曼说“紧张是生活中的一种实际情况。你必须与他相处,与他相处得越好,你就能把他控制的越好。”(2)的确,问题不是在于紧张心理怎么发生的,而是在于怎么去控制,克服紧张和怯场的有效办法,笔者把他归纳为四点:
第一,要有认真的表演态度。表演者在舞台上要有严肃认真而且诚实的表演,不要企图一鸣惊人或者一唱成名。在《再见了,大别山》演唱中,更需要这样的演唱态度,只要将平常的水平正常发挥出来就可以了,对那种企图一鸣惊人想法的人,笔者是不赞同的。
第二,通过丰富地实践演出,让表演者适应舞蹈表演的环境,这是减少和避免临场紧张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没有丰富地演出实践,却只是停留在脑海中的理论意义上的想法,而又想很好的克服临场紧张的心理,这是不可取、不切实际地。因为从哲学上来讲,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然再好的理论意义上的想法还只是想法,不可能经得住实践的检验。
第三,要克服临场的紧张心理,最重要的是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就《再见了,大别山》的演唱来说,无论是歌曲的旋律,还是歌词,每个乐句的换气地方,情感表现是怎样的等等有关歌曲的东西。都要有纯熟的掌握,可以说是必须烂熟于心才可能帮助克服临场的紧张心理。
第四,对于在表演中出现的一些小失误,即使是经验丰富的老艺术家也无法避免,这时候临场心理要求表演者一定要冷静,坚持表演下去,将失误带来的影响减到最低。笔者曾在演唱《再见了,大别山》的表演过程中,出现了记忆上的瞬间的空白的情况,在演唱到副歌部分时突然间对“再见了大别山,再见了乡亲们”这句歌词遗忘了,但即使这样的情况,笔者也未停止演唱,而是用“啊”代替,这一点非常重要,替了遗忘的部分,坚持完成了演唱。
五、结语
综上所述,经从音乐表演的心理的四个方面——音乐表演中的投情、想象、直觉、临场心理来探析《再见了,大别山》的二度创作——音乐表演心理。我们可以由此及彼的知道在音乐表演的过程中有着怎样的表演心理,这些都应该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从而可以更好的服务音乐表演。
注释:
《国外音乐资料》第22辑第3页。
《外国音乐参考资料》1983年第4、5期合页刊第129页
参考文献:
[1]张前,王次炤著.音乐美学基础[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5 (第1版).
[2]修海林,罗小平著.音乐美学通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4 (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