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叶博士 何欣洋
疗愈性的催眠能够帮助人们减轻疼痛、恐惧,帮他们解决之前生活和情感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催眠其实是一种人与人之间互动的工具,人们几乎无时无刻不在跟它打照面,但鲜有人意识到它正在起作用。
荧屏上或舞台上的催眠,从专业角度来说是起不到任何治疗作用的。通常情况下,舞台催眠只是一种秀,用来配合情节的发展,甚至让参与者做一些尴尬的事情,让观众觉得他完全被示范的人控制。无论是打响指,还是晃动怀表,在正经的疗愈性催眠治疗过程中,都是十分不可取的,因为这样的举动反倒会降低催眠的投入度。
实际上,生活中的催眠无处不在。第一种是集中式的,当你在跳芭蕾、打篮球或者表演节目时,注意力高度集中,你其实就是被正在做的事情催眠了;第二种是分离式的,当你受到心理或生理创伤时,有时候会感到精神与身体分离,恍惚的状态就代表你被那种痛感催眠了;第三种是困惑式的,当你在街上久久找不到路时,若有人为你指路,你全部的注意力都会放在方向上,你会沿着那条路走,不会有任何怀疑;第四种就是做梦以及在幻想中,此时你的思维是天马行空的,基本不受外界影响。
催眠是一种很有效的疗愈方法,所以常会被有意者利用。深夜的电视广告便是一种困惑式催眠,试想一下,漆黑的环境下,只有一台亮着的电视机,你的注意力会被全部吸引。电视广告不断地用煽动性的语言陈述现状、提出问题,当你感到困惑和焦虑时,广告便开始用引人注意的文字和大音量介绍产品:
“打这个电话,你将拥有既修饰身材又价格超低的牛仔裤!”
“打电话给我们,你家的清洁问题将得到一劳永逸的解决!”
“如果你一直为这个问题烦恼,我们的产品是你最佳的选择!”
……
就是这样,你会不知不觉地跟随广告的引导买东西,再聪明的人也无法分辨这广告里的信息哪些是真、哪些是假,以及对自己是否真的有用。
以上是生活中的催眠,其实在情感关系以及家庭关系中,催眠也无处不在。当一位母亲坐在床头对摇篮里的婴儿喃喃低语时,她全部的注意力都在睡着的孩子身上,此时,她沉浸在一种催眠状态中,要么是在对孩子倾诉满腔爱意,要么是诉说自己内心对某些事情的真实想法。
由此可见,真正有疗愈功能的催眠不但没有让人进入睡眠状态,反而是让人在清醒或无意识的状态下说出心里的真实感受,从而洞察自己藏在心底的潜意识,发现情感关系中一直以来存在的问题。
家庭关系中存在着“好催眠”与“坏催眠”,这并不需要一个人必须得是个催眠师,任何一句话、一个眼神就会起到催眠的作用。
曾经有一对夫妻来我的工作室,他们是那种典型的“怨偶”。妻子嫌弃丈夫什么活儿都不干,丈夫嫌弃妻子唠叨个没完,其实这种情况在全世界的家庭里都很普遍。有的治疗师会选择探寻夫妻原生家庭对他们彼此产生了什么影响,然后让他们理解并原谅彼此曾说出的伤人的话。但我只给这对夫妻留了一个作业:一人准备一个本子,每天从对方身上找出一件事情来表扬对方。要记录的内容是:我注意到你帮我做了什么,你做这件事时会对我产生什么影响,我当时的感觉如何。这件事情必须是自己真心實意觉得十分值得赞许的,不能有任何勉强或敷衍的成分,一天只需找出一点并记录在本子上。
20天后,这对夫妻再次来找我时,没等我问出问题,他们的脸上就浮现出一丝羞赧和喜悦的表情。当然,我意识到,肯定是因为他们在对方身上找到了优点,并且为自己之前无视这些优点而惭愧。我记得有这么几条:
“今天我晚回家,你竟然帮我做了饭,这样我就不必一头大汗地进厨房了。太惊喜了,你太棒了!”
“看到你哄孩子直到12点都没睡,给孩子讲故事依旧耐心,这一点对我来说太难了。可能你是为了让我睡个好觉,你无论从体力上还是精神上都比我强。”
“说实话,你已经有一个星期没有对我抱怨了,我的心情也特别好,是不是说明我最近做得还可以?”
这两个笔记本逐渐成了夫妻间有互动性质的日记本,他们说,越来越觉得对方是真的在体贴和关心自己,觉得两个人越来越有一家人的样子。实际上,我是在教他们在婚姻关系中进行“好催眠”,即把所有的注意力转移到对方做得好的地方上。婚姻中固然有令彼此不满意的事发生,但要想让婚姻长久,必须把注意力多放在对方优点上,不然你就会时刻怀疑自己当初的选择,并对之后的生活越来越悲观,天天挑对方的刺儿。
婚姻中的“好催眠”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好的东西需要日积月累才会发生质的改变。然而,坏的东西却可能用一拳便将人打翻在地,这一点在亲子关系中最明显。
父母对孩子的“坏催眠”是毁灭性的,有时你在不自觉间说了一句话或者一个眼神就会让孩子无比痛心,甚至产生终生的坏影响。“你怎么这么笨,跟你爸爸一样笨。”这句话真的很常见,也许只是你在批评孩子时顺道宣泄了一下对丈夫的不满,但事实上,这句话是有催眠作用的,它发出了一个指令,孩子会觉得:“我真的很笨,这件事我做不好,就像我爸爸一样,爸爸有妈妈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我以后也会有妈妈不喜欢的地方,我不是个可爱的小孩儿。”
更坏的是,父母经常同时数落孩子,比如怎么不做作业、不收拾房间,他们在批评孩子时会说很多话,抱怨很多,但幼小的孩子不可能一时间接受他们言语中的大量信息并从中找出改进方法,所以孩子接受的不是信息,而是父母对他的态度。这种态度就会让孩子在某种程度上进入催眠状态:爸爸妈妈不喜欢我,我是一个不好的孩子。
因此,在一个家庭里,无论是夫妻关系,还是亲子关系,“好催眠”是珍贵且不易的,而“坏催眠”是普遍且糟糕的。用催眠让人将专注力集中于看到家人的优点,是解决情感矛盾、缓和家庭冲突很有效的方法。
没有一个人能完全对另一个人感同身受,夫妻间也不例外。但催眠可以最大限度地让你理解伴侣的苦恼,与他站在一边,给他力量。
我的一对来访者是高知夫妇,他们很相爱,但性生活一直不和谐。丈夫很是苦恼,妻子也觉得不开心,但他们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做,于是找到我做夫妻治疗。一番询问和催眠之后,我发现,妻子之前做过多次催眠治疗,在催眠状态中会看到很多分离的自己,然后其中一个分离的自己会和另一个分离的自己互相帮助。原来,妻子从小对数学极其感兴趣,且毕业于美国某顶尖大学的数学专业,正在攻读更高的学位。但她的家人一直以来都非常反对她学习数学,还逼她学过一阵英语语言文学。于是妻子时常会陷于情绪的苦痛之中,长此以往便学会了分离自己的感受、情绪与需要,在与家人相聚的时候,便试图忘记自己对数学的兴趣,以此获得家人的喜爱。
没有正常的情绪,便不会有正常的性生活,丈夫在得知妻子的过去之后,便立刻了解问题所在,十分愿意配合妻子治疗。那之后,丈夫便开始陪妻子一起去上数学课,阅读关于数学科学的文献,了解数学领域的前沿知识。当他看到某些有趣的数学公式时,会与妻子分享,看到最新的数学知识时,他会发给妻子看。他想让妻子知道,她的情绪好像一团乱糟糟的毛线球,但他的赞许可以帮助她一起解开这堆毛线,他们甚至还开玩笑般探讨过如何用数学原理在N次之内解开一个毛线球,听起来有趣极了。
时间久了,喜爱数学的妻子再也没有因为自己的兴趣而感到痛苦过,她知道,丈夫是始终支持自己的事业的,夫妻的感情也更好了,性的问题也随之迎刃而解。
我的朋友、家庭治疗专家吴哲博士,曾经跟我讲过很多关于中国夫妇和家庭的案例。我一直觉得,在中国,很多家庭问题都可以归于一个原因:没长大就结婚。两个孩子没长大就在一起了,会互相不理解,容易争吵;而父母也没觉得他们长大,就会护着自己的孩子,管太多的事儿,引发矛盾。
这也是为什么在中国,很多心理咨询师和治疗师在进行治疗时容易把过多的关注点放在夫妻双方的原生家庭上,甚至有人认为一切的婚姻矛盾都源于父母的教育问题。但他们都忽略了一个事实:人是有自愈和自我成长的能力的,上一辈给自己带来的伤痕是可以在自己的努力下逐渐痊愈的。
吴哲博士曾经与我分享过这样一个案例:一个上海女孩嫁给了一个韩国男孩,结婚之后定居在韩国。小夫妻有了孩子之后,上海女孩的父母飞去韩国帮女儿照顾孩子。在上海,男人干家务活儿是非常普遍的。所以,上海岳父在小夫妻的新家里把洗涮打扫烹饪全都包了,而上海岳母就负责在家里弹弹钢琴、浇浇花以及跟女儿话話家常。有一天,韩国婆婆偶尔来儿子家串门,正看到拿着抹布在擦地的上海岳父,下巴都要吓掉了。在韩国,女人承担家务活儿,男人是绝对不会干的,所以她一是被上海岳父惊呆了,二是对她的上海儿媳妇不满意,因为儿媳妇跟上海岳母一样,在家里什么都不干。最终,对整件事最崩溃的是韩国女婿。因为他发现,自从岳父岳母来了之后,妻子只跟自己爸妈说话,岳父还经常一边干活儿,一边指责自己不干活儿,自己的妈妈还觉得儿媳妇不贤惠,三面为难。
其实,这不只是异国文化与习俗的碰撞,更反映出在中国,父母对孩子婚后生活的干涉有多严重。韩国婆婆只是偶尔来儿子家看望,她本可以仗着自己离得近多来小夫妻的家里,然而引发夫妻矛盾的却是上海父母,即使孩子已经嫁到国外,他们依旧觉得孩子没长大,把干涉的手伸到了千里之外。
实际上,这对夫妻如果足够相爱,最终会有一个人让步,去努力适应做家务的生活,去成长。但父母的到来却切断了他们成长的路。
也许,催眠在某种意义上,就是让人们不要再把过多的罪责推到原生家庭身上。大多数的原生家庭同时存在爱和伤害,这就好像下雨一样,是注定发生的。打一个比方,当天在下大雨的时候,我们会陪着被催眠者一起在雨中行走,其实每个人手中都有一把伞,可以抵挡风雨,而我们就会在这时候告诉他:“你的手中有一把伞,你可以撑开伞,好吗?”这时,他就会发现自己有能力在这场大雨中不被淋湿,甚至给他人撑伞。
作为一个催眠治疗师,我唯一的作用就是陪伴。换句话说,我只是负责提醒人们手中有伞,而不是塞给他们一把伞。在我的老师艾瑞克森的催眠理念中,最根本的观点就是,每一个来访者都是有能力和资源的,他找到你的时候,其实是带着想法和办法来的,只不过他没有意识到。这时你就要通过催眠的方法让他注意到自己的资源和办法,并把事情往好的方向去想,让他发现自己的自愈和成长能力。
每个人手中都有一把雨伞,人们想要去成长、去爱、去弥补创伤,所以希望催眠能多多带给大家举起雨伞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