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华悦 虞露
日前,工艺美术界的青年才俊同专家老师们共聚澹台湖之侧的苏州工匠园,上承儒道,下接当代,共同交流探讨关于美的哲学。现代苏州杂志的常务副主编韩光浩应邀主持,并与国家级制扇大师邢伟中、刺绣大师姚惠芬、西藏喜马拉雅文创创始人张俊彦,龙鳞装传人张晓栋,苏州知名画家姚永强先生与青年策展人周寒梦展开对话,让在座的青年工艺师们享受到了一场美与智慧的淋漓对话。本文节录与下。
现代苏州:美出于道,技近于道。我们有句老话,志于道,据于德,依于德,游于艺。当前中国正处于塑造文化软实力和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历史新阶段,手工艺文化的交流合作、跨界发展迎来崭新机遇。吴中手工艺发展历史源远流长,一脉相承了无数的传统文化。我们交流的这个地方,是澹台湖之侧,有一位孔子的弟子,而在孔子的思想里,治国之道,也离不开美,儒家的礼乐传统就是传承千年的和谐之美。
现代苏州杂志的常务副主编韩光浩应邀主持
邢伟中(中国檀香扇艺术领军人物、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制扇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我1976年开始师从著名制扇艺人周天民先生学艺,几十年来在老师的技艺熏陶下,逐步掌握了制扇技艺上的重要环节,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在老师的基础上,继承、发展了苏州独有的传统制扇工艺。我曾以大型拉烫双面异样檀香扇"人文荟萃·歌舞升平"后的多件作品荣获了全国工美的最高奖项。同时还有些作品代表国家级赴国外展示,获得了高度赞誉。我认为,现在“至善至美”是对于青年匠人们的要求。工艺美术离不开艺,青年匠人们需要在艺术领域多加学习,提升自身文化涵养,有了自己的审美,便能创造独特的品牌意识。
现代苏州:邢老师说的特别好,大师的故事里,听出了庖丁解牛的故事。我无他,唯手熟尔。其实,老师身上有很多的文人味道,他的字和画都很好。好像我觉得苏州的好东西都是这样的,从民间来,经过文人化的改造,于是能承接千年的中国文化的道统。苏作、苏帮菜、苏州园林都是这样。
姚惠芬(苏绣艺术家、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我自幼就开始学习刺绣。师从近代苏绣"仿真绣"大师沈寿的第三代传人牟志红和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任嘒娴。我擅长将苏绣乱针绣的技法完美地融入中国传统水墨画的绣制中,使其绣品更具独创性。我更是把这份细致的活发展到了无限大的空间。无论是绣制繁琐的水墨写意画,还是尝试难度重重的简针绣,我一直认为,关于工艺,只要你想得到,就能做得到。
现代苏州:我和姚老师是第二次见面,第一次见面很有意思,是在孙氏太极拳的苏州基地。我觉得姚老师给我的感觉就是不急不躁,温和,我有个体会,苏州人真是内秀。文化显露在外,叫纹身,文化涵于内,那才叫文化。
周梦寒(趣物星游创始人、青年策展人):社会进入原子化时代的警示灯下,资本风暴无可抗拒地把我们刮向背对着的未来。社会学家布迪厄曾经提出,“文化资本是借助教育的行动所传递的文化物品,对我们来说,文化是价值的一个载体。我一直以来关注国内工艺市场变化,在大有可为的工艺市场中,我们应该拥抱新媒体、新商业模式,创新自己的品牌,用新的方式向世界推广中国工艺。
现代苏州:周老师说的真好,品牌就是定位,就是分割消费者的观念。还有什么是完整的产品概念,不能只默默无闻做核心功能。但是对新经济时代品牌泛滥的现况,我还有一个观念,对于工匠来说,做好品牌,首先要做好自己,洞察消费者,更首先要洞察自己。换成品牌语言,就是要找到品牌核心价值所在,这也是需要长期坚持的。
张俊彦(醍醐联合创始人):我近年致力于做关于西藏以及喜马拉雅文化的文创产品。在我看来,挖掘被遗忘的工艺,解码传统工艺,编辑新型文创品牌,能更好地推广工艺文化,更好地服务于匠人和工艺。西藏艺术是一套气息独特、源远流长、内涵丰富的文化系统,既滋养当世的艺术家,其伟大传统所蕴含的精神同样令人感动,并意味着一种引人入胜的生活方式。如何让西藏艺术和藏式美学走出高海拔藏区,融入更多人的生活里,这是醍醐品牌想要做的事情。文创也是媒体,我们不断修正传统媒体时代锻造的观念和笔法,钻入新的不可预知的媒体环境,去拓展一种满是沧桑却光彩依旧的美好。我想,这样的努力和期待,就是理想。
现代苏州:醍醐灌顶,真好。做品牌从中国传统文化角度来讲,就是一个势,文创就是媒体,我觉得核心意思就是这一个词。观察,体悟,然后借势,运势,造势。其他中国的山头很多,有很多公共的传统资源,都等待发现者去定位传承。穹窿山定位了一个孙子兵法,相城定位了冯梦龙,木渎定位了乾隆,虎丘估计要定位一个苏轼。吴地人文资源那么多,我们机遇真的有很多。
张晓栋(书籍装帧非遗传承人):书籍装帧发展到今天,必定朝着两个方向发展,一个是“简”,一个是“精”。“简”即便于阅读携带、轻捷的方向发展,如今网络时代的电子书;另一个发展发向“精”,则是指越来越多的复杂化、个性化的精品装帧形式出现,这些作品萃取技艺精华,集内容、设计、刻印、装帧于一体,长期受到特定人群的喜爱和收藏,比如古代的皇室藏书和文人雅士的书画收藏。我传承的龙鳞装这种消失已久的书籍装帧方式,在今天必能焕发新的生命力,成为一种更好地展示图像与文字结合效果的装帧艺术。同时我认为拥有国际化的眼界对于传播工艺美术是十分重要的。“眼高手低”是我分享给青年匠人们的心得,“独一无二”是我始终坚持的信念,唯有做出体现自己独特思想的作品,才能让世界认知到你。
现代苏州: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审美的国度,正是这份对于美的追求,让我们成为了一个充满向心力的国家。美,是我对非遗的认知,美,是这个时代的关键性因子。有一个审美决定论,叫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中国本来就是一个由美而组成的国家,华夏,华的意思,就是花,从仰韶的团花彩陶,就能得知我们的老祖宗的崇尚,而中国历经分分合合,始终统一的缘由,也是因为我们是一个审美共同体。美,是我们中国人的信仰。
姚永强(苏州市文艺之家副主任、苏州市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苏州的传统手工艺发展要靠青年匠人们,要将工艺融入生活、融入社会进程。创作无限,静显境界,工艺美术中关于美的哲学需要沉静下来去感受,更需青年匠人们的奋斗与用心发展。
现代苏州:姚老师是我的老朋友了,他的这番演讲很入我心。现在,他的新身份是泰伯庙里出来的人,泰伯庙的大门口,原先有三个井,那个井,叫品。中国人说的最高品德是天真,天真之道在于静,我们搞工艺的,天天寻找创意。创意在哪里?就在静里找,从自己内心找,做减法,为道日损,天天损失一点,减去一点,就能摸到艺术之道。成熟不是为了走向复杂,而是为了抵达天真。只有天真的人才能有更多艺术灵感。
(本文感谢本次活动主办单位吴中区团委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