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亦安冉
山水苏州,居住吴中,改革开放40年,吴中大地的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40年栉风沐雨,40年砥砺奋进,40年蜕蛹化蝶,一座座标志性建筑鳞次栉比,一个个住宅小区拔地而起……
目及之处,城市建设如火如荼,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吴中全区发展每一个节点的细微变化,无不回响着120多万吴中人民逐梦前行的铿锵足音,折射着吴中发展的“高质量”。
40年来,吴中区房地产发展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历经国家计划统筹到市场化改革,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跨越式发展,并逐步成长为吴中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性产业。
1978年之前,城镇居民住房主要由国家、集体负责进行实物分配。吴县全县城镇新建住宅建筑仅为1.68万平方米。
1988年,吴县正式成立了住房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实施分步提租发补贴和优惠售房,并在发展住宅建设,改善人民居住条件,培育房地产市场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推动全县商品房开发进入到第一次快速发展阶段。
1988年至1997年,城镇住宅建设投资由0.14亿元增长到了2.49亿元;城镇住宅竣工面积由3.5万平方米增长到17.6万平方米,当时的吴县城区已建有东吴、苏苑、水香、月浜、龙港等新村,房地产开发领域,一批新型的房屋开发公司开始诞生,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住宅产业的效应初见倪端。
1998年,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停止实物分房,实行货币分房,建立和完善以经济适用房为主的多层次城镇住房供应体系。自此,吴县住房制度进入全面市场化的历史新阶段,城镇居民已经成为住房投资和消费的主体。
2000年,吴县全市住宅竣工面积26.15万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14.7平方米,城镇住房紧缺时代基本结束。撤市建区后,全区房地产业步入快速发展的更高平台,2002年至2007年,全区城镇住宅建设累计完成投资约132.4亿元;销售商品房屋554.7万平方米,其中销售商品住宅499.8万平方米,呈现供需两旺的态势,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超过30平方米的住房小康指标。
40年来,吴中区房地产发展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跨越式发展
近年来,吴中区正确引导和调控房地产市场走势,着力打造“山水苏州、居住吴中”人居品牌,房地产业飞速发展,商品房销售面积从2008年的89.96万平方米,7396套到2017年的267.19万平方米,24877套,房地产市场实现了质的飞跃,吴中成为了长三角地区宜居宜业的热门板块。
随着住房市场化改革的推进,与之配套的物业管理行业也应运而生,并不断发展壮大。截至2017年底,全区物业管理公司已达203家,从业人员逾9000人,创建达标的省级优秀物业管理住宅小区累计11个。
在推进住房市场化过程中,为解决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全区积极构筑梯型住房保障机制,扎实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2006年,颁布实施《吴中区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实施办法》、《吴中区直管公房住户配租解危安置房实施办法》以及《吴中区中低收入家庭住房供应管理实施办法》,标志着吴中区初步建立了人均收入线以下困难家庭分梯次的住房保障体系。
截至2017年底,全区开工建设政府保障性住房166.91万平方米(含廉租住房、中低收入家庭住房、直管公房解危房),对全区108户(次)低保和特困家庭实施了廉租房保障;共对180户(次)低收入家庭发放住房补贴,共有1359户中低收入家庭购得了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实现了“应保尽保”的目标。
上世纪90年代的吴县城区
住房保障扎实推进
上世纪90年代的吴县城区
上世纪90年代从东吴塔上俯瞰的住宅景象
2000年的吴中城区鸟瞰
从吴县到吴中,房地产业一直在稳扎稳打向前发展
40年,从吴县到吴县市再到吴中区,不仅仅只是地域名称的改变。微观上看,每一家每一户住房在变化,宏观上看,整个吴中的城乡面貌都在变化,沧海变桑田,旧貌换新颜。
20世纪80年代,吴县在苏州古城区南部规划建设吴县新城区。90年代初,规划建设吴县经济技术开发区和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今天的吴中,建成了一大批道路、管网、供气、供水、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许多设施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好到优,尤其是近年来,全区不断适应新时代提出的新目标、新要求,着力在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上下功夫,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当前,全区主要道路与苏州城区实现对接。城市配套设施日益完善,2018年度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2.1%。先后建成东吴塔、公共文化中心、吴中万达、运河健身步道等一批标志性建筑,实现了城市化与工业化、产业化和市场化的互促共进、融合发展,不断提高吴中综合实力及竞争力。
绿色、生态、文化、休闲娱乐,吴中的气质修养越来越好
近年来,在向功能完善和品位提升大步迈进的这些年中,吴中区把“绿色、生态、文化”作为城市建设的点睛之笔,一大批特色镇村的成功创建,凸显了吴中深厚的人文底蕴和气质修养。
村庄美、田园美、环境美,一个个美丽宜居乡村脱颖而出,已成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地方,老百姓的幸福感提升了,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了。
木渎、甪直、东山被命名为全国历史文化名镇,金庭、光福被评命名为江苏省历史文化名镇,甪直镇成功跻身全国第一批特色小镇,木渎镇、甪直镇、东山镇三山村、越溪街道旺山村成功申报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
临湖镇湖桥村、越溪街道旺山村、甪直镇澄湖村、临湖镇采莲村先后被命名为江苏省康居示范村,越溪街道旺山村获全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临湖石舍村入选全国美丽宜居示范村,东山镇陆巷村、金庭镇明月湾村等12个村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其中陆巷村、明月湾村、杨湾村、东村村、三山村共5个村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全区集居住生活、生态观光、休闲度假等功能于一体、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现代水乡特色宜居示范区正在加快形成。
从杂乱、扬尘到绿色、智慧,40年,建筑工地的变化实在太大。
建筑工地的变化有目共睹
上世纪80年代,建筑业兴起,吴县也不例外,建筑工地也开始越来越多。其中大家都开始学习深圳速度,追求快。1985年后,建筑行业开始抓质量,质量监督站应运而生。与此同时,建筑行业的施工安全也渐渐被重视,安全文明生产一步步开始落实到实际行动中。
2006年,吴中区开始有了文明工地评选。2009年左右,开始临时设施标准化,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工棚”。2010年以后,定制彩钢板的简易临时设施,间距、消防、环保都有要求,办公区和生活区都有严格的规定,生活污水也必须得有效处理。
从那以后,施工现场,至少要做到两点:道路硬化、门口配备冲淋设备。有些工地还有雨水收集系统,循环再利用,设置围挡,安全网封闭工地,裸露土要覆盖。长期裸露的土要用草籽绿化,大门外50米的区域要定期清扫,围挡要接水管喷淋设备。2015年开始,吴中区还加大扬尘控制力度,吴中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在每个工地大门出入口安装监控探头,有效控制建筑扬尘,这也是苏州大市范围第一家。
每一个工地,都要在出工地大门之前冲淋,不允许带泥土上路,不允许抛洒滴漏。“三个一”是必须的:一杆枪——水枪;一个人——专门负责看管;一本台账——进出车辆登记。有些工地还安装了PM2.5监测设备。
建筑工地的改变,有目共睹,近年来全区共有490个工地成功创建区级以上文明工地,209个项目获评区级以上优质工程奖,其中20个项目获省级“扬子杯”奖。
与此同时,建筑行业的转型升级也势头不减。吴中区的一家建筑企业——苏州嘉盛远大建筑工业有限公司,拥有苏州规模最大、体系最全的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让吴中在装配式建筑领域,走出了一条稳扎稳打的实践之路。
嘉盛远大企业的车间里,生产的是房子的一些“零件”,把这些“零件”拼装起来,就能变成房子!甚至可以连装修都可以一步到位,PC构件中水电的预留槽全都预留好了,在一块四四方方钢筋混凝土构件中,最多的时候甚至嵌入了48个预埋件,一部分“硬装”其实已经先一步就涵盖在预制件中了。
装配式建筑,是吴中区积极探路建筑工业化发展的一个有力尝试,正响应了“中国制造2025”的国家战略。在如今装配式建筑的工地现场,你会惊呼:“万万没想到,施工现场居然是这样的!”
工地没有想象中的尘土飞扬!有的只是洁净的地面与定时喷洒的水雾带来的清新。工地在秩序井然中让你体悟安全的道理。关于建筑施工的传统观念正在被颠覆,建筑工业化时代在吴中已经目所能见。
这些年,吴中建筑业的人才和科技含量也在转型升级中不断前行,整体竞争力一路疾跑,“蒯祥传人”形成方阵。近五年来,全区共有建筑企业593家,其中拥有特级企业1家,一级资质企业49家,二级资质企业430家,三级资质企业460家,不分等级资质105家,建筑从业人员5.26万人。在吴中,建筑业的变革,正让家在吴中的生活变得越来越美好。
40年,长河流淌,斗转星移。在吴中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区大力推进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发展,走出了一条有吴中特色的城乡统筹发展之路,书写了吴中改革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