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务院印发了《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加强方案》,并且批复同意太原、桂林、深圳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下一步,科技部将会同有关部门,与联合国相关机构沟通合作,加强对示范区建设发展的服务和指导。各地要积极借鉴、对标三地经验,进一步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夯实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政治责任,推动可持续发展在更大范围的创新示范。
(一)构建可持续发展创新平台。集聚国内外优质科技资源,组建可持续发展创新中心,构建技术研发平台、检测实验平台、科技信息平台及技术转移平台,打造创新平台体系。围绕生态环境保护、生态产业发展等领域可持续发展关键共性技术问题,开展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方面的科技攻关,为创新示范区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二) 创新科技体制机制。设立可持续发展科技专项,完善政府科技投入机制,优化财政科技投入结构和支持方式,对可持续发展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和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给予稳定支持。采取计划项目资助、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重大可持续发展创新平台建设、创新载体引进、重大项目研发、科技成果转化、创新人才培育等。对可持续发展带动性强的标杆性重大科技项目,实行“一企一策、一事一议”。
(三)建立支撑生态和民生改善的可持续发展技术体系。加强水生态、大气环境改善的技术研发和成果推介,为水经济和环保产业提供技术支撑。开展循环经济共性技术研究,突破大宗产业废物、资源高效利用的技术瓶颈。加大新型城镇化、公共安全等领域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和转化应用的力度,全面提升人民生活品质。
(四)加强可持续发展立法保障和载体建设。制定可持续发展促进条例,推动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的地方实践。设立可持续共同发展基金,引导社会资本及各利益攸关方积极参与社会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生态环境保护等可持续发展主题领域的建设。建立可持续发展示范项目库,统筹利用政府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加大对生命健康、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和社会服务项目的支持力度。成立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等专门研究机构,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五)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持续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市场导向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清洁低碳和安全高效能源体系,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严格实施能源消耗、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盘活闲置低效建设用地。推行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完善收集、运输、处理系统。
(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全力开展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完善生态环境风险防范体系、自然灾害防御体系、生态环境管理制度。健全完善源头严防、过程严管、损害赔偿、责任追究、生态补偿机制。
(七)创新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机制。建立绿色发展评估机制,完善绿色发展评估指标体系,促进经济发展绿色化。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建立体现区域差别性特征的环境质量目标考核体系,强化对各级政府的生态环境目标责任考核,适时推广GEP核算和碳币系统。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探索在环境审计、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绿色GDP核算等领域的应用。
(八)提升产业创新发展质量。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新生业态,加快推进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品牌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促进产业链价值链高端化。推动产业集群优化升级,推进高新区、高技术产业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和优势传统产业基地建设,形成产业链垂直分工和水平分工结构合理的产业集群。
(九)开展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行动。实施传统产业提档升级行动和新兴产业培育壮大行动。以实现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协同共进的产业可持续发展模式为目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实施精准招商、定向招商,着力补齐链条缺失,延伸产业链。大力发展和培育现代服务业,全力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十)突破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的技术瓶颈。聚焦产业创新需求,开展重大领域的关键技术攻关,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完善资金链,在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实施产业技术创新重大专项,形成一批填补国内空白的重大创新产品,建成与产业转型发展相匹配的科技创新中心,提升在全国乃至国际产业分工领域的技术话语权和影响力。
(十一)高起点建设生态工业开发园区。按照产业结构绿色化、能源利用绿色化、运营管理绿色化、基础设施绿色化的要求,开展新建工业园区的规划、建设和运营。提高项目入园技术门槛和环保门槛,加强对项目的环境影响、能源资源消耗、建筑容积率等的综合评估,更多引进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产业项目,禁止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和项目入园。
(十二)构建完整的优秀文化传承体系。围绕历史文化价值和特色,跨越行政界限、城乡边界,实施多层次、多类型、多途径的系统性保护,使悠久深厚的历史文化得以保存、传承、延续,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十三)推进文化和可持续发展的深度融合。文化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建立健全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机制,丰富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推进社区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家庭文化建设,广泛开展阅读推广活动,积极推进文化和可持续发展的深度融合,在市民的深入文化参与中凝聚和释放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巨大能量。
(十四)大力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创新文化业态,推进文化与旅游、体育、科技、金融、信息等产业融合发展。突出历史文化和生态自然元素,运用时尚流行元素、新技术和地方特色元素开发文化康养等产品。加快发展移动多媒体、数字电影、数字出版等新型文化业态,形成文化可持续发展的新动能。
(十五)全方位提高城市韧性。转变思维方式和理念,树立和倡导“城市思维”,将韧性理念贯穿城市规划、建设及管理各个环节,运用发展的、空间的、共享的、生态的、系统的思维方式去认识城市、建设城市和发展城市,全方位提高城市经济韧性、交通韧性、出行韧性、安全韧性,提升城市运行效率和抗风险能力,建设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包容共享的现代化城市。
(十六) 建立城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斑块—廊道—网络”的生态安全格局,实施更具刚性和约束力的生态保护红线管控制度。严守资源环境生态红线,探索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对资源消耗和环境容量接近或超过承载能力的地区,及时采取区域限批等限制性措施。严格控制重点生态功能区开发强度,实行损害赔偿和责任追究制度。
(十七)深入开展“城市双修”。实施山、水大修复工程。在水系统治理的过程中,恢复湿地生境并将生产性景观引入,融入城市功能。加快推进拆除违法建筑、整治广告牌匾、改造城市绿地、协调城市色彩、实现夜景亮化、改造城市天际线和街道立面等城市修补工作,建设新美学、新生活、新文化的生态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