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瑗
在当下媒体格局已然深刻变化的背景下,传统媒体必须要认清自身优势、主动迎接技术革命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在全媒体新闻产品生产上实现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的创新。基于这样的认识,结合湖北广播电视台电视新闻中心的舆论宣传实践,提出以下应对策略。
政经报道,是传统媒体的核心资源,更是旗帜鲜明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的重要体现。近年来电视新闻中心创新采用“时政报道AB线双规”报道机制,将过去单一的时政报道,拓展成“时政+配发稿”的组合形式,“不仅报道政经动态,更要体现党的意志”。在全媒体时代,政经报道的影响力必然要占领包括移动端在内的各种媒体平台,传统媒体需要重点打造针对政经新闻的“融屏联动原创产品生产链”。
在2017年、2018年的亚洲博鳌论坛报道中,湖北广电电视新闻中心已经初步尝试了这样的产品生产链模式。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是今年中国首个重大主场活动,也是习近平主席8年来第4次博鳌之行,意义重大。为此,《长江新闻号》深度策划,连续7天发布电视稿件16篇,新媒体稿件30篇,展现了融屏联动。
主题动态报道上,连线前方特约记者做观察报道,邀请权威专家做现场解读,展现鲜活的现场。并约访到巴基斯坦前总理阿齐兹、哈萨克斯坦欧亚资源集团CEO本尼迪克特·索博特等嘉宾,借用国际声音,让“他说”比“我说”更有说服力。精品配发上,推出#博鳌故事#系列,讲述17年来博鳌如何从小渔村成为讨论亚洲乃至全球问题的权威平台。
新媒体除了推送拆分之外,还另辟蹊径,通过细节展现博鳌年会的影响力。比如《博鳌亚洲论坛17年:哪些关键词出现次数最多?》《博鳌论坛的一场晚宴为何让各路媒体都挤破头?》《吃货福利!博鳌亚洲论坛上的“海南味道”》等等。在2017年博鳌年会上,前期报道小组还提前策划准备,邀请采访嘉宾在IPad上写出体现博鳌特点的关键字,制作出新媒体产品《大咖眼中的博鳌》,采访了博鳌亚洲论坛副秘书长姚望、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部长王军、博鳌亚洲论坛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杨希雨等将近20位现场专家,展现出栏目组的国际化风格,也体现了前期报道小组的全媒体报道能力。
参照央媒整合“大”优势,发挥“小”特长的生产理念,省级新闻媒体也可以尝试“行动先行”理念——采取轻资产、小分队、项目制的方式,发掘智力资源潜力。所谓“轻资产”是一种经营模式,是指把自己不擅长或者投入成本高的业务外包(或者先搁置),自身则可以以较低的成本专注于核心的业务,以此提高资本回报率。对于湖北广电电视新闻中心来说,无论是加大融媒体新闻中心的投入,还是改变日常节目播出的内容,都需要大成本投入。而作为新闻产品生产的直接执行者,不必拘泥于顶层设计和长远规划,找准一个方向,先行动起来,免得动作过慢,贻误战机,在运行中形成符合互联网发展的机制,发现市场或者用户的需求点,然后再进行大的调整。
“小分队”的概念则产生于越战,人们在战争场景中经常看到,当美军几个或十几个人的小分队与对手遭遇时,通过呼叫后方火力支援,实现与在人数、装备远超自己的对手进行抗衡。对于电视媒体来说,三个人可能就是一个小分队,因为我们有专业的后期,有专业的配音员,有专业的演播室……有强大的团队支持。这个“小分队”需要有敏锐的互联网思维和强大的行动力,同时与后方保持密切沟通,随时调整“战术”和方向。
基于这样的思考,笔者认为,传统媒体可以组建多个细分专业化的工作室,与央媒、市州媒体、自媒体合作,既提升自身品牌影响力,也可以反哺广播电视节目生产,培养全媒体编辑记者,同时也开创公共服务合作新模式。比如正在运行的 《新时代湖北讲习所·实践百例》、《新经济 新动能》等板块,就可以采用“项目制”的方式,从信源、采制、推送等方面统筹推进节目生产。
对于省级媒体来说,媒体矩阵的运用需要大量资源的整合,势必需要机制体制的保障。尤其是跨区域的矩阵构建,难题较大。结合2018年的实际工作需要,电视新闻中心可以采用“媒体行动常态化”推进“矩阵运行常态化”的方式。具体来讲,就是利用2018年的重要主题报道契机,主动策划与央媒、兄弟省级媒体、市州县媒体保持经常性联动,从而进一步探索这种系统性全媒体产品生产模式的可行性。
比如,二季度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将推出《直播长江》特别节目,反映长江沿线12个省市在“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理念指引下,科学、绿色、有序发展的生动实践。节目将以全媒体原创产品链的形式呈现,电视新闻中心已经与央视湖北记者站进行了对接,争取借船出海,发出湖北的响亮声音。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各地都将开展声势浩大的宣传战役,湖北广电新闻中心也将与全省市州县媒体开展矩阵式报道,在信源整合、内容采制、融合加工、渠道分发等方面进行合作。事实上,在舆论宣传实践中,很多省级、市县级媒体的全媒体“得意之作”很多都是媒体行动或者的当地的重大活动。比如湖南电视台的“直播奉噶山”、湖北广电的“喜迎党代会 荆楚新跨越”移动直播;咸宁广电的“温泉马拉松直播”、黄石广电的全媒体直播“铁山槐花节”、三峡广电的全媒体直播“鲟回江海”等。这些各地电视台推出的拳头产品,可以成为我们媒体矩阵报道的宝贵资源。
同时,重要的商业传播平台也应是媒体矩阵中的一员。包括今日头条、腾讯视频等平台,也正在成为更多传统媒体新闻产品传播的重要渠道。当然传统媒体的新闻产品要在网络传播的平台上真正产生更大影响力,还需要我们科学认识网络传播规律,提高策划能力,积极创新话语方式,使互联网这个最大的变量成为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
做好全媒体传播,在管理机制、技术支撑上也需要配套跟进。调研中发现,一些商业网站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传统电视新闻的工作量考核基础为“计件制”。每人每月完成的新闻条数和质量是“打分”的基础。现在看来,也是较为科学的一种考核办法。在全媒体的考核中,这一点也被很多媒体继续沿用。比如黄石广电每月以为“云上黄石”供稿数量奖励稿酬,潜江、天门根据点击量和领导评分为依据计算稿酬,恩施完全根据点击量打分等。这些评分方式是目前最常用,也是较为科学的。但同时,随着全媒体原创产业链的构建,包括中央厨房、项目制等新执行体系的构建,仅靠“计件”难以激发团队的创造潜力。
在阿里、腾讯、百度等互联网企业,大多采用的是“12+X+N”的薪酬体系其中,12为月薪部分,N与KPI考核(关键业绩指标考核)紧密关联。每个项目产品都有目标设定,下达后各自分解,以完成任务为终极目标,并以此作为考核依据。这样的做法,也可为传统媒体推行全媒体产品生产所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