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 平 马 文 吴秋华
湖北潜江籍教师尹才华由一年援疆到三年援疆,又由三年援疆到举家落户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边境团场八十八团中学。其扎根边疆、终生援疆的先进典型事迹,经北疆开发报社精心策划,精心选题,精心采写,全面报道后,在全国引起热烈反响。国务院原副总理刘延东,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湖北省和兵团党委主要领导先后对尹才华的先进事迹作了批示。2017年9月,国内近20家主要媒体对尹才华的先进典型事迹进行了集中报道。该报在做活宣传大文章,将“援疆”人才报道转化为“兴疆”力量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为做好尹才华典型人物的报道,报社特成立专题报道组,由总编辑亲自组织策划,下分策划、采访、编发等小组,分别派出业务骨干进行跟踪采访、专题编辑,借助多方资源宣传报道、整合多种媒体进行刊发推送。
1.创新采访方式。采访记者利用休假提前与尹才华联系,先期采访了其家人、熟悉他的援疆干部等,随后联系当地驻站记者,分别参加座谈会、课堂、家里及其结对亲戚家的集中采访活动,特别是在课堂与他结对亲戚家里,记者都是采用最能展现原生态的“体验式”报道形式。
2.改变思维模式。典型人物也是平凡人,应该从群众中来,又能影响群众,从普通的故事中发现闪光点,推陈出新,如描述尹才华干事的“憨劲”,直接引用援疆干部的话来叙述,使得新闻报道更加贴近现实生活。
一是注重新闻报道标题生动形象,如刊用的标题有《选择是一种信念》《边疆是我温暖的家》《我会在八十八团学校干到退休》等等;二是报道方法多样化、连续化,整个活动报道大致分典型报道期、宣讲期及团场学习期三个阶段,共刊发各类稿件40余篇,新媒体推送40余篇;三是转载了中央《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及新华社等对尹才华的新闻报道20余篇,营造浓厚舆论氛围,在地方上引起强烈反响。
报社运用报纸、手机报、微信公众号等及时推送相关报道,加强网上舆论引导,汇聚强大正面主流声音。报社这种推进理念、内容、手段、体制机制等全方位创新,就是把传统报纸的专业性、权威性的内容优势与新媒体的传播优势融合起来,积极主动地做好舆论引导、增进共识,形成典型人物报道更大的社会影响力。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个先进典型就是一面旗帜,千万面旗帜汇聚起来就会成为社会的主流。在价值多元化的当今社会,宣扬好典型人物身上闪现的人性光辉和精神品质,对于感召人们崇德向上、追求真善美,凝聚社会共识,进而引领社会主流价值观,有着更为显著的传播效果和激励效应。
谈起为什么会来援疆,为什么会举家扎根边疆,尹才华笑着说:“援疆谁都可以来,我能得到这个机会,是我的幸运,至于扎根边疆,在潜江像我这样的老师有很多,但是八十八团不一样,我觉得自己在这里能发挥的作用更大。”
从他选择援疆感到光荣、从他继续援疆感到被信任,从他选择留下觉得能发挥更大作用,最后被问到如何面对艰苦环境时,他说:“没有驻守边疆的各族职工群众,就没有江汉平原的富饶。我会扎根新疆,留在兵团,在88团学校一直干到退休。”
这不是一句句简单的话。正是发现出典型人物的内心逻辑,也找到了他用鲜活的价值观,说服一家人的理由。通过援疆工作,可见他的认识得到不断提升,他不为名利,毫无怨言地为祖国培养人才,他潜移转化地对党的事业表现出忠诚,对教育工作表现出那份热爱。因而,整个报道对尹才华选择留疆的内心逻辑就非常清晰。
报道尹才华“做了什么、怎么做、为什么 ”,典型人物的感染力就得到了进一步凸现,典型人物报道的事实因素、情感因素和理性因素就非常全面、客观、自然。
湖北潜江市援疆教师尹才华终身援疆八十八团的事迹经全国各大媒体刊播后,引起巨大反响。新疆兵团发动了“向尹才华同志学习,争做尹才华式的好老师”活动,第五师及团场都开展了“向尹才华老师学习”活动。来自湖北洪湖市的援疆夫妻教师张万山和童小红,夫妇俩把半岁多的孩子留给父母,带着多年的援疆梦想来到八十九团中学和小学,进行为期一年半的援疆历程。
从新闻传播规律和典型人物报道理念来看,典型人物报道最重要的是以新闻事实为依据,“用事实说话”,让典型的生活,特别是有形的正能量,让我们身边的大多数普通人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发挥其引导正确舆论的社会风向标作用,才能感染受众,收到理想的传播效果。
一般典型人物报道大多以颂扬式为总基调,通过讴歌典型牺牲奉献、爱岗敬业的价值追求和精神风貌,来塑造人物,产生示范效应和引导效果。尹才华这个典型不是被塑造出来的,故而没有追求完美、追求全面,只用做到真实记录不拔高、客观反映不粉饰,把典型的个性特征、情感表现和工作状况,以及他们内心的亲情、友情等多个侧面都立体式展现出来,让受众看到个性鲜明、追求多元、生活丰富的典型,就一定可以让笔下的典型人物更生动、更鲜活、具有亲和力。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时代主题。对口援疆是一个时代的特点,是助推新疆同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向共同富裕的战略举措。在选定报道的人物时,一定要把报道内容与时代背景紧密结合起来。尹才华的报道反映的是一个重大而深刻的时代主题——援疆。尹才华,不是一次援疆,不是短期援疆,而是通过短期援疆,进而扎根边疆,成为因援疆而调入新疆工作的湖北援疆干部第一人,成为因援疆而举家迁入新疆兵团安家的第一人。他这种“顾全大局,忠于职守;勤奋敬业,积极工作;团结奋进,不辱使命”的湖北援疆精神令人感动,理所当然引起读者的持久共鸣。
典型人物的塑造,就是多讲故事,充分用事实说话,事实永远比道理更有说服力,只要把事实讲清楚、讲生动,受众自然有自己的判断,不需要媒体把自己的价值判断强加给他们 。
北疆开发报长篇通讯 《选择是一种信念》,以精巧的构思,描写了尹才华从援疆到义无反顾地留在祖国边陲的心路历程。尹才华参与援疆工作时,也遇到了妻子工作、小孩上学的问题,也有个人工作的困惑和烦恼……;他痛苦、难过、自责……百感交集,可内心扎根边疆的信念却从未动摇过。这样故事叙述语言,深情而质朴,深深打动着广大读者的心弦。
典型人物报道要通过鲜活的事例、具体的细节、真挚的情感、矛盾的冲突、波折的悬念,多维、立体地展现典型人物的丰富情感和感人事迹,用曲折的经历吸引人,用传神的细节感动人,用故事的结果启迪人。
对口援疆,是国家战略,必须长期坚持。每个湖北援疆干部人才都会经常自问“来疆为什么、在疆干什么、离疆留什么?”
在报道中,我们看到尹才华默默地在团场学校教学岗位上无私奉献,搭起了受援地与支援地人才交流的平台;看到他珍视援疆情谊,与各族职工群众交朋友、结对子,指导青年教师成长,全心全意关爱学生。从他首次援疆,到二次援疆,再到终生援疆,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已经深爱上了兵团大地,并愿意为之而努力奋斗。
尹才华是湖北援疆的楷模,是援疆精神的标杆,是湖北优秀援疆干部的一个缩影,从他看似普通平凡的工作生活中,可以折射出援疆干部身上也具有着可贵的兵团精神。只要我们能把这些方面都真实展现出来,360度多角度呈现出典型的人物形象,就能让典型深入人心,感染受众,并成为人们学习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