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用情搭建帮扶干部与贫困户的“连心桥”

2018-11-20 03:58陈文强
今日海南 2018年9期
关键词:连心桥云龙党员干部

文|陈文强

自启动脱贫攻坚工作以来,在海口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琼山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海口市琼山区云龙镇认真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化党建引领,突出因地制宜,探索“政府+社会+志愿者”三位一体模式,实施推出“致富一家人+”计划,创新建立“五个一”工作机制,让困难群众点单、党员干部跑腿,用心用情搭建党员干部与贫困群众的“连心桥”,精心实施“扶心、扶志、扶智、扶贫”四大板块,从心出发,送情到家,产业融入,全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巩固提升,贫困村整村脱贫出列,完成任务的100%,连续两次位居全市考核第一,努力构建起“菜单式”“情感式”“融入式”精准扶贫新格局。

强化党建引领。基层党组织是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最真诚的力量,脱贫攻坚工作的关键就是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核心任务,就是给予群众听得懂的话语、看得见的实惠、记得住的情感,凝聚起打赢脱贫攻坚的最大共识。云龙镇紧跟省、市、区部署,强化工作力量,在全省率先揭牌成立脱贫攻坚大队、中队、小队,压实“区包乡镇、乡镇包村、村包小组”的工作机制。同时,成立云岭村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作临时党支部,发挥党员干部访民情、议大事、解民忧的示范带动作用。期间,云龙镇以党员干部为骨干力量,以“群众点单、党员跑腿”为活动载体,创新“党建+精准扶贫”,依托致富带头人,放大萝卜协会、花卉协会等产业引领效应,在脱贫攻坚中务实打造“党员干部家人团”。通过开展基层走亲、入户聚餐劳动、听取群众点单、争当模范先锋等活动,建立起“一个支部、一座堡垒、一名党员、一面旗帜”的精准扶贫工作机制。

强化暖心扶志。常言道,人穷志短。扶贫工作最怕的是干部一头热、群众冷眼观,解决脱贫首要问题是激发内生动力。云龙镇倡导扶贫先扶心、扶志、扶智,推出“致富一家人+”计划,建立党员干部精准扶贫“五个一”工作机制(即一户一个挂点镇干部+村干部、同贫困户一次以上家庭聚餐、一次以上扶贫共同生产劳动、一张以上“全家福”、一套扶贫日志),建立起帮扶干部和贫困户是“一家人”的平等情感概念,拉近干群关系,传递扶贫温度,带动贫困户增强动力、自主发展、勤劳致富。镇班子领导带头,镇村干部自掏腰包带菜、亲自下厨做饭、开展家庭聚餐、参与生产劳动,让贫困户感动、感恩,通过以情动人激发贫困家庭的脱贫希望,形成“致富一家人”的工作合力。自2016年10月以来,云龙镇140多名镇、村干部买菜走访下厨、共同生产劳动,拍摄70多张全家福,参与200多次家庭聚餐,被群众亲切称为“厨师书记”“厨师主席”“厨师镇长”等,赢得了群众的信任与支持,也激发起每一个扶贫干部来自初心的力量。

强化群众主体。脱贫攻坚战,政府是主导,群众是主角。基层工作要落实就得接地气,就得依靠群众,在突出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同时,坚持问计、问需于民,让群众唱主角,从群众中来才能到群众中去。云龙镇要求干部要平等对待扶贫户,不能高高在上行施舍之举,而要放下身段俯下身子,常态细致服务,感情细水长流,形成共鸣、共振、共识。比如在寒流来临之际,立即组织“送温暖”行动;坚持“橡皮脑袋、兔子腿,外加一张婆婆嘴”,及时解释政策、疏导心理、解决难题,体现人情味;发挥帮扶干部及涉农单位的合力,交朋友、话发展、给实惠,把群众“家里的小圆桌”切实变成“干部的办公桌”;镇领导专门印刷个人名片,发放给所有贫困户,第一时间解决问题,架起更多沟通桥梁。特别是精心抓好脱贫致富电视夜校工作,创新“观看节目+专家授课”“群众点单+党员跑腿”“成果转化+产品销售”三大模式,开展有奖问答、心得交流、专题培训,增加趣味性、提高参与性、确保实效性。在全省率先推出“学习之星”“服务之星”“脱贫之星”评选,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和干部的帮扶热情,实现从“富脑袋”到“富口袋”转变。国家扶贫办组织人民日报、新华社等8家中央媒体深入海南多地进行采访报道,广西等地区带队到海口考察交流,均对云龙实践给予充分肯定。

强化供需对接。万般解释,不如一个解决。群众需求是最直接的动力,精准扶贫才能更有力量。通过精准把握需求,可以增加有效供给,在脱贫攻坚中先“雪中送炭”,再“锦上添花”。云龙镇坚持一户一策,狠抓“精准识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三大环节,坚持需求引导和问题导向,不断校正扶贫“准星”,避免吊高胃口、人心失衡,做政府应做能做的,给群众想要的,让群众满意。期间,创新推出“菜单式”扶贫,编制《云龙镇精准扶贫爱心菜单》,出台扶贫“点单制”,由贫困户按照自己需求“点单”,党员干部“跑腿上菜”落实具体措施,实行物资购买、跟踪服务、销售帮助全程贴心服务,强化靶向发力。近两年投资1000多万元建设一批扶贫基础设施,解决群众“点单”实事200多件次;开展“引入消费助脱贫”活动,一天的销售额达到4.5万元,解决贫困户产品销路;开设线上“云龙农家”网络微店,设立“云龙直销农场”微信群,策划推出“宽柏龙眼”“四季青檬”“木西稻田大白鹅”“中华蜂百花蜜”“云龙淮山”“云龙萝卜”等系列农户绿色品牌,年销售额达12万元,增强贫困户的发展信心。

强化项目主导。扶贫不是给钱给物那么简单,也很难一蹴而就,要有具体的项目来把有意义的事情做得有意思,把“无形”的决策理念变成“有形”的民生落地,使脱贫致富更有可持续生命力。云龙镇策划“致富一家人+”“群众点单、党员跑腿”“小康基地”建设等项目,发布项目LOGO,强化扶贫工作的品牌标识,提升扶贫工作美誉度,为社会资源搭建起参与扶贫的平台,让群众时刻感受党和政府就在身边。期间,打造白水湖淮山基地、杜博花卉苗木基地、萝卜扶贫基地、云岭村光伏扶贫电站、云岭村三角梅扶贫示范基地等品牌项目,辐射带动发展。特别是在琼山区委、区政府和海口高新区支持下,采取“土地流转+产业发展+劳动就业”的方式,以“公司+村委会+帮扶户”建设三角梅扶贫基地,贫困村云岭村近两年实现收益24万元、光伏发电收益3.5万元,村集体经济持续壮大,实实在在惠及群众。

强化社会共建。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脱贫攻坚需要动员社会广泛参与,构建起多方力量、多种举措有机结合、互为支撑、共同推进的工作格局。云龙镇探索“政府+社会+志愿者”三位一体模式,成立扶贫志愿服务队,干部职工自发捐款设立爱心扶贫基金,设立农贸市场扶贫爱心摊位,引进社会团体开展专题培训,鼓励辖区企业捐资扶贫助学,搭建就近就业创业平台,形成脱贫攻坚强大合力。期间,社会捐款扶贫助学97万元,贫困劳动力就业71人,与海口经济学院、海南省农业科学院建立2个志愿者工作站,推出扶贫慰问、心理疏导、创业培训、青少年关爱、阳光扶老、医疗义诊等志愿项目,通过“一对一”“点对点”推进“扶心、扶志、扶智、扶贫”四大板块,建立起多个结对家庭,开展农技下乡、辅导功课、关爱老人等,突出“情感式”扶贫温度,力促扶贫志愿服务活动可持续、常态化开展,打造提供“最云龙”公共产品,共同聚力建设“志愿云龙”“温暖云龙”。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是党心所向、民心所期。云龙镇将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正视与先进地区的差距,清醒把握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挑战,强化基层党建引领,突出脱贫光荣导向,围绕乡村振兴,凝聚各界力量,下足绣花功夫,以更有力的行动、更扎实的工作,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落下一名云龙群众。

猜你喜欢
连心桥云龙党员干部
解云龙
丁云龙:公益路上显大爱
数字时代下大数据财务人才培养研究
网格架起连心桥 海外侨胞感温馨
蒋王社区:打造“侨之家”、同心桥服务队 以侨为“桥”架起为民服务“连心桥”
党员干部要“心强身壮”
人大党员干部要当好“四个表率”
莆田巾帼架起枣农“连心桥”
苏云龙作品
党员干部怎样用好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