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陆丽君 卢秉楠
锦州市义县辖18个乡镇、239个行政村,人口近45万。全县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6698人,贫困村151个。2016年,实现20721名贫困人口脱贫,40个贫困村销号。2017年实现1.8万人脱贫,40个村销号。
突出党建引领作用,担起脱贫攻坚“第一责”。充分发挥党建的引领作用,建立五项机制,夯实责任、形成合力。一是建立责任传导机制。成立了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实行党政一把手“双组长”负责制,建立完善县级领导包片包乡、科级领导包村包户制度。成立了义县驻村工作委员会,由县委书记任党工委书记,将省市县三级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纳入党工委范围,形成了党委、党支部、党小组三级组织管理体系。采取“书记抓、抓书记”,层层传导压力,县四大班子领导成员结合包保责任,深入乡镇村屯督促指导脱贫攻坚工作。县委、县政府与各乡镇层层签订脱贫责任状,将任务细化到基层,形成了上下联动、党政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二是完善示范引领机制。选优配强村级组织带头人,将一批素质高、能力强、干劲足的带头人选进村干部队伍,对不称职的及时调整,向151个贫困村选派了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建强村级基层党组织,选树一批示范支部和党员先锋模范。采取县领导“一对一”包扶,一村一策抓好集中整顿。采取“企业+合作组织+农户”等方式,带动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三是创新协调联动机制。副县长负责行业扶贫,组织协调分管部门完成行业扶贫任务。各相关部门由一名副职领导主抓行业扶贫,成立扶贫办公室并配备专职人员,制定分年度规划和实施方案,建立扶贫档案。县委多次组织召开行业扶贫座谈会和推进会,听取教育、卫计、城建、民政等部门行业扶贫进展,解决实际问题。四是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制定了精准识别评价、精准退出考核、帮扶项目管理、帮扶资金使用管理、帮扶政策落实兑现考核等办法,加大脱贫攻坚考核权重,完不成任务的乡镇评先选优“一票否决”,完不成任务的干部不提拔、不重用、不调动,对主要领导实施诫勉谈话或组织处理。五是强化监督问责机制。由县纪委常委带队,由县委巡察办、审计、检察、公安机关组成专项检查组,对17个涉农乡镇开展专项检查,重点检查扶贫资金使用、项目落实、数据录入和工作落实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在案件查处上做到审计有问题的必查、群众有反映的必查、检查有线索的必查。今年年初,义县通过了省政府组织的各项监督检查。
探索产业扶持模式,擎起脱贫攻坚“顶梁柱”。实施“十大产业扶贫模式”,将产业扶贫项目和扶贫对象牢牢“捆绑”,做到村村有主导产业、户户有增收项目。一是政府主导模式。实施农业“111”工程,到2020年,全县农村人口实现人均一亩高效田、一亩果树、一百只鸡。对达到标准的设施农业小区、果树示范园、肉鸡饲养小区,给予10万至20万元的资金扶持;每带动一个贫困户脱贫,给予1000元的资金补助。两年来,全县新增高效田6.7万亩,新植果树7万亩,新建规模肉鸡饲养小区18个,4个生猪产业化项目顺利推进。全县建成大型果树农场22家,国家级果树示范园2个,省级果树示范园2个。二是光伏产业扶贫模式。在15个乡镇,利用村民房顶新装光伏发电系统89套、总装机容量1875千瓦,使1875户贫困户每户年增收1000元以上。正在规划建设16个村级电站总装机容量39兆瓦,建成后可带动1.2万人增收。三是支部引领模式。由村“两委”成员和村民小组负责人带头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形成“支部+农民专业合作社+贫困户”模式。七里河镇七里河村在“两委”班子带动下,依托存仁花卉合作社,将互助金折成股金吸纳贫困户入股,贫困户年年享受分红,实现了整村脱贫。四是资产收益模式。政府直接购买资产,或利用既有资源、资产、资金参与产业发展,或与合作社、大户合作获取收益分配给贫困户。大榆树堡镇在黑背村、拉马沟村、牵马岭村等水果产区,新建10万公斤的果品鲜储窖3个,由村直接管理,或租赁给合作社、大户,所得收益分配给3个村贫困户。五是整村推进模式。搭建村企对接平台,由企业实施产业项目助推整村脱贫。锦州惠发天合化工有限公司与七里河镇西后台村结成帮扶对子,以每亩750元的价格流转土地3800亩栽种中草药,实现了整村脱贫。六是合作社带动模式。依托专业合作社吸纳贫困户参与,搭上脱贫致富顺风车。城关乡组织贫困户与合作社对接,以合作、联营、入股分红、到合作社打工等多种方式,增加贫困户收入。七是大户带动模式。以金融扶贫贷款政策为依托,鼓励大户及经营能手与贫困户结对子,签帮扶协议,将大户申请使用金融扶贫贴息或低息贷款与商业贷款的利差,以分红形式分发给贫困户。八是资源开发模式。利用当地旅游资源发展生态观光休闲游。瓦子峪镇碾盘沟村依托大石湖景区和闾山攀岩节发展沟峪游,镇政府组织贫困家庭参与农家乐项目,帮助贫困户脱贫。九是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推广农业科技新成果新技术助推脱贫。张家堡镇报恩寺村采用先进技术生产的“红萃寒”牌寒富苹果出口到东南亚、中国香港等地区。十是家庭手工模式。引导贫困家庭妇女发展特色手工业,实现就近就地、居家灵活就业。
实施道德扶贫,激活脱贫攻坚“内动力”。把“道德义县”建设与脱贫攻坚有机结合起来,解决部分贫困群众“等靠要”思想严重、脱贫攻坚内生动力不足、经济脱贫与精神脱贫不同步的问题。一是扶贫先扶志。大力宣传道德模范,激励贫困群众崇德向善、见贤思齐,鼓励全社会积善成德、明德惟馨。开展了“懒汉”行为大家评活动,用群众的话语鞭策落后。由“勤劳致富标兵”“脱贫示范户”组成基层宣讲团,开展道德扶贫进家庭和百场道德讲堂活动,增强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勇气。二是抓好典型引领。全县选树了 121个先进典型,并通过支部带动、结对子的方式开展传帮带活动,引导贫困群众自力更生、自强不息,增强主动参与脱贫攻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推动邻里互助。探索构建互助美德型、携手致富型、党员奉献型、成长关爱型等多种帮扶形式,全县涌现出一批邻里互助的先进典型,“农事服务队”“法律支援队”“课后看护校园”“留守儿童之家”“乐嫂小院”等一大批民间邻里互助组织悄然兴起。四是实施志愿同行。深入开展“脱贫攻坚志愿同行”活动,2000余名“义工”主动深入贫困村、贫困户,干家务、忙农事,让贫困户感受到了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拓宽金融扶贫渠道,助力脱贫攻坚“发动机”。构建“政府+银行+担保公司+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五位一体扶贫体系,主动与金融机构沟通对接,争取金融项目和资金,探索金融扶贫新渠道。全县共发放金融扶贫贷款2.13亿元,其中银行扶贫再贷款9000万元,利用政府风险补偿基金发放贷款2229万元,信用联社利用自有资金发放贷款7444万元,农行发放贷款1489万元,邮储银行发放贷款1140万元。一是充分利用信合贷款资金。以省联社推出的禾丰集团金融贷款为契机,开展了“亿元贷款千人脱贫”精准扶贫项目,通过扶贫资金贴息、银行贷款息差反哺贫困人口。县联社通过创新“两权”抵押贷款,授信额度3000万元,直接向贫困户放款3万至5万元,由县政府按贷款基准利率进行全额贴息或存入“风险保证金”,采取循环模式办理,一次授信、循环使用。二是发挥风险抵押金放大效应。县财政注入1300万元风险补偿金,与县农业银行、信用合作联社、邮政储蓄银行签订了金融扶贫贷款协议,为贫困户提供最大额度5万元的三年无抵押、无担保贷款支持,并为与贫困户捆绑发展的企业、合作社提供贷款担保。三是用好银行支农再贷款。投放到社会责任感强、运营良好的企业和农事合作社,将企业利润回馈社会,带动没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农户增收。四是探索“银企助贫”模式。积极协调锦州银行对义县西部山区4个乡镇对口帮扶,计划5年内拨出10亿元兴办产业,首期2亿元资金已到位,项目投产后,预计年可获利润2000万元,全部无偿分配给贫困户。
强化公共服务,为贫困人口解除后顾之忧。义县坚持多部门、多政策、多途径、多角度综合发力,织密脱贫攻坚保障网,切实为贫困人口解除后顾之忧。一是开展医疗扶贫。在贫困人口全部参加新农合的基础上,加强分类救助,对全县1695名患大病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门诊和住院报销比例提高10%;贫困人口到定点医院就医实行先治疗后付费;对40项临床检查检验项目减免收费20%。二是开展教育扶贫。对83名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免除学前教育阶段保教费和每年1200元入园费,400名贫困学生领取义务教育阶段住宿生生活补助费,386名高中贫困学生每人资助1000元助学金、减免600元学费;对63名考入本科高校的贫困学生一次性资助每人5000元银企助学基金。三是实施危房改造。已完成危房鉴定1804户,2017年底前完成入住。四是实施就业扶贫。1047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接受电工、电焊工、月嫂、家庭服务、养老护理、农机驾驶等培训并获从业资格证,到省内外各地务工。五是实行政策兜底。将8416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纳入低保予以保障,低保标准提高到4200元,同时享受采暖费资助、殡葬费减免等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