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改革关键一招解难题增活力

2018-11-20 03:32李方喜王庆波董鸿鹏孟晞
共产党员(辽宁) 2018年5期
关键词:丹东市丹东改革

◎文/李方喜 王庆波 董鸿鹏 孟晞

丹东市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和“四个着力”“三个推进”,深刻领会把握蕴含其中的改革精神、改革部署、改革要求,把完善体制机制作为激发内生动力、推动振兴发展的关键之举,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新突破。

(一)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委改革部署,全面推进改革任务落实

丹东市委改革领导小组2017年共召开15次会议,审议通过了27项重要改革方案,及时传达学习中央和省委深改组会议精神,贯彻落实改革部署。市委主要负责同志围绕基层和群众反映最多的体制机制问题,带头深入县区、企业、社区,开展实地调研,谋划改革思路,研究改革方案,从需要马上落实、需要进一步调研论证和需要长期推进三个层面,确定了几十项重点改革任务,列出清单,明确责任人,建立“改革办+督考部门+牵头单位”的联合督察机制,确保各项改革任务落地落实。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全面完成“三去一降一补”任务,42家9万吨以下小煤矿全部关闭退出、淘汰10吨及以下燃煤锅炉212台、化解房地产库存231万平方米,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在国企改革方面,完善现代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出台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管理暂行办法,规范董事会、监事会建设,理顺国资管理体制;制定解决市属国有企业历史遗留问题工作方案,完成8家驻丹央企“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在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方面,对完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且条件成熟的,直接转制为企业;对职责弱化、人员较少、没有债务,或只欠缴职工养老保险费的,通过变现资产,以撤销或合并的方式实施改革;对资产权属存在争议和债务纠纷短时间内难以解决的,通过法律程序妥善实施转企改制。全市92个经营类事业单位已全部完成改革任务,共撤销41个,转企38个,整合13个。在商事制度改革方面,率先实施工商登记注册全程电子化,实现 “24小时”在线服务;全面开展“多证合一”改革,“一照一码”营业执照换照进度全省第一名,新登记市场主体同比增长34.3%。在农村改革方面,全面完成土地经营权确权登记实测任务,确权率达到96%;积极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确定21个试点村,支持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开展增收项目,实现村集体稳定增收。在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方面,按照“分类指导、统筹推进”的原则,分领域开展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分类制定细则、细化标准、指导帮扶、评定等级、树立典型。在监察体制改革方面,通过迅速划转机构人员编制,科学设置内设机构,及时完善制度机制,加强转隶人员思想引导,成为全国率先整建制完成县级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城市。

(二)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大刀阔斧推进改革

丹东市现有丹东新区(边境经济合作区)、丹东高新区、大孤山经济开发区三个开发区,分别为国家级、省级和市级。由于多年的粗放式管理,体制机制不顺、工作效率不高、对全市经济拉动不明显等问题越发突出,干部群众意见较大。丹东市坚持“哪里矛盾和问题最突出,哪个疙瘩最难解,就重点抓哪项改革”,聚焦突出问题,以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口,制定出台了丹东新区、高新区体制机制改革工作方案等政策文件,对开发区管理体制实行全方位改革。一是在丹东新区推行“大部制”管理和“小管委会+强开发公司”模式,构建“管委会——镇——村”三级管理体系。通过改革,丹东新区人员编制由566人精简到459人,减少107人;所属机构由133个精简到69个,减少64个。其中,新区管委会领导职数减少3个,二级机构由22个减少到11个、副处级以上领导职数减少12个,所属事业单位由52个减少到30个。在此基础上,丹东市对新区各类资源进行重整,组建了集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供给、产业投资、金融发展于一体的建设发展集团,以市场化方式承担开发建设职能;将原由新区承担的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职能划归属地政府和市直部门,确保新区集中更多人力、物力、财力投入经济建设。二是围绕建设全市“经济发展动力转换引领区、体制机制创新先行区、科技创新创业核心区、开放驱动发展先导区、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的定位,积极推进丹东高新区管理体制改革,实行管委会与镇机关、事业单位合署办公,减少管理层级,剥离承担的社会职能,严格控制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使高新区轻装上阵。同时,组建开发建设和国有资产经营管理2个国有企业,实施“政企分开、市场化经营”,把相应职能委托给企业。在产业布局上突出高新技术和科技创新,以中科院育成中心为载体,构建“研发——孵化”产业共建模式,全力支持尼龙56、纳米材料等高科技项目发展,为晋升国家级高新区奠定坚实基础。三是因地制宜调整大孤山经济开发区管理体制,由丹东市委、市政府派出机构,调整为东港市委、市政府派出机构,内设机构由9个减少到6个,人员编制由211个精简到88个,减少123个,所属事业单位部分整建制划归东港,部分予以撤销,彻底理顺了开发区管理体制。

(三)积极组建企业集团,盘活资产对接市场

丹东市把组建企业集团作为重振国企雄风的重要举措,制定出台了组建市属企业集团工作方案,把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和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紧密结合,努力盘活国有资产存量,激发创新创造活力。目前,市本级已组建了城建、交通、文旅3个企业集团,并完成集团母公司注册。其中,城建集团注册资本为10亿元,划入了市住建委、市规划局下属的房产经营公司和规划设计研究院2家事业单位,以及城建房地产开发公司、建设科技发展中心2家国有企业。新组建的城建集团法人治理结构更加规范,经营活力明显增强,发展前景非常看好。集团接收的规划设计研究院,此前已连续3年亏损,划入集团后业务范围大幅拓展,仅2个月便实现了扭亏。目前,集团接收的4家企事业单位的500多名员工思想情绪稳定,对企业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四)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改善服务优化环境

丹东市对标先进地区,从完善审批大厅建设、优化审批体制机制入手,坚持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解决企业和群众反映突出问题。市委印发了《丹东市优化公共行政服务改革方案》,主要领导同志亲自协调推动,深入走访调研,面对面提思路、教方法,在全市推行“开办企业3个工作日内完成、不动产登记5个工作日内完成、建设工程项目40个工作日内完成全流程审批”。全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数据开放共享,打破“信息孤岛”,采取“多评合一、并联评估评审”等方式,实现“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审批、全流程网上办理”。在审批流程再造上,拓展“多证合一”内涵,增加了申领税务发票、银行开户等人性化功能,为企业提供便利;成立不动产登记中心等5个分中心,与服务中心统一运行、统一管理,方便群众办事。

从丹东市的做法和经验中,可以看到:

(一)坚持用足用好改革关键一招是破解振兴发展难题的“金钥匙”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当前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还处在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经济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迫切需要像丹东那样,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切实增强改革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破除传统思维,坚定改革决心,从完善和搞活体制机制入手,加大改革力度,把改革关键一招用足用好用到位,为老工业基地振兴探求新路径。

(二)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是改革攻坚的重要方法

丹东市始终树立强烈的问题意识,坚持实事求是,奔着问题去,对着问题改,无论制定方案、部署推动,还是督促落实,都把解决问题作为改革目标,有针对性地解决了一批影响发展和群众关切的重大问题,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

(三)坚持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是确保改革取得成效的重要保证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抓落实,强调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要求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丹东市坚持科学精细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真抓敢抓、善抓常抓,对重点改革任务建立清单和台账,盯住抓、反复抓,既注重抓主体责任、又注重抓协调督察,形成了全过程、高效率、可核查的改革落实机制。实践证明,只有不折不扣贯彻中央改革部署,明确职责任务,拧紧责任链条,扎扎实实落实改革,才能做好新时代的改革人,答好新时代的改革卷。

猜你喜欢
丹东市丹东改革
乡镇改革怎样防止“改来改去”?
改革之路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金融支持分析
丹东地区耕地土壤化学质量探究
对丹东市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的研究
丹东味儿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
丹东第一医院简介
朝鲜在丹东设领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