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真相时代”传统媒体如何寻求新闻真相

2018-11-20 02:05◎陈屿
新闻前哨 2018年10期
关键词:后真相时代摊贩舆论

◎陈 屿

传统新闻真实声音式微

2017年底,一则泰国广告刷屏网络。短片中,一名老板娘欺凌摊贩的视频被上传到了互联网,引发网民的人肉和辱骂,然而,网民只看到欺凌现场,看见大妈没收摊贩的蔬菜,看见伙计们驱逐摊贩;但他们看不到的是摊贩曾欺骗客人,老板娘“没收”摊贩蔬菜的行为实际上是照顾摊贩,帮其回收剩菜。这则广告反映了我们不少人的思维,很多时候,我们仅凭看到的一点“事实”,就随意批评甚至谩骂。

类似事件在我们身边屡见不鲜,假若我们事先建立了预先立场和价值判断,即便真相从光怪陆离的谎言中破茧而出,也并非是“键盘侠”们所想要得到的“答案”。对于媒体而言,新闻逆转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媒体为了吸引眼球,在报道焦点事件时,往往忽略媒体应坚持的客观、真实原则,而将猎奇、抢传播速度放在坚守信息真实的前面。这一切,正推动传统新闻舆论生态发生巨变。

1.情绪化新闻正透支公众信任

2017年12月20日,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的江歌案宣判,日本东京地方法院一审判处被告陈世峰20年有期徒刑。江歌案从网络媒体首先介入开始,到严肃媒体介入,从道德审判到最终庭审,充分论证了“后真相”时代,社会媒体利用舆情,煽动仇恨,制造冲突,呈现出情绪比真相更重要的舆论生态。

罗尔事件是2016年底最热门的热门新闻之一。深圳作家罗尔为罹患白血病的女儿撰文求助,因此获得媒体传播从而获得两百多万元社会捐款。但很快事件发生反转,有网友披露罗尔的职业、房产、婚姻等个人状况,从而在全网引起对罗尔的声讨。与之类似的,还有偷鸡腿的单亲妈妈刘某燕报道风波,四川泸州初中生赵某坠亡事件,都反映出部分媒体报道以情绪渲染、鼓吹鼓动为目的,产生报道内容与客观事实不符,甚至背离的结果。这些情绪化新闻的接连诞生,造成公众对新闻媒体的信任一再被透支。

2.传统新闻业和主流声音式微

传统新闻和主流声音的衰落导致了两种不同的观点,支持者认为,信息精英垄断时代已经过去,公民新闻和自媒体的蓬勃发展,反映了网络技术创造的信息民主氛围。反对者认为这样的信息民主是一种彻头彻尾的幻觉:在一个没有编辑把关和充满倾向性报道的舆论场,真相是第一个被牺牲的。而有着高亢和甜美嗓音的人就能胜出[1]。

3.对社会凝聚力和价值观产生冲击

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然而“后真相”却打破了新闻与事实之间的联系。社交媒体滋生了大量“二次解读”的快速传播,导致一些经过歪曲和篡改的信息被大肆宣传,真实不再是新闻报道的核心,而让位给情感、意见和立场。在互联网公共空间中,网民讨论和反驳的最终目的不是寻求真理,而是寻求所谓的“共识”,甚至是“站在一起”,传统的价值观在这个过程中可能被颠覆。

“后真相”症结探源

后真相时代,新闻舆论遭受冲击,源自于互联网重构了传统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带来了社会心理、传播方式和媒体行业的转型契机。

1.社会心理的变化

在现代化风险面前,专家系统的权威地位遭到质疑,科学与民主对理性的垄断被打破了。我们延伸到个体信任来看,本体安全面临着现代化的威胁。人们的生活经验和既定做法被打破,信任的习惯也受到威胁。人们普遍对全球化、环境、科学、健康、政治秩序等无法预测和掌控的风险感到无所适从,陷入一种本体性焦虑,发展到后期脱离了特定对象,形成了一种非存在却无所不在的焦虑。网络时代的人们拒绝大一统的价值认同,至少不依赖任何权威,或者不再依赖道德感的永恒,对任何宣布为绝对可靠的东西都表示怀疑。

2.传播方式的变化

网络时代的舆论与大众传媒时代的舆论不再相同:网络上,各种社会化媒体中,有着不同情感和生活经验的网民汇聚在一起,形成意见表达的“共同体”,它具有暂时性、部落性和远离理性的特点。在这些舆论的小圈子里,真相虽在一定程度上基于真理很理性,但同时也具有强烈的主观性、随机性、情感性。郑永念认为:“在数字公共领域中,网络言论主要是是为私人利益说话,但很少有人在意通过劝说、谈判和妥协来适应他人的立场。”这种临时拼凑的观点小圈子,便是滋生后真相话语空间的土壤[2]。

3.传媒业的变化。

约瑟夫·普利策曾经说过,如果一个国家是一艘在海上航行的船,记者就是船首的守望者。他会在无边无际的大海上观察一切事物,审视大海上的潜在风险,并及时发出警报。而现在新闻媒体的职责正在削弱。大众传播时代,碎片信息充斥着社会化媒体平台,新闻把关时间被大大压缩。与此同时,专业媒体核实新闻事实的资格和动机也受到公众质疑。对新闻审核缺位的后果,是在“后真相”时代新闻线索已经“爆仓”,但“真相”却少之又少[3]。

专业媒体进入转型节点

后真相时代,面对复杂的传播环境,专业媒体面临新的转型。

1.把握脉搏,寻求最大公约数

传统媒体要在宣传上寻求“供应面改革”。策划新闻选题时,必须考虑民众对于一个事实形成认知的过程。在后真相时代,报道真相不再只有单一路径,而是在报道过程中达成多方共识。突发事件发生后,社交媒体的传播和扩散往往比传统媒体更快,在传统媒体介入之前,民众已经形成了对于事件的一个潜在共识。当某一观点成为民间主流后,新闻报道就需要充分考虑受众心理,不能简单地坚持客观报道,除了要报道出真相,也要让观众相信事实。

2.及时跟进,做新闻的“把关者”和“意见领袖”

在后真相时代,媒体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警惕性,当某条信息被广泛传播,当一个话题引发社会关注,就要即刻作出反应。利用自身优势将客观事实全面、真实地呈现给公众。这正是专业记者崭露头角的时候。他们从专业的角度筛选、分析和整理大量的信息,通过正式渠道发出权威性的声音,通过大量客观、公正、细致的报告引导,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有效维护了传统媒体的公信力[4]。值得关注的是,人民日报海外版旗下有两个微信公号:“侠客岛”和“学习小组”,它们议题设置能力强,舆论引导水平高,在重要时政、领导人报道尺度上的创新探索方面独树一帜,甚至成为风向标。

3.强化认识,确保报道公平公正。

传统媒体和新媒体都是社会网络中的节点。公共性是机构媒体最重要的属性之一。它体现在三个方面:媒体必须为公众服务,媒体作为公共平台必须开放,媒体的使用和运营必须是公正的。媒体应该成为各种利益集团之间的纽带,是表达、沟通和交流的中介和平台,是不同利益团体进行理性交流和协调的公共空间。在当前的中国,要“照顾好各群体的利益,努力促进社会各群体的沟通,增进不同社群、不同阶层的相互理解,树立情感认同,缓解社会冲突,化解社会矛盾,推动社会和谐发展。[5]”

注释:

[1]刘宇轩、巢乃鹏:《后真相时代的受众心理与媒体策略》,《青年记者》2017年第 16期

[2]董卫民:《挖掘新闻:从后真相出发——“异化”真相下的新闻生产》,《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2期

[3]南塬飞雪,胡翼青:《后真相时代新闻专业主义的危机》,《青年记者》2017年第 16期

[4]黄晓耘:《试论新媒体时代新闻记者的改变与坚守》,《视听》2016年第1期

[5]张华:《“后真相”时代的中国新闻业》,《新闻大学》2017年第3期

猜你喜欢
后真相时代摊贩舆论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新媒体时代受众视域中“后真相”时代成因浅析
后真相时代新闻报道“标签化”现象研究
2017,国妆产业在“后真相时代”的三个真相
默克尔面临的“后真相时代”(观察家)
风味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