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压力

2018-11-19 10:57王丹
现代交际 2018年19期
关键词:心理压力大学生学生

王丹

摘要:在全面决胜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新时代的大背景之下,不管是从国家还是社会、个人角度出发,都面临着不一样的挑战和机会。大学生作为一个时代未来的中流砥柱,担负的责任更大。更应关注当今大学生应对压力的能力以及解决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压力

中图分类号:B844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19-0146-02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不仅影响他们自身的发展,而且也关系到我国全民素质的提高,更关系到对未来人才的建设。一项关于当代人主要素质的调查表明,很多当代人具备的素质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最欠缺的因素就是心理素质。有人在遇到挫折后因抗压不足就自我否定,甚至会失去一切行动的信心和梦想。大学不仅只是个学习的阶段,还要考虑学业、即将面临的就业、人际交往等各方面的问题。所以关注大学生心理压力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关注大学生面临心理压力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从年龄角度来看,大学生属于青少年,身心发展尚未完全成熟,正处于一个对未来憧憬、好奇、探索、半懵懂半成熟的阶段。由于这些特殊的原因造成了一些特殊的问题。如对自己所学专业的满意程度,人际交往问题,各种感情冲突问题,是否应该恋爱问题,对毕业后考研还是就业问题,等等。现在一些高校经常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一些大学生从紧张的高中生活来到轻松的大学校园,开始享受这种状态,在学习上懒散堕落,在生活中安于现状、敷衍了事,在压力面前惊慌失措,在挫折面前胆战心惊,这些都是信心缺失的表现。所以加强对大学生抗压能力的培养,可以增强其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2)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校园氛围。如果压力过重,不能及时解压,长期下去容易产生悲观情绪,让人产生很强的挫败感,此外,身心疲惫的时候,人就会失去做事情的勇气和信心,从而产生莫名的烦恼和愤怒,郁闷和暴躁,甚至有人会出现自杀的念头。为了抵制这种现状,一定要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而学校是培养学生的重要基地,积极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优化校园文化坏境,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越来越多的人也认识到,只有加强对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才能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的新人。

(3)有利于社会和谐。2015年5月2日,中国人民大学一名学生在宿舍跳楼自杀,这次事件与4月7日中国人民大学一男生跳楼仅隔了不到一个月,频发的跳楼事件不得不引起人们对高校学生心理状态的担忧。其实,“大学生自杀行为”绝不是一个偶然事件。在其他学校也发生过类似事件。天津师范大学一名学生,因为被查出是乙肝携带者被室友孤立,在宿舍烧炭自杀;2014年,中山大学历史系硕士研究生因毕业论文写作不顺利、找工作处处碰壁,没有脸面对家人,在宿舍自杀身亡;2014年东南大学一名大四男生为情所困跳楼身亡……《中国青年报》的一份报告显示,“14%的大学生有抑郁症状,17%出现焦虑症状,12%存在敌对情绪。”个别性格极端的大学生不管在学习中还是人际交往、情感冲突中遇到挫折或压力就想着用自杀的行为来逃避问题,寻求解脱。这造成了极大的社会问题,因此加强大学生正确处理心理压力的能力培育,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大学生心理压力的主要来源

(1)就业问题带来的压力。新时期,全民素质综合提升,科技发展速度远远超越人类想象,电子劳动力牢牢占据了市场以及一系列其他因素造成了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不管是从身体还是从年龄上讲都处于一个十分敏感的阶段。面对如此严峻的社会就业形势,大学生的心理压力愈发增大。

(2)学习方面带来的压力。进入大学后学习环境发生的变化让学生无法马上适应,还有与自己学习地位发生巨大变化的落差。一方面,学生从高中紧张的学习状态来到大学这个学习环境相对宽松的氛围中,会在心理上产生一定的不适应,与高中时期相比,大学更注重自主学习,但学习任务并不与学习环境成正比,学习环境相对宽松,学习工作却一点也不轻松,课程时间长,课程内容复杂,课程量大。而且,高中的课程学习只是对知识简单的背诵、储存,重心是考试,而在大学课程中,更注重的是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并能提出自己的看法,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种种的变化,让大学生束手无措。另一方面,进入高校的大学生,大多数成绩十分优秀,学校里的高材生,老师眼中的优秀者,家长引以骄傲的对象,在进入人才济济的高校中,自己不再像以前那样突出,得不到老师的重视,以前那种优越感消失,有些学生接受不了自己地位发生的变化,失落感、惶恐、羞愧、焦躁、忧虑接踵而来,这种反差很容易造成心理压力。

(3)人际交往带来的压力。首先,从心(下转第145页)(上接第146页)理角度来说,每个人都是以自我为中心,都希望自己能得到别人的关注和赞扬,自己的价值被承认,因此,在与同学的交往过程中,重心都放在自己身上,积极地表现,想得到别人的关注,忽视别人,希望别人都能接受自己。但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基础是互相尊重,互相赞同鼓励。这也是造成人际交往关系脆弱的原因之一。其次,现在网络发展如此迅速,一些学生每日窝在宿舍,拿着手机玩,开心、难过等情绪都会发朋友圈,向网上好友诉苦衷,完全忽视了与身边同学、舍友交流,缺乏与人进行交流的基本态度,长期如此,就会排斥与身边的人沟通,导致一系列的人际问题的出现。

三、缓解心理压力的措施

(1)个人寻求适当方式缓解压力。大学生要形成宽容的心理品质,正确对待成功和失败,不因一点挫折、失败就想着放弃,不因一点成功就沾沾自喜,狂妄自大。现在大学生普遍对自己的要求高,特别在意成败,长久下来就会出现心理问题。心理学研究中有一种“内省法”,就是让人冷静地观察自己的内心深处。然后将观察的结果说出来。这样可以使紧张的心情得到释放,就会感到轻松一些。正确地评价自己,永远保持一颗平常心,对自己的素质、知识才能、社会适应能力等都要有自知之明,尽量避免从事一些力所不能及的事情,或避免从事不适合自己的体力和精神的活动,勿好高骛远,应善于自我调节,有张有弛。再次,寻找一种适合自我的发泄方式,保持身心愉悦。

(2)政府积极采取措施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政府应完善就业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致使社会腐败风气不断扩散,找工作都通过找关系,有钱、有人脉就是王道,完全忽视了就业者的工作能力,政府应该清政廉洁,发扬公正、公开的办事原则,坚决抵制就业中的不正风气,岗位机会面前人人平等,为择业者提供一个公平的就业氛围,从而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

(3)学校应多创建释放压力的平台。学校要更多地重视大学生的行为品质、做事和做人的态度。要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不总是得心应手、事事顺利,挫折是无处不在的,要引导学生敢于接受挑战,勇于承认错误,在困难面前临畏不惧,指引学生即使身处险境,也要坚强不屈,百折不挠,积极向上,引导学生用辩证的眼光看问题,一分为二,不要走极端。还要让大学生形成“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让学生明白自己价值的真正实现要通过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美)菲利普津巴多等.津巴多普通心理学(第五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李红霞,唐玉琴.当代大学生心理压力及调查分析[J].世纪桥,2007.

[3]石颖,周倩,肖甜甜,石淼.90后大学生心理压力及应对方式[J].调查重庆与世界:学术版,2013.

责任编辑:刘健

猜你喜欢
心理压力大学生学生
基于BSTL与XGDT算法对多级别心理压力的评估
赶不走的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学生写话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通过图片看内心
聪明的学生等
缓解心理压力的两种方法等二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