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静江
[摘 要] 教师调配由县级部门统一实施,学校没了人事权,这样的改革措施带来的一个副作用就是,教师可能“对上不对下”,在不犯原则性错误的情况下,教师对学校的一些临时性安排不太“感冒”。或许,在教师心目中,学校就如同“拔了牙的老虎——不足为惧”了。面对这一问题,“县管校聘”要立足一个“三角地带”。
[关键词] “县管校聘”;立足;“三角地带”
第一个地带:充分尊重教师权益和个人意愿,积极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如果教师不愿配合学校的临时性安排,除了教师自身可能存在问题之外,其实,学校是否也同样存在一些问题呢?如,临时性安排的合理性如何,教师个人能力衔接性问题,教师家庭中是否存在“撞车”安排,或者教师的身体状况和心理状态不佳等。其实,这些都应该作为校方考虑问题的范畴,而只有把方方面面都考虑在内,做一个统筹安排了,或许学校拿出来的临时性方案才是更为人性化,也更容易得到对方的认同与接纳。而即便校方全盘考虑并慎重提出来了,也应该有充足的思想准备和心理基础允许对方有拒绝或适当考虑的机会和空间。我想,这也是学校充分尊重教师个人权益,并为整个学校工作营造良好工作氛围和人际关系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心理条件。只要学校能把握住这个“心理地带”的话,教师是不会轻易拿学校的决定来“开玩笑”的。
第二个地带:奖罚分明,公平公正,积极构建健康、高效的校园生活。
工作也好,学习也罢,甚至人际交往等,在校内,这些其实都是教师的校园生活中的一部分。既然人是群居性动物,那么,就意味着不管是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对外界环境有一个基本的需求,就是渴望融入群体并得到群体的接纳、肯定和夸赞。而想要让教师以更加热切、饱满和积极的姿态融入学校生活中来,最好的办法不是“堵”而是“疏”,怎么疏呢?还是那句老话“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那就让全体教师都放在一个公开透明的制度和准则下面来考量,哪怕是校长也不例外,而且考核的小组最好是由各个层级教师代表构成的。这样在对话、碰撞中就能发现许多的问题,也会在深入探讨中不断寻求新的方法和出路,从而给每个教师提供了解答心中疑虑和困惑的机会,而这也有助于教师本人在思考和摸索中慢慢建立起一种更为科学健康的工作观和生活态度,让自己在接受制度约束和人文熏陶中,让自己脱胎换骨,以崭新的面貌去面对自我和学校的各项安排。倘若学校能立稳这个“法治地带”的话,教师在考虑问题时,会更加慎重和细致,即便教师选择了暂时退出,我想,这无非也是给教师本人和其他教师提供了一次很好的自我教育的机会,对学校而言,岂不是“四两拨千斤”的好事。
第三个地带:全力搭建学习、对话和自我展示的平台,积极提升教师的精神内涵。
教师为何会果断拒绝学校的临时性安排呢?除了学校的原因外,还有一点就是教师的思想觉悟可能有待提升,学校给予教师的“精神营养品”不足,从而最终导致教师的精神“缺钙”。怎么办?最有效也最迫切需要的就是“补钙”。学校可以多方并举的方式来满足大家的不同需求,我觉得最好的设计思路是“自助餐”式学习计划,也就是,学校先对教师做一个问卷调查,看看教师对学习和培训的看法和要求,然后,学校再结合大家的意愿制定出学习培训菜单,接下来就跟饭馆吃饭一样了,让对方“点餐”,然后精心准备,到最后的自行“品尝”和消化吸收。这种看似繁琐的设计安排,恰恰为学校提升教师的学习效能开足了马力,也提升了整个学校的文化氛围和师资水平。而等到学校如此煞费苦心地为每个教师量身定做学习计划,并积极协助、化解教师在学习中遭遇的各类问题之后,教师本人又怎么会不由衷地感激学校的用意呢?而一旦教师对学校抱有较好的印象和感触,那么等到学校提出一些临时性事情的时候,想必教师也会乐于参与和积极完成的。当然,这里需要说明一点的是,学校在推进个性化学习和培训的过程中,应该允许教师自愿参加,不能搞“一刀切”,而应该把重心放在“吸引”上面,就是通过活动对教师产生各种理想化效果来逐步诱导其他教师参与进来,只要学校肯在这些方面花心思,譬如,给教师搭建展示的舞台、对话的空间等,那么,教师焉能不会心动?另外,学校也应该避免陷入一种“指向性偿还”的怪圈,就是学校以培训以及给教师带来的成效作为要挟教师服从学校安排的筹码。显然,这是一件很不道德的事情。因此,这个过程的重心还是在于启发、引导和感染。看来,这第三个地带“精神文化地带”才是更为核心的部分,也是学校在贏得人心、走向远方的重要保障条件。
一所学校想要赢得每个教师的芳心,方法千千万万,但总结出来的特点和规律可能也无非就那么几条,而我列举的“心理地带”“法治地带”“精神文化地带”这三个地带,如果能三者有效紧密结合,形成一个稳固的“铁三角”,对学校更好的指导、激励、提升和主导教师会来得更为科学有效。只要校领导和全校教师都能积极思考和探索,那么,不管是“县管校聘”还是“省管校聘”,都只是一种外在形式的改变,而绝不会对学校和教师有太多的冲击和影响,而前提是,学校如同一棵大树,根在地底下已经扎得足够深。(责任编辑:刘洁)
(作者单位:江苏江阴华西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