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的体会

2018-11-19 11:05高宏英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8年29期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盆腔炎效果

高宏英

【关键词】盆腔炎;中西医结合;效果

【中图分类号】R711.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29..02

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和多发病,多发生于性活跃妇女,其发病率高居不下,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盆腔炎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急性盆腔炎未得到彻底治愈既可以转为慢性盆腔炎。我站对临床诊断为盆腔炎的患者,根据急慢性炎症分别采取不同方法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站2009年4月~2011年4月收治盆腔炎患者69例,其中急性盆腔炎26例38%,有5例是产褥感染:慢性盆腔炎43例62%,发病年龄24~48岁。

1.2 临床表现

(1)急性盆腔炎患者多为产后、流产后或宫腔手术(放置宫内节育器、刮宫术、输卵管通液术)后,出现腹痛伴发热,阴道分泌物增多,有异味,严重时有高热、寒战、头痛、腹胀,伴恶心呕吐。查体下腹部有肌紧张、压痛及反跳痛。盆腔检查:阴道充血,有大量脓性分泌物,穹隆部有明显触痛,宫体及附件区压痛,有时可扪及肿块。伴血象升高。

(2)慢性盆腔炎患者全身症状多不明显,有时可有低热,易疲劳,病程时间较长,一部分病人可有神经衰弱症状,如精神不佳、周身不适、失眠等。当抵抗力低下时,易有急性或亚急性发作,出现下腹部坠胀疼痛及腰骶部酸痛。多于劳累、性交后及月经前后加剧,有时盆腔淤血,病人可有月经量增多,月经失调及输卵管粘连造成不孕。查体子宫常呈后位,活动受限或粘连固定,附件区增厚,压痛阳性。

2 结 果

2.1 急性炎症期

患者卧床休息,半卧位。治疗方案:①大量抗生素、青霉素、庆大霉素、甲硝唑、抗感染,日两次静脉滴注,用药7天后改用口服抗菌素。也可根据药敏试验选用抗生素。②中药方剂用于消炎化瘀,方剂如下:双花15 g、连翘15 g、生地15 g、丹皮15 g、绫子15 g、板蓝根15 g、大青叶15 g、陈皮15 g、枳壳10 g、郁金15 g、当归15 g、甘草10 g、生蒲黄10 g、五灵脂10 g、坤草20 g共5付水煎服,以上病例除2例因盆腔积脓,手術引流后,均采用以上治疗,治愈出院。

2.2 慢性盆腔炎

注意休息,增加营养,提高机体免疫力。治疗方案:①抗生素:庆大霉素24万单位、甲硝唑250 mL日一次静滴。②中药方剂用于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方剂如下:丹参20 g、赤芍20 g、桃仁15 g、厚朴15 g、积实15 g、大黄10 g、芒硝10 g、败酱20 g、甘草10 g。12付日一次灌肠,用药前将药液加热40度,用14~18号导尿管滴入。还可以加用激素强地松口服,协助治疗。12天为一疗程,中间间隔一周开始第二个疗程,一般慢性盆腔炎2~3个疗程可达到基本治愈。以上43例患者按上述方法治疗,除有3例未达到疗程,其余均达到好转基本治愈。

3 讨 论

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以往急性盆腔炎多采用单纯抗生素治疗,虽然近期效果良好,但患者往往由于症状好转中断治疗而未达到疗程,病程迁延至慢性炎症,后因长期慢性炎症,机体抵抗力低下,月经前后等可引起急性发作,严重者可出现弥漫性腹膜炎、败血症及感染性休克等。慢性炎症由于久治不愈反复发作而影响妇女的身心健康,给病人带来痛苦。近年来本站采取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得出结论是:中药治本,西药治表,表本兼治才能达到治愈的目的,中药有西药抗菌素及手术治疗不可代替的作用,而抗生素使用时间长,副作用多,易产生耐药性和拮抗作用。盆腔炎的中药治疗以清热解毒为主,辅以活血化瘀,副作用少,可以较长期使用。再加上手术引流术后中西医结合治疗可彻底治愈盆腔炎。体会粗浅,可共同探讨。

参考文献

[1] 乐 杰.妇产科学.第七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社,2008,246.

本文编辑:赵小龙

猜你喜欢
中西医结合盆腔炎效果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迅速制造慢门虚化效果
抓住“瞬间性”效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中药汤剂联合中药足浴及耳穴压豆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临床分析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48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观察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