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分析演出场馆《草庐剧场》和实景演出《草庐·诸葛亮》的剧场设计,四川话版《茶馆》、舞剧《蒙古传说》及话剧《杜甫》的舞美设计。
【关键词】 严文龙;剧场设计;舞美设计;《草庐剧场》和《草庐·诸葛亮》;《茶馆》;《蒙古传说》;《杜甫》
文章编号: 10.3969/j.issn.1674-8239.2018.07.014
实话说舞美设计不是个好干的活。真艺术家不愿干,假艺术家干不了,半真半假才行。其实半真半假最难拿捏,要理解和研究的事情很多,比如绘画、文学、戏剧、音乐、表演;再如艺术、技术、预算、工期;还有编剧、导演、领导、观众、同行;还有……还有自己。一个没弄明白就瞎菜,都弄明白又没可能,弄个半明白都不易……但这么多事都半明白了就可能接近半真半假艺术家的境界了。
相对来说,画家好不少,尤其当代一些绘画,发明一种题材或者画风,譬如,画笑脸的岳画家,一招鲜吃好多年。舞美不行,每回都得是新鲜的,得招招鲜,可这么多人搞了这么多年的舞美,哪有那么多新鲜招啊。咋办?
我想只能这样:一是要不拘一格,不要有框框,不要有理论约束,想怎么干就怎么干。二是就看效果,所谓看效果,就是看你搞的这个舞美有没有帮助这个戏产生了动人心魄或者发人深思的效果,或者起码产生了让人觉得有趣的效果。三是尽量针对专业观众或者同行想问题,心里别老装着不懂行的普通观众(这个值得商榷)。四是技术上你得谦虚地跟技术专家商量,得把它实现。做到这几点,万一你的某一个方案不是自己新鲜得活蹦乱跳也没关系,加上演员的表演,整体上构成了一种难忘的魅力就行了。至于你的某个舞美设计作品是不是具有了独立的、高超的艺术价值,那得碰运气,这运气主要是看你碰上个什么导演。
1700多年前,湖北襄阳的隆中是诸葛亮青少年时期隐居耕读的地方。实景演出《草庐·诸葛亮》的剧场便建在了这里。如同当年隐居的诸葛亮一样,这个剧场也不在繁华的城市中心,而是隐居在远离城市的群山环抱之中。
远离喧闹的城邦,隐居山林间简陋的茅草屋,一直是几千年来中国人的修行方式。这种行为被称作“隐”,这样的人被称作“隐士”。隐士,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非常独特的一种现象,他们崇尚自然无为的人生态度,选择避世自修的生活方式,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独立人格和自我审美的关照。笔者希望这间草庐剧场也具备这种“隐士”品格。
山脚下的《草庐剧场》整体呈圆环造型,为开放式露天剧场,总高23米;外围直径70米。整体外装采用竹、木、草包装形式,顶部为异形飞檐草顶及双曲面穹顶结构,呈现古朴高雅、规模宏大的草庐建筑群落。不知是偶然所致还是文化传承的必然,最初构想这个剧场的平面像极了中国的太极八卦,这并不是事先想到的,而是事后觉得像。既如此,索性在中间的升降水池演区加上了一个太极形状的浮桥。以世俗的方法表达诸葛亮通天晓地、呼风唤雨、运筹帷幄的艺术形象。
剧场主体由15个大小不一、高低错落、梯级纵横、飞檐穿空的竹草建筑环抱而成。优美的自然山体作为更加深远的背景,成为剧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当剧场后区大小不一的十座草庐建筑借助机械动力滑动打开时,山体便成为了更加广阔的舞台。
剧场中心演区为直径28米的正圆形,由一个等大的水池和升降平台构成,它可以根据演出的需要随时变换为水池演区或平台演区。圆形水池通过两条水道贯通于包围剧场的外湖。诸葛亮亲赴东吴舌战群儒的一条小木船和铜雀台前大乔小乔上场乘坐的两条铜雀花船经由这两条水道可自由进出。
演区的十座草庐上共设有可独立升降的128块电动投影幕布,根据演出的需要可随时变换投影画面的构图。
灯光及投影机分布在剧场两侧和观众席上空专门的设备间里。
观众席(含控制室)为四层楼台式造型,并与演区保持完全一致的草庐风格。观众坐席1500个。观众席的3层和4层设有供观众休闲游览的茶室和观光空间。作为一个旅游休闲演出的剧场,笔者希望这座建筑本身应该具备极其重要的观光游览价值和休闲生活功能。
关于经典
老舍的《茶馆》是一个戏剧文本的经典。
焦菊隐先生在人艺排的《茶馆》创造了中国剧场演出的一個经典。这个经典是焦先生和于是之、蓝天野、郑榕、王文冲等艺术家在那个时代那个剧场共同创造和演绎的,你若有幸在那个时候那个剧场看到了,算是有福气。没看到的只能遗憾了。
话剧演出的本质就是现场观看,现在,那个经典我们再也无法现场观看到了。
那么,重排《茶馆》的意义是什么呢?肯定不是重现,重现不了啦。时代的变迁,大师们的离去,那个经典无法再次重现于剧场了。所以,它的意义首先肯定是不重现,不重复。既然不要重复,索性再狠一点,也不要“改良”,“改良”也是没出路的。真正的出路只有一条,就是“砸烂”,把“椅子”都“砸烂”,不向经典“鞠躬”、“作揖”、“说好话”。
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或许自身也是颠覆前人的结果,对于经典最大的尊重就是探索它可能存在的更多价值,而且用事实证明它!
所以,我和导演李六乙一合计,《茶馆》就设计成了这样。
关于风格
年轻的时候做设计,总不愿意做写实风格的设计(现在也是如此),一来麻烦,二来没意思。原来人艺《茶馆》的舞美设计就是个写实风格的,也挺棒,这跟那个时代的艺术趣味和思想体系有关系。现在这个设计是写实风格还是写意风格?还是由写实慢慢转向写意?还是就是写意?我想不清楚,也说不清楚,我也不认为有必要想清楚和说清楚。
我甚至不大赞成“写实”、“写意”这一类的说法,也不太赞成“风格”这个说法,更不赞成舞美设计师刻意追求一种独特风格并追求一辈子的说法或做法。因时因事因地因年龄因认识,变来变去才是正道,尤其是戏剧,尤其是戏剧舞美。
我也不认为一出戏一定要保持风格的一致性,就是所谓的风格统一。统一与不统一不重要,重要的是表现力怎么样?艺术不要去遵循理论和学问,艺术创作本身从来也不会有至高无上的理论和学问,一切都是可以不遵循的,甚至最怕的就是遵循。
舞剧《蒙古传说》
编剧:关山
总导演/舞蹈编导:桑吉加
艺术总监:赵季平
舞美设计:严文龙
服装设计:陶蕾
灯光设计:陈剑明
不搞成庸俗的蓝天白云绿草地是这个舞美设计的基本原则,这与大众的习惯、经验和期待肯定是不同的。《蒙古传说》是一部由政府投资的、带有旅游商业演出性质的舞剧,按常理搞些俗招也在所难免,所幸编剧、导演、作曲等都是有品味的艺术家,都不愿流俗,都希望在满足政府、投资方、游客的基础上还要满足一下自己。所以,便有了现在这个还不算太俗(其实也还是有点俗)的方案。
除了尽量用弧线的舞台硬体结构抽象地表达草原的辽阔壮美外,还利用影像投射在这些舞美的硬体结构上,表现天空中飞翔的雄鹰、草原上奔跑的马群、狂风中翻滚的草场、战争中熊熊的烈火,使舞台呈现出一个美丽、壮阔而又残酷的远古草原意象。
值得一提的是,机械设计老师傅续增不仅设计了复杂的旋转升降转台和弧形移动车台,竟然还满足了创意会上大家近乎玩笑的创意,真的设计了几组可以瞬间发射多枚飞箭的机械兵器。当十几只飞箭掷地有声地铛、铛、铛扎在离演员几米远的木质台板上时,观众真的吓坏了。
中国诗词的基本特征是寄情于山水。《杜甫》的舞美设计很自然便想到唐宋时期的山水画。不同的情节和场景配以不同的山水画作,将之放大成为一种表演的背景或者空间的意象,较之搞一些写实的立体布景确实省事不少,也优美不少。
当然,这些设计如果还算成立,得益于绘景老师张庆山和他的那些学生们,尤其那些绘制于纱幕上的中国古典山水,手艺的确很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