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文理学院文学院 汪萃萃
文学社团是高校内由一群学科、专业、研究方向相似的爱好文学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愿组织而成的学生团体。高校文学社团,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草庐文学社成立于1978年,“繁荣校园文化,增进学术交流,提高文学修养,培养文学新秀”是其宗旨,秉承这一宗旨,结合“文化襄阳”和“书香校园”建设的契机,草庐文学社秉承优良历史传统,保持正确发展方向;搭建学科竞赛平台,助力文学新秀成长;善用媒体营造氛围,内外兼修书香满院。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一般要经历一个逐步完善定型和深化的过程。一所优秀高校的校园文化需要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不断沉淀、积累、提炼,才能形成一种理念、一种精神、一种境界。人们走进校园,就会感到一种浓厚的学术氛围和体现这所高校的特有的传统和思想精髓。37年来草庐文学社,始终坚持校园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
首先,草庐文学社建设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思想政治工作进社团,是大学生社团保持正确发展方向的需要,也是大学生社团保持强大生命力的需要,草庐文学社不断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覆盖面,进一步将思想政治工作全面覆盖到所有社员。草庐文学社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价值取向,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深刻内涵,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是非标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大力弘扬先进文化,积极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其次,草庐文学社建设坚持以促进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贯彻落实为目标。校园文化建设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只有坚持不懈地引导和帮助广大社员开阔新视野、树立新理念、学习新知识,校园文化才能成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有用文化。
再次,草庐文学社建设坚持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己任。高校只有主动地回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和关切,并自觉地融入到所在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潮中去,校园文化才能日益显现出其旺盛的生机与活力。例如在2008年5月,在奥运即将来临之际,草庐文学社积极配合湖北省襄樊市关心下一代委员会,举行了“激情奥运,阳光校园”读书征文活动,取得优异的成绩,在投送的10 余篇文章中有两人获得一等奖,两人获得二等奖,四人获得优秀奖。
第二,学校领导和学院领导重视社团发展,对于草庐文学社的发展,政策上予以扶持,资金和师资力量上给以保障。草庐文学社的发展离不开学校领导和学院领导的重视,学校将草庐文学社列为重点建设社团,学院为社团指定了专业指导教师,并在业绩考核中为指导教师以课时体现。在资金上,只要是对社团发展有利,对学生成长有益的学生活动,学院都会给予一定的支持。
第三,以制度建设为抓手,注重社团管理。草庐文学社依据《学生社团管理办法》,建立了《草庐文学社章程》,确保草庐文学社的成立审批、年度注册审核、重大活动申报的审批程序以及社团的活动经费等在法律法规、校纪校规的规范下进行。草庐文学社立足长效,建立机制,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健康发展。每一届理事会,都能很好地继承前一届的优秀传统,并根据前任的经验进行改革,不断规范社团管理,加强各部协作,提高工作效率。
草庐文学社努力搭建“学科竞赛平台”,让广大同学“学以致用”,形成学用相结合的形式。
在校内,草庐文学社结合学校学生生活实际开展学科竞赛活动。例如,“绿营杯征文”是每一个湖北文理学院学生参加的第一个校内征文,征文里包含着同学们对军训生活的感受;“一封家书征文”字里行间充满着对家人的思念和关怀。2013年,全国人民为了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在奋发努力,2013年3月,草庐文学社举办了“中国梦我的梦”主题征文活动,在征文中,看到的是广大学子对学校发展的信心,展现的是广大学子为“大学梦”奋发图强的决心。
同时,草庐文学社还结合时代热点,举办学科竞赛活动。例如,2003年6月,草庐人克服“非典”困难,成功举办了主题为“健康文明新生活,欢送祝福校园情”征文活动,意义重大,受到好评;2008年9月,为庆祝“神舟七号”飞船发射成功,草庐文学社举办了“神舟杯”征文比赛;2009年5月,为庆祝“五四青年运动”90 周年,草庐文学社举办了“火红的青春”征文比赛;2009年10月,为庆祝建国60 周年,草庐文学社举办了“我的祖国”征文比赛;2015年,结合全国上下齐建中国梦的契机,草庐文学社举办了“梦想与担当”主题征文活动。
在校外,草庐文学社积极参加国家级、省级、市级及其他高校的学科竞赛活动。例如,在国家级活动中,2006年1月,草庐文学社组织参加了全国“写作杯”文学艺术作品大赛,在投送的100 余件文学艺术作品中,有47 件作品获奖,其中,一等奖2 名,二等奖7 名,三等奖16 名,优秀奖19 名,新星奖3 名; 2009年6月,草庐文学社参加了由中国语文报主办的“全国首届人文原创大赛暨百强文学社团评选活动”,其编辑部龚程同学获得国家级奖项,草庐文学社同时被评为全国百强文学社团。在参加省内高校的比赛中,2003年4月,草庐文学社一直组织社员参加的 “樱花诗赛”“樱花笔会”和“新青年小说大赛”的组织宣传和征文评稿活动,并取得了佳绩,在樱花诗会中荣获一个省级一等奖,两个省级二等奖;新青年小说大赛中有1 人获省一等奖;3 人获省三等奖。2014年,在樱花诗赛中,我校选手荣获优秀奖。
草庐文学社不仅努力搭建“学科竞赛平台”,而且依托文学院,协同培养文学新秀。这些征文活动,在作品征集之后,草庐文学社会组成由教师和高年级学生为主的评审小组,评审结果出来之后,组织评审小组和获奖同学进行交流,针对文章优点和不足进行交流,这样有利于促进同学们写作水平的提高。草庐文学社以先进典型引领校园文化建设。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草庐文学社发现、总结、推介和树立“文学”先进典型,让身边的人说身边的事,以身边的事感染身边的人,使广大师生见贤思齐,充分发挥典型宣传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张金梦,12 级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学生,草庐文学社社员,2015 湖北文理学院十大读书人,其创作的民国爱情传奇丛书《仙侣奇缘:郁达夫与王映霞》,由北岳文化出版社正式出版。人民网3月19日的报道中,有这样一段话,北京鸿儒文轩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图书策划部负责人这样评价张金梦:“她是民国爱情系列丛书最年轻的作者,但她的文字功底以及对爱情的理解,远远超出了这个年龄。”近年来,草庐文学社涌现了一批文学新秀。冯王军,草庐文学社第三十三届社长,湖北文理学院首届“校园十大读书人物”,他代表读书人物在校内做了“读书励志人生”巡回演讲。从高中就已大量阅读并开始创作诗歌,现已创作诗歌400 余首,并在多个报刊杂志成功发表。在他担任草庐诗社社长期间,积极和一批诗歌爱好者进行诗歌交流和创作。他也大量利用网络资源,和许多诗友进行诗歌创作方面的交流,在中国诗词在线开有个人专栏,为中国水草诗社官方论坛高级会员,红袖添香注册会员。作品曾入选《中国现当代短诗三百首》等多个选本,被中国作协主管、中国萧军研究会主办的新国风编辑部聘为“特约诗人”,襄阳市古典诗词研究协会会员,中国诗词在线网络月刊入选作品,第一届“新一代”文学作品大奖赛中获优秀奖。在2010年,他申请了一项大学生科研项目,并于2011年在《文艺生活》省级期刊上成功发表。
草庐文学社以互联网络延伸校园文化建设,充分挖掘互联网在校园文化传播方面的巨大潜能,高度重视互联网的建设、运用和管理,真正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阵地、成为校园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平台、成为广大师生健康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空间。草庐文学社建立了自己的QQ 群,社员在群里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分享自己看到的美文佳句。如今的草庐在办好自己的社报《草庐文学报》的同时,还与襄阳市文联、襄阳市作协以及《襄阳晚报》《襄阳日报》《襄阳广播电视报》《汉江风杂志》等保持联系。《襄阳广播电视报·文学社团之窗》曾以整版刊登草庐社员文章,草庐把社员的优秀稿件推荐到校外报刊、杂志上发表。
草庐文学社37年来,一直秉承宗旨,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校园文化,精心策划和组织开展突出时代主题、尊重师生主体地位、增进身心健康的重大活动,既活跃校园文化生活,又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努力营造“工作是愉快的、学习是轻松的”浓厚文化氛围。草庐文学社开展了“晨诵经典”“以诗会友”“草庐讲坛”“汉墨丹青书法”等活动,创办了《草庐眸子》季刊、《草庐文学报》,在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散发出浓郁的书香气息。“草庐讲坛”每月举办一次,主题和形式一直在不断创新,有分享不同名著的讲坛,有分享关于某个人物相关的文学及影视作品的讲坛,有结合专业、年级特色分享的讲坛等活动。同时,草庐文学社还致力于彰显校园文化的地域特色。一是开展“文学义工”走进中小学活动,“文学义工”是由草庐文学社发起,依托襄阳市作协开展的活动,活动主要内容是,由草庐文学社培训文学义工,每周义务为襄阳市中小学生开展作文辅导,活动受到广大中小学的欢迎和校方的肯定。二是在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时,善于依托和利用襄阳的名人、名山、名城等地域文化资源,特别注重挖掘、提炼其文化内涵和精神特质,并以此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精神养料,使其深深打上地域文化的烙印,在每个新生入学时,都会开展“诸葛精神”学习、“襄阳文化”学习的入学教育。“晨诵经典”活动,活动口号就是“我们和诸葛亮一起晨读去”。草庐文学社还邀请襄阳市委宣传部、襄阳区作协进行经验交流座谈。中央电视台来隆中风景区拍摄专题片时曾对草庐文学社作了特别报道。
37年来,草庐文学社依托自身的社团建设,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重视和专业结合,善搭学科竞赛平台,紧跟时代步伐,加强网络宣传,依托地域文化资源,丰富校园文化建设养料,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既沿袭了社团传统,又不断创新,取得了丰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