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鹏
近来,刘嘉芝非常焦虑。
她刚给上初三的儿子报了多个校外补习班,看着孩子戴着近视镜、背着大书包在学校与各培训地点间“赶场”,疲于应付,刘嘉芝觉得身为母亲对孩子过于狠心,但又不得不给儿子报课外班。
“补着课成绩都上不去,一旦不补课,估计成绩会落下更多。”在她眼里,现阶段衡量一个孩子优秀与否的标志就是考试分数,“考上好高中,比什么都重要,其他兴趣爱好可以暂时放一放。”而谈及每月用于补习的费用,刘嘉芝说有些心疼,“但只要孩子考得好,也值了。”
《民生周刊》记者在北京、黑龙江、河北等地走访了解到,和刘嘉芝一样,面对是否让孩子上校外补习班这一问题,既心疼孩子又心疼钱的家长不在少数,但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将补习进行到底”。
林雅茹的儿子正读小学五年级,她陆续为儿子报了3个课外补习班。可是,孩子对其中的一个补习班格外排斥,闹着不想去。林雅茹打算换一家培训学校,即便离家远一些,也不能不让儿子上补习班。
是什么让家长无法拒绝校外补习?是目前教育评价体系中的分数至上,还是义务教育资源不均衡,或是校内教育个性化不足?采访中,许多家长给出了不同答案。
刘嘉芝生活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她近来日渐觉得,儿子童童现阶段的学习生活简直是煎熬,而自己却无力为孩子减轻这种煎熬。
今年暑假后,童童升入初三。初一时刘嘉芝只给儿子报了一个英语补习班,原因不是跟不上学习进度,而是刘嘉芝和丈夫一致认为英语很重要,一定要夯实基础,只靠课堂上的学习远远不够。
初二时,童童的数学成绩开始下滑,刘嘉芝又为他报了数学班。如今,初三年级的语数外物化五门主课的补习班,刘嘉芝给儿子报了个遍。
童童每天下午4点半放学,随便吃口饭就赶去补习班上课,一直上到晚上7点多。“每天晚上补一科,周一至周五正好排满5科,周六日再来两遍‘大循环,孩子的确很累。”
刘嘉芝说:“不补课就一定跟不上。所以,明智的家长都会选择让孩子补课。”
她打听到,童童的同学不管学习好的还是差的,大多数在补课,这更加坚定了她报班的想法,只有学得好,才能考上高中,考上大学。“为了提分,在所不辞。你知道考试成绩差10分是多大差距吗?”在她眼中,衡量孩子的标准似乎只剩下了“分数”一把尺子。
“孩子们就是要站起来学习,因为坐着学习就要落后。”不过,对于不少校外补习班的高收费和种种乱象,刘嘉芝也颇有微词。
她说,有些班主任和任课老师违规办班,校方虽有警告,但于事无补。她还发现,有的培训老师租间车库就开班,到冬天孩子们上课冻得直打哆嗦。“也有一些补课老师,担心影响自己的培训招牌,甚至拒绝为成绩太差的孩子补课。”
补课到底为了什么?“不收低分的孩子,就说明看似完全商业化的课外补习,也是分数至上。”一名家长忧心忡忡地说。
现在,童童的时间被补习班填得满满当当,他开始用自己的方式做出反抗,拒绝和父母沟通,成绩也没有明显提高。
刘嘉芝很焦虑,但没办法,“校外补习不是正确的方法,但对考试来说却是正确的道路。”她反问,“这句话是不是很矛盾?”
与刘嘉芝的焦虑相比,北京家长林雅茹觉得,等孩子上了初中就不用上课外补习班了。
林雅茹的儿子是北京西城区某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性格开朗,喜欢读书,对历史颇感兴趣。近几个学期,她都为孩子报了课外辅导班,补习了英语、数学、语文等学科。
英语班是外教教学,为的是给孩子创造地道的语言环境。数学班学习的是类似奥数的课程,目的是提高孩子的数学成绩和竞争能力。
她告诉《民生周刊》记者,由于孩子所在的小学不是重点学校,校内名师不多,尤其是数学学科根本没有知名教师。
所以,林雅茹担心儿子的学校与名校之间存在教学质量上的不足,因此想借助课外辅导缩小差距。
至于課外补习的效果,林雅茹还是肯定的。“现在数学考试,一些偏奥数的考题我家孩子都能做出来,那些没上过培训班,又不是天生学霸的孩子很多做不出来。”
在语文方面,她给孩子报了个应试性质的辅导班,但孩子比较排斥,经常吵闹地表达不满。“孩子有这方面的天赋,而且为了今后考试升学打算,还是决定给他换个培训机构,继续接受课外语文辅导。”
林雅茹告诉记者,给孩子选择课外补习班、辅导班自己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目的还是希望孩子能借此考上重点中学,享受到更优质的教育资源。
“西城区多是就近划片入学,入校后,学校应该会根据孩子的考试成绩分班。报这些课外辅导班,就是想让孩子尽早建立优势,进入重点班级。” 林雅茹说。
由于课外补习的缘故,孩子们用于接触大自然、玩耍、运动的时间明显少了。“这都是暂时的,等上了初中就好了。”林雅茹说。她听说,孩子一旦上了初中,只要能跟上老师的讲课节奏,就不需要补课,考大学就没问题,而小学阶段打好基础十分必要。
林雅茹说:“我给孩子报的课外班其实不多,一些家长仅数学一科就同时报了3家培训机构,是想让孩子多学一些学习方法,因为每个机构的侧重点不一样。”
关于补课费用,林雅茹表示:“以10人班为例,一节课的费用就要四五百元,一对一教学就更贵了。家里的钱都砸在这上面了,可又有什么办法呢?”
家住河北廊坊的王慧楠,几乎每天都在乐此不疲地研究该为4岁的女儿报哪些才艺辅导班。
在她眼里,孩子只有在幼儿阶段受到才艺方面的熏陶,将来才有可能在艺术方面有所建树。“现在的学校大多在超纲教学,幼儿班学小学的知识,小学教初中的知识,初中又涉及高中的内容,孩子哪有时间接受艺术方面的培养?”
所以,她认定务必要趁着孩子尚无学习压力时,挖掘她在艺术、体育等方面的特长。
王慧楠已经给女儿报了钢琴、舞蹈、跆拳道、主持人口才等才艺培训班,但她还是觉得不够,多多益善,“想再让孩子学点别的。”
“我女儿对钢琴不太感兴趣,打算让她再学学古筝。女孩哪能不会乐器啊!我小时候就没有机会学,现在什么特长都没有,觉得自己特别平庸。”
在走访过程中,不少幼儿家长向《民生周刊》记者坦承,他们为孩子报的艺术培训班,多是家长本人感兴趣的,因为大人觉得好,就希望孩子也喜欢。
与已经进入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家长不同,一些幼儿的家长对昂贵的培训费并不过于纠结。
“我一点不心疼,这些钱都是应该花的,学到的远比学费要多得多。”为女儿报班,王慧楠很舍得花钱,
目前,不少中小学校设置了免费的艺术、手工课程,但王慧楠觉得学不到什么,“只能学到皮毛的皮毛,而且很多时候这些艺术课会被其他主课占用,有也就是个摆设。”
那么,孩子学这么多才艺不会累吗?
“不会,我女儿就没说过累。这样的艺术培训其实就是玩,就是为了培养孩子的爱好,等上了学才是真累。所以,才艺就要从幼儿抓起,上学后就是想学也没有时间和精力了。”王慧楠语气坚决地说。
(文中受访者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