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 境
在上一集的冒险故事里,小魔豆和嘀嘀呜穿越到了北宋,模拟再现了虽然武器先进、士兵勇猛,却因缺乏骑兵而惨败于金兵的宋军悲剧。小魔豆怎么也咽不下这口气,他坚信,历史上,英勇的大宋战士和智慧的大汉民族一定曾有过辉煌的胜利。
“事实上,骑兵的战术优势也不是绝对的。宋军面对强敌和自身局限,还真想出了绝招,战胜了强悍的马背民族。”看着小魔豆闷闷不乐的样子,嘀嘀呜赶紧安慰道。“真的?”“当然,这就是历史啊。”“那咱们赶紧去瞧瞧吧!”
时光之门打开,一片广袤的戈壁荒原上,数百座土石堆砌成的“金字塔”在刺骨的寒风中寂寞矗立着,方圆百里,一片寂静。“这是哪儿?”小魔豆疑惑地问。“这是大夏(史称西夏)国的故地,这些‘金字塔’就是西夏的皇陵,在今天的我国宁夏贺兰山麓,至今依然存在。”嘀嘀呜颇为感慨地说,“一千年前,这里是宋朝和党项族人的西夏争夺最激烈的地方。双方实力都很强,最后,宋军收复了国土,但无数消逝的生命却再也回不来了……走,我们去看看宋军是怎样雪耻的吧。”
还是这片戈壁,时光门再次打开,眼前出现了无数整齐排列的军人和战马,军旗猎猎,一眼望不到头的铁甲钢盔反射着高原刺目的阳光。“现在是公元1039年,宋朝不承认西夏首领李元昊的割据称帝,悬赏斩其首级,宋夏战争就此爆发。”嘀嘀呜检索了数据库说,“面前的就是西夏的大军。”
“咦,打头的那些士兵怎么好像是汉人呢?”小魔豆观察了一番,发现了问题。“不错,他们让身体强壮、善于战斗的汉人战俘充当矛头和挡箭牌——‘撞令郎’,这些‘撞令郎’伤亡的几率很大。”嘀嘀呜解释道。
“后面那些人是从党项贵族子弟中精选的禁卫军,其中最厉害的就是3000名‘铁鹞子’骑兵。看见没有,他们战时分为10队,每个人的盔甲、战马、刀、剑都相当精良,是侵略宋朝的‘死亡旋风’。”嘀嘀呜悄悄说,“‘铁鹞子’战斗时组成‘鱼鳞阵’小队冲锋,利用快如闪电的群狼战术冲击敌方阵型,迅速消灭敌人。”
“而且,‘铁鹞子’的选拔方式基本是世袭,祖祖辈辈的传承,造就了流淌在血液里的武勇。”嘀嘀呜补充道。小魔豆眼前的全息影像屏幕不断变换,这支彪悍骑兵像戈壁风暴一样袭击宋朝城镇和军队,像恶魔一样烧杀掳掠。他们每次出征时只带10天粮草,白天举烟扬尘为号,夜晚点火为哨。在与敌交战时,西夏军如果打不赢就迅速撤退,并不认为这是耻辱,但他们三天之后必定重新集合在一起,再次发起猛攻。凶悍的党项骑兵一再侵袭宋朝疆土,缺乏优良战马的宋军接连失利。
“西夏军造成了这么严重的威胁,可怎么办呀?”小魔豆急得直跺脚。“别急,面对强敌,我们大宋也没闲着。”嘀嘀呜给小魔豆看数据库,“你瞧,为应对与西夏的战事,宋人大举增兵西北,仅正规军就超过20万人,包括乡兵在内的所有武装力量更是不下四五十万人,他们是宋朝最优秀的军人。这里面,几个著名的西军将门世家几代人为大宋出生入死,他们是制胜的关键。”
西夏军队使尽各种招数,大宋堡寨依旧岿然不动。
“西军世家?”“是啊,种家将、折家将……都是大宋的国宝!走,我们去拜访一下他们。”
转眼就来到了宋军的大营,只见士兵们严阵以待,迎风招展的旌旗上大书一个“种”字。“这就是宋朝西军中最著名的‘种家军’。”嘀嘀呜介绍说,“‘种家军’是由宋仁宗时戍守西北的种世衡开创的,在抗夏前线积劳成疾病死后,三个儿子种古、种诊、种谔,种谔的两个子侄种师道、种师中……一代代种家忠良接过保家卫国的家族旗帜,浴血奋战、英勇杀敌,让夏人和日后入侵的金人都闻风丧胆。”
时光机推进到1119年4月,种师道、刘仲武等率领两路大军出征萧关,把西夏军打得落花流水,收复了大片国土。“我们胜利了!”宋军将士流着热泪,相拥在一起。“战后,西夏被迫向宋朝纳款求和,这可是150年来,北宋在辽、夏各国间取得的最大的军事胜利。”嘀嘀呜一脸的自豪。
还没等嘀嘀呜介绍完,时光机倏(shū)地又倒退了100年,眼前,一位党项人模样的宋军大将伪装成夏军首领出巡,用党项语将西夏守将喊出城外,趁敌人放松警惕之际,他一个暗号,身后早已准备好的宋军杀声震天,转眼围歼了夏人5000名士兵。一边杀敌,宋军还眼疾手快地灭了夏军求援的烽火,趁着敌人援军未到,这位大将又率领士气高涨的部队急速推进,把前方敌军也打得大败。回军途中,他又在半路设伏,击溃了西夏援军。这一仗,打得西夏梁太后都越山而逃。
“真是太精彩了!”“他就是‘折家将’中著名的折可适,折家是立誓捍卫祖国统一的党项人,两百年来镇守边关,死死抵住了契丹和西夏的分裂、进攻。”“嘀嘀呜,我相信,这些英勇的将军肯定有特别的‘法宝’,才能一次次战胜敌军。”“说得没错,我们这就去看看。”
“我们先升到高空,看一下今陕北地区宋夏战场的地形吧。”说着,小魔豆和嘀嘀呜就从鸟的视角看到了战场的全景。眼前,横山南北山峦起伏、河谷通道纵横、地势险要。
“让我们放大看。”“咦,那是什么?”随着全息影像的放大显示,小魔豆在河谷通道、山口险隘之处发现了许多土堡,仔细看,上面还有士兵在站岗呢。土堡上,飘扬的是大宋的旗帜。
“这就是宋军将士们的法宝——堡寨。”嘀嘀呜解开了谜底,“因为缺乏骑兵,宋军的战略决策是尽量避免和西夏军队进行大规模野战,不给西夏军队以可乘之机,并利用雄厚的经济实力,通过持久战来拖垮西夏。”小魔豆发现,这样的决策是以横山地区的地形为依据的。宋夏以横山为界,宋军在险要处修筑的堡寨,可以说是在横山以南形成了一道打不垮的“长城”。“尤其是1096年,宋军一口气修筑了50多座堡寨,对西夏形成步步紧逼之势。宋军筑堡的时间也经过了精心策划,一般都在春季动工,每个堡寨基本上一周内就能建成。”嘀嘀呜的全息屏里显示。
眼前的全息影像里,从宋将种世衡修筑清涧城开始,绥州城、米脂寨、永乐城等一座座堡寨迅速矗立,宋军在筑城过程中步步推进,深入西夏境内数百公里,收复大片国土,整个陕北变成了一个堡寨密布、纵横成网的大纵深防御地带。
西夏当然不服气了,小魔豆和嘀嘀呜通过时光机亲眼目睹,1066年,西夏军围攻大顺城,骑兵不善攻坚,一连3天都打不下来,西夏皇帝亲自督战,被守城宋军射伤,被迫撤围而去;1070年,30万西夏军卷土重来,对宋人的堡寨群仍旧无可奈何;1098年,西夏以30万大军围攻平夏堡,并发明了一种高数十米的新战车“对垒”,它可载几百名士兵填沟壕前进,并与城上守军对战。西夏军使尽浑身解数,昼夜猛攻,整整打了13天都攻不进去,死伤1万余人。可能是大自然也看不下去西夏军的残暴吧,正当双方胶着对峙时,突然狂风大作,侵略者的高车倒塌,几十万大军一夜之间四散逃窜……“这就叫‘堡寨进筑’,谅它‘铁鹞子’再兵强马壮,也得在我铜墙铁壁前碰个头破血流,哈哈哈。”小魔豆总结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