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新闻现场——浅谈警方视频资料的重要性

2018-11-19 01:10:28林永炳
记者观察 2018年6期
关键词:德阳特警毒贩

文/林永炳

一、现场采访视频,还原警方新闻现场

“放下人质!放下人质”。这是2016年6月20日下午发生在四川省德阳市区白荷巷的一起女毒犯持枪劫持人质案现场,成都、德阳两地特警对两名女毒犯形成围捕之势。尽管两名嫌疑人用床单盖头,借助人质负隅顽抗,但德阳特警付跃林发扬大无畏精神,率先冲上去,将那名持枪女毒贩制服,所有人质平安获救。

事发当天,德阳电视台民生新闻栏目《直播德阳》记者就在现场完成了采访,节目得以及时播出,随后,该新闻被四川卫视和央视采用。在之后一个月的时间里,全国各地方卫视新闻或专题栏目持续关注报道此事。其中,央视《新闻30分》《新闻直播间》等栏目以《四川:警方枪战毒贩成功解救5名人质》为题报道;东方卫视报道的题目是《女毒贩劫持人质特警出手成功解救》;山东卫视《调查》栏目则以《德阳两毒贩持枪劫持五人质生死5秒特警闪电出击救人质》为题,作了专题报道。

笔者认为,画面是最重要的电视语言,有警方第一手原始视频资料,是成功的案件新闻报道中最重要的因素。这次新闻报道之所以成功引起全国媒体关注,除去新闻事件本身的重大影响力,更重要的一点是新闻采用了大量警方提供的原始视频资料:电梯监控、小区监控、警方天网监控、警方现场拍摄视频和市民手机视频等。这些资料全方位、多角度地还原了这起事件中警方的行动,让受众感受到真实的现场。

二、合理情景再现,保证新闻真实性

有些时候,警方没法提供原始视频资料,但案件重大、题材难得,要完成新闻报道怎么办?通俗的办法是将案件“情景再现”。“情景再现”是目前广泛运用于电视节目创作中的一种补充叙事手法,或称“情景重现”“情景回放”“真实再现”等。可以这样说,情景再现作为一种表现手法,使电视节目的亲近性、可视性、感染力和影响力明显增强,有它的积极一面。因此,为了更好地“情景再现”,记者、编导、摄像齐上阵,办案民警全副武装又重来。但另一方面,不管编导如何绞尽脑织、民警如何配合,努力还原当时的情景,无论如何“再现”到位,这已经不是最真实的“新闻现场”了。

因此,新闻中的情景再现不可滥用,只能作为新闻中某些片段的提示和局部的烘托,起到弥补情节与画面的作用。一旦滥用“情景再现”,可能助长新闻造假之风,不利于维护新闻的真实性。另外,如果电视新闻节目允许模拟情景再现来替代真实的新闻场景,那就会在无形中助长记者的懒惰之风,让摆拍成为某些记者失职或不敬业的借口和补救办法。

三、善用警方视频资料,真实呈现行动过程

以笔者的经验看,平日里笔者的采访报道有很大一部分内容是关注警方的。什邡警方曾用半年时间侦察,最终破获一起跨境贩卖毒品案,民警从什邡沿高速出发,一路跟踪嫌疑人车辆到了广安邻水一小镇上,最终将嫌疑车辆逼停后控制了嫌疑人,从汽车后备胎搜出了7包冰毒。笔者报道时取标题为《民警逼停贩毒车备胎搜出7包冰毒》。因为有当时逼停车辆、搜查毒品全过程的视频,我就以逼停贩毒车现场作新闻开端。民警们“撞撞撞”,“别动下车”的吼声让人记忆犹新。

该新闻也被四川卫视和央视国际《中国新闻》栏目原标题采用。其中央视国际《中国新闻》报道内容相当精炼,只用了警方逼停车辆查获毒品的视频。视频虽然很短,却足以真实呈现缉毒警察们的英勇无畏。如果没有这段重要的视频资料,“情景再现”是还原不出真实新闻现场的。该新闻被评为2015年度“四川新闻奖电视消息二等奖”。

四、结语

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要根据事实来描述事实,既准确报道个别事实,又从宏观上把握和反映事件或事物的全貌。在媒体人的眼里,真实性是新闻的第一生命。当记者在采写有关警方动态的法制新闻时,一定要充分使用好警方提供的原始视频,它是保证新闻真实性的重要因素,它能最完整地还原新闻现场真相,反映事件全貌。当然,在使用这些原始视频时,要注意对新闻当事人(不管是办案民警还是犯罪嫌疑人)打上必要的马赛克,在还原新闻事件真相的同时,也要保护新闻当事人的个人隐私。

猜你喜欢
德阳特警毒贩
特警在身边 安全进校园
军事文摘(2023年16期)2023-09-04 07:10:32
“95后”特警的用情守护
金桥(2022年7期)2022-07-22 08:32:40
谁是接头人
故事会(2022年5期)2022-03-08 01:57:37
高原特警之歌
黄河之声(2021年6期)2021-06-18 13:57:22
消失的毒贩
三线建设时期的中国城市化——以四川德阳为中心
车祸
小说界(2016年3期)2016-06-06 02:37:05
德阳现代城市规划的源起
古城堡的聚会
德阳外国语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