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马一德
“十三五”时期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将面临更大的机遇和挑战,但文化底蕴发掘不足、文化精品产出匮乏、国际市场影响较小等问题突出,构建“高精尖”文化创意产业体系是实现首都文化创意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
文化创意产业应运用创意元素将文化产品的商品属性和意识形态属性进行完美结合,在文化产品中创造性地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形成核心价值引导的主流文化与多元文化竞相互动的文化格局。应鼓励高校根据自身条件开设并完善文化创意产业相关专业,大规模培养高素质创意人才;鼓励支持高等院校、职业院校与文化创意企业联合,形成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基地;积极开展相关专业的对外交流活动,实施人才国际化战略,进一步完善营商环境,为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或来华工作开辟畅通渠道,扭转创意人才短缺、人才结构不合理的现状。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提升文化竞争力。一要深化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尊重市场主体地位,深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将对文化创意企业的协调管理职能交给行业协会、联盟等中介组织。二要推进文化企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建立科学合理的文化创意产业市场运行机制,健全文化要素市场,构建公平、公正、自由竞争的文化创意产业市场环境。三是政府产业扶持资金向中小企业适当倾斜,如支持中小企业在新三板挂牌、对产出优秀创新成果的企业实施奖励性返还部分税款的政策等。
北京应以发掘本土文化资源为中心,充分利用自身历史文化积淀,立足京津冀,辐射全国、放眼世界,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塑造核心产业,带动外围产业,延长产业链。通过中心辐射外围的模式,逐步形成影视、动漫、软件、旅游、出版发行等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并在区域之间形成相互依存的分工与合作关系,使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协调有序发展。引导企业在拓展市场过程中,挖掘整合高端文化资源,推出一批个性突出、京味十足的原创力作,打造一批品质内容过硬的文化精品,鼓励优秀高科技文化创意企业走出去,打造国际品牌,加强品牌传播。
建议充分发挥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主动、及时、高效的保护作用,加强知识产权执法在市区两级以及区县之间的沟通协调,加强重点文化街区、重点文化市场、重点领域的知识产权巡查、执法,构建监控文化市场知识产权侵权活动的长效机制,保持对知识产权侵权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
促进文化与科技双向深度融合,提升文化传播力。一是鼓励有实力的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培育一批掌握核心技术、拥有原创品牌、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骨干文化创意企业和集团。二是促进文化与科技双向深度融合,重点培育动漫游戏、移动互联网应用、视听新媒体和3D打印等新兴文化业态,依托高新技术增强文化产品的表现力、感染力和传播力,强化文化对科技手段的内容支撑、创意和设计提升。三是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应尽快开展系统咨询、系统培训、企业管理、法律咨询及融资、政策等公共服务,逐步形成多元化和专业性较强的文化创意产业综合服务体系。